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事业-商圈调查与选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连锁事业-商圈调查与选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锁事业-商圈调查与选店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了解一地区内同性质的竞争家数(竞争是否激烈)、将来的变动趋势、供应商位置、运输是否方便(交通状况)、可否利用物流中心一次补齐所需物品,及停车场是否宽广等。
二、商圈调查作业范围
1、直营店的展店前商圈调查及立地调查、报告。
2、加盟店加盟意向后进行商圈调查、评估,以评定是否适合开店。
三、权责单位及权责的确立
商圈调查作业由展店单位主管,负责门店的寻找、研判分析。
四、营业展店组织架构
展店工程
展店开发
营业管理
营业单位
五、展店开发岗位职责
1.商圈情报之主动收集。
2.商圈资料之建立。
3.商圈之规划、评估、分析报告。
4.执行开店之布点策略制度。
5.展店计划、活动之推动。
6.商圈地点选择、开店技巧制度之建立及教导。
7.租店及选店业务之执行。
8.租金行情之分析了解和呈报。
9.竞争厂商开店情报之搜集及应对策略之拟定。
10.定期(每季)展店发表会之规划与推动。
11.展店评审作业之规划与推动。
12.准加盟店之拜访和公关。
13.和房东之租店谈判。
14.与法务订定租店合同。
15.执行开店管理及制度。
16.不良店之迁移和淘汰。
17.其它有关展店事项。
商圈(tradearea)是指一家零售商店的顾客所来自的地理区域。
依据商店获取顾客的百分比将商圈划分为三部分:
1.主要商圈(primarytradingarea):
商店在此区域内的顾客数约占总顾客数的55—70%。
2.次要商圈(secondarytradingarea):
商店在此区域内的顾客数约占总顾客数的15—25%。
3.边缘商圈(fringetradingarea):
商店在商圈中剔除前两种商圈后,剩余的顾客所构成区域。
边缘商圈
(包含剩余的顾客)
次要商圈
商店
(包含大约二成的顾客)
主要商圈
(包含大约七成的顾客)
注:
商圈基本上是没有形状的,然而为了方便计划,一般事前规划可用圆形或地形式来为商圈推算。
布点计划
取消调查
NO
选定
抽样点
YES
搜集资料
商圈内资料
政府出版资料
商店分布资料
集合场所资料
交通状况资料
人潮流动资料
建筑物资料
竞争店资料
人潮变动资料
政府未来变动
年龄分布资料
教育程度资料
地区人口资料
人口所得资料
拟写商圈报告
评估
归档
展店
确立商圈调查
绘制简图
一、商圈范围划分确定
如有以下各情况限制,因而为其商圈之范围划分点:
1.商圈范围
A.集中型商圈
主要商圈半径在2000米以内,次要商圈半径在2000米—5000米之间,边缘商圈在5000米以外。
B.分散型商圈
主要商圈半径在500米以内,次要商圈半径在500米—1000米之间,边缘商圈在1000米以外。
2.马路之分界、凡超过40米宽之道路四线道以上或中间有栏杆、安全岛阻隔、主要干道
3.铁路、平交道之阻隔
因铁路、平交道之阻隔,使人们交通受阻而划分成两个不同商圈
4.高架桥、地下道阻隔
因高架桥、地下道阻隔,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5.安全岛之阻隔
因安全岛阻隔,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6.大水沟
因大水沟阻隔,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7.单行道
因单行道阻隔,使人潮流动不易而划分成不同商圈。
8.人潮走向
由于人潮走向之购物习惯与人潮流动之方向,使该区形成一独立商圈。
二、商圈之界定方法
[Compass法则]是从各家竞争店铺规模power开始,掌握吸引力方面的不同点,设定领域的境界的方式,其计算公式如下列所示。
路程距离的测量利用车子的里程表便可简单的测出。
从计划地点到竞争店的距离
商圈的境界点=———————————————
竞争店的卖场面积
1+——————————
计划用地的卖场面积
例:
A竞争店
60平米
B竞争店
20平米
1000米
600米
计划地
30平米
1.计划地与A竞争店的分歧点:
1000米1000米
商圈的境界点=——————————=—————=414米
60平米2.414
1+————
2.计划地与B竞争店的分歧点:
600米600米
商圈的境界点=——————————=—————=330米
20平米1.816
[Compass法则]的限制:
1.只考虑距离,未考虑十字道路、小路口等道路及交通状况。
2.顾客认知的距离会受购物经验影响,如果服务良好,商店设施优越,形成顾客对此商店之良好印象,顾客认知的距离会比真正的距离短。
三、绘制简图
1.集中型商圈为周边5000米简图
分散型商圈为周边1000米简图
2.标出重要建筑物及楼别<金融大楼,办公大楼>
3.著名商店及影响生活型态之地段特征<戏院、百货公司>
4.人潮汇集之地段商店群及大型集客场所<超级市场娱乐区...之同等类>
5.标出竞争店或同性质商店所在之位置、抽样点之所在位置
6.可与本企业连锁店有互补作用之门店
7.政府重要之行政中心
8.车站、加油站、学校、停车场、市场、公园..等特定族群会集场所
9.标出街道之行进方向<单行道方向>
10.标出未来促销活动发DM之地点.
