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040494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0.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第24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讲义新人教版必修3Word格式.docx

中国传统思想,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特点

①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有些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②鲜明的民族性: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提醒 传统文化两个特点的侧重点不同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

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2.传统文化的影响

影响

①积极影响:

传统文化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②消极影响:

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现实价值

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传承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民族凝聚力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漠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

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

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提醒 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作用的两面性

从传统文化自身看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推动社会的发展,腐朽的、落后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我们只有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才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从时代的需要看

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时代变革,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变化,必然要求文化与之相适应。

所以传统文化只有顺应时代的变迁,不断融入时代元素,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如果一成不变,反而会阻碍社会发展

命题揭秘:

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传统文化的表现、特点及其影响的理解。

命题形式主要是选择题,主观题常常与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相结合进行考查。

热考点1 传统文化的特点

典例1 源远流长的“礼”文化在漫长的文明演进中,积淀了许多协调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规范和准则。

今天,我们仍借助这些规范和准则来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但赋予了“礼”平等、友善等新的内涵。

这说明文化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B.相对稳定性

C.时代的先进性D.强大的包容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体现了“礼”在世代相传中保留了其基本特征,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这是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特征,A、C、D都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B。

跟踪训练1 中华诗词的魅力在于它能陶冶性灵,变化气质,培养贤德君子。

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也是世界文化的至宝奇珍。

可见,中华诗词具有(  )

A.鲜明的民族性B.顺应变动性

C.相对稳定性D.开放包容性

答案 A

解析 中华诗词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它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根基,这体现了A。

B、C、D不符合题意。

热考点2 传统文化的影响

典例2 传统文化对天理人伦所作出的具体规范,有些蕴藏在乡村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当中。

村规民约、家风祖训作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稀缺资源应当充分发掘利用,这是因为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

①作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 ②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 ③在文化传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④对现代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D

解析 认为精神力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这是历史唯心主义,①错误,不选;

②说法错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诚信建设,不是优秀的村规民约、家风祖训;

③④表述正确且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是D。

跟踪训练2 很久以来家书都是维系家庭的纽带、传承家风的桥梁,但现代社会人们的联络方式多了,却少了沟通的能力和交流的质量。

新春之际“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发起征稿,请读者分享“手边家书”。

这种分享,其意在(  )

①用优秀传统家风陶冶道德情感 ②重拾家书情怀传递社会正能量 ③提高读者知识水平和理论水平 ④帮助读者正视生活中的道德冲突

失分点1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其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不能认为传统文化的内容是不变的。

矫正训练1 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

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 C

解析 故宫博物院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历史价值,人们以这种古建筑为背景创作了热销产品。

这说明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C正确且符合题意;

文化继承的核心主要是保存其文化价值,A说法不准确;

本题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应与时俱进而不是保持稳定,B排除;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而不是市场运作,D说法错误。

失分点2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作用

提醒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用,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因为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与人的发展。

二是不能认为“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源泉”,因为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发展的源泉。

矫正训练2 (2013·

广东高考)2013年1月,教育部发布贯彻《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要求将书法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体系。

甲认为,这样可以化解汉字书写危机;

乙认为,在键盘时代学书法是浪费时间。

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的合理之处在于认识到传统文化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②乙的不足之处在于漠视了新媒体时代书法的文化价值

③书法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④书法教育传递传统文化的精神,培养审美能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 ①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根源;

③错误,书法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关系并没有直接关系。

②④正确。

核心考点二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1)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

(2)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2.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继承

发展

原因

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

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做法

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

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

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关系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提示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如图所示:

3.区分文化传播和文化继承

文化传播

文化继承

区别

侧重

横向——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

纵向——国家的历史与现实之间

文化具有多样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洋为中用,对外推广

古为今用,发扬光大

联系

都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都存在精华与糟粕,要辩证分析,教育在其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具体材料,考查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理解。

既有选择题、也有主观题,主观题侧重于综合考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并常与文化传播、文化创新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热考点1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

典例1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历来被看作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德行之一。

过去人们推崇“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倡导“常回家看看”。

这告诉我们,传统文化要(  )

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排除陋习,移风易俗

C.博采众长,求同存异

D.批判继承,推陈出新

解析 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与时代发展相结合,推陈出新,D正确,A、B、C错误。

跟踪训练1 有人曾对古人的表达和我们的网络流行语做了一番对比:

古人形容人漂亮可以用“貌比潘安”“玉树临风”,我们只会说“高富帅”“白富美”;

古人表达悲伤用“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我们只会用“蓝瘦香菇”……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了。

以下描述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①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 ②流行文化能得到认可必有其长处,需加以发扬 ③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 ④时尚文化因其生动形象而得到传播,应丰富其内涵

解析 题目中“也许这种对比有些极端,但如果有一天你张口闭口只会说‘高富帅’‘矮穷矬’,肯定也被自己的表达匮乏惊呆了”,这表明了经典文化流传至今必有其合理性,需加以继承,传统文化因其脍炙人口而保留下来,应取其精华,故①③入选。

热考点2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典例2 (2016·

全国甲卷)我国杂技历史悠久,因表演技巧高超而深受观众喜爱。

在现代,我国杂技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既惊险刺激又妙趣横生,许多节目蜚声海内外。

我国现代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主要得益于(  )

①现代传媒超越时空的传播功能 ②用现代流行艺术元素取代传统艺术元素 ③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满足了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④以现代艺术手段展现我国杂技的民族特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 我国历史悠久的杂技艺术蜚声海内外,与其融入音乐、舞蹈等元素,利用声、光、电效果,配以情景故事密不可分,这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运用现代艺术手段的创新,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D;

材料未涉及大众传媒,①不当选;

②错在“取代”。

跟踪训练2 “五福临门”是中国人常提及的祝福语。

五福源自《书经·

洪范》,是古代中国民间关于幸福观的五条标准:

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

而当今我国人民的五福追求有所变化,如爱国、富强、和谐、敬业和友善。

这一变化(  )

①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的体现 ②是把时代精神注入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