四、抽样点及发DM点之选择确定
1.抽样点之选择
(1)办公人口或上班族汇集之地点<未来适合设店之地点>
(2)人潮走向汇集地点
(3)固定人口较集中流动之地点
(4)可能形成未来的商店群之地段
(5)预定三~四个抽样点
(6)其中尽量以一个抽样点为同性质之商店
2.发DM点之选择
(1)主消费群走动频繁之点.
(2)次消费群走动频繁之点.
(3)区分消费群活动频繁之时段.
五、商圈特征
1.商店特色及分布情况
(1)建筑型态
A.于主要商店街,主要干道上之建筑其建筑高度
B.新大楼与旧式建筑之分布
C.目前之改建情况
D.一~三年内可能改建之趋式
(2)行业型态
A.于主要商店街、干道之行业类型
B.以何产品为主,贩卖产品之层次
(3)分布家数,见附件表格一。
A.以抽样点之平行道路为主要调查对象.
B.主要道路之商店分布明细.
a.将商店分门别类记录.
b.并将其统计填入明细表.
C.于主要干道、大马路、相同商店之家数.
D.商店汇集地带之概述.
E.以商店<辅助店、竞争店>正确所在位置标注于商圈简图。
(4)地点类型
A.孤立店
B.未规划商业区
C.规划购物中心
2.住宅特色(集中型商圈可不用调查)
(1)建物型态
A.实地了解于本商圈内住宅区之建筑型态
a.建筑高度,楼数.
b.建筑型式为新式或旧式
c.分布区域
B.目前之改建情况
C.一~三年内可能改建之趋式
(2)分布情况
A.实地了解该区之实际住户与建筑物之分布情况
B.将该商圈分为
a.商店区,以<甲>为代码
b.辨公区<甲2>为代码
c.新式住宅区以<乙1>为代码
d.旧式住宅区以<乙2>为代码
e.文教区,以<丙>为代码
C.于简图上分别划定区域,制作商圈
D.并于图上注明建筑物之楼别.
3.集会场所
(1)场所类型
A.本商圈内汇聚人潮之场所类型
a.商店<肯德基、麦当劳,百货公司>
b.戏院
c.政府之行政机关
d.展览会场
e.学校、文教机关、公园.
f.补习班
g.表演、竞技,比赛场所
h.菜市场,超级市场
i.证券公司.
B.聚集人口类型
a.青少年
b.上班族
c.特定行业人士
d.家庭主妇
(2)动线
A.人潮汇集流动之路线
B.人潮汇集流动之主要方向
4.竞争者分析
了解既存竞争者的数量及大小、所有竞争者的强弱势评估、短期及长期的展望、饱和的程度。
见附件表格二。
(1)卖场气氛
本区内对本企业较有影响性之竞争店,其卖场气氛、购物环境、服务态度
(2)来客数
该竞争店每日之成交客户数
(3)平均消费额
A.了解该店之各类客数与消费金额比例.
B.根据此比例再分别乘其价格.
C.加总后求其平均值即为平均消费额.
(4)营业额
来客数×
平均消费额=每日营业额
每日营业额×
每月工作天数=每月营业额
5.商店组合
商店组合是否互相配合,可衡量各商店间是否可互换顾客,见附件表格一。
例如:
(1)药房、超市、面包店、蔬果店及肉店。
(2)百货公司、衣饰店、裤袜店、内衣店、鞋店、珠宝店。
六、人潮状况<实地抽样方式>
1.主要人潮走向
(1)平日及假日之女性人潮状况,见附件表格三
A.将一周之时间区分为2段.
a.周一~周五
b.周六、周日、国定假日
B.以AM7~PM12点每两小时细分为一个小段.
C.以15分钟为其抽样时段之样本,并计算其抽样点之实际经过人数、摩托车、汽车、助动车、脚踏车.
D.抽样时将女性人潮分为15-24岁,25-35岁,34-45岁,45岁以上.见附件表格四。
E.将每抽样之数,转变成以2个小时之人潮流动数
例:
以15分钟为抽样得该抽样点人数为Y,将Y×
8=Z,则为其可能之人口流动数.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