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03245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9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初设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全村共有365户、1887人,大家畜114头,家禽3200只。

总耕地面积2958亩,其中川地1500多亩,适宜多种作物生长,全村经济以养殖业和农业为主。

农业以蔬菜种植为主产业,苹果为近年来的新兴产业。

二0一四年人均纯收入2650元。

项目区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全年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97,年蒸发量1420.2mm,平均海拔1135m。

平均风速16m/s,最大冻土深61cm。

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位于渭河一级支流川儿河畔两岸,流域面积24.45平方公里,位于渭河北岸,发源于清水县土门乡蒲家滩。

河床平均比降为2.69%。

村民大部分居住于川儿河两岸,由于近几年来雨水偏多,加之河堤两岸年久失修,每年雨季一遇暴雨洪水,河水上涨,河道在此段蜿延弯曲,无规律流动,洪水肆意冲刷着沿河两岸,洪水直接威胁到该村365户、1887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为了保障村民安全渡汛,2015年五月麦积区水务局勘测设计队技术人员经现场勘测,计划在石佛镇董家河村两岸新修堤防工程1911m,其中左岸新修958m,右岸新修953m,使洪水由北向南流入渭河,以保证村民安全渡汛。

2工程现状及规划

2.1工程现状

由于工程区位于石佛镇董家河村段,集水面积较大,河床较陡,历年都有较大的洪水发生,因无稳固的防洪工程设施,每遇汛期,山洪暴涨,造成沿岸大片农田被淹,庄稼绝收,群众生活无法得到保障,对石佛镇董家河村村沿岸村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修建该段堤防十分必要。

麦积区石佛镇董家河村堤防工程符合国家扶贫投资建设项目。

实施该项目也是当地群众多年来的迫切愿望。

工程建成后,群众可以安居乐业。

修建防洪堤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设防区农田和村庄,本次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十年一遇洪水,堤防地基为砂砾石,地质条件优越,堤线布置利用河滩地不占用耕地。

堤防工程建设内容单一,技术操作简单,技术负责单位麦积区水利局有一支业务精强的专技队伍,且参与堤防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经验丰富,对项目的实施具有雄厚的技术、能力保障。

2.2治导线布置

石佛镇董家河村村民大部分居住于川儿河两岸,河堤塌陷,年久失修,每年雨季一遇暴雨洪水,河水上涨,河道在此段蜿延弯曲,无规律流动,洪水肆意冲刷着沿河两岸,洪水直接威胁到365户、1887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根据堤线布置的原则,结合工程区河床现状及地形条件,适当考虑河相关系,不改变河型、水流、流速及流向等在防护区允许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堤线在不占用或尽量少占耕地的前提下,按沟道主流走向布置。

为了保障村民安全度汛,治理段布置在石佛镇董家河村川儿河两岸,新修左岸堤防958m,布置桩号为0+958;

右岸堤防953m,布置桩号为0+953,因此治导线随地形布设,主要为保护村民生命及财产安全。

各段面桩号及高程如下表:

各段面桩号及地面高程表2-1

断面桩号(左岸)

地面高程

(m)

河床最低点高程(m)

断面桩号(右岸)

地面高程(m)

0+000

1147.23

1147.10

1149.10

0+050

1142.81

1141.50

1141.82

0+100

1136.72

1136.43

1136.50

0+150

1133.50

1133.20

0+200

1132.10

1132.70

0+250

1131.58

1131.32

1131.40

0+300

1131.10

0+350

1130.02

1130.82

0+400

1128.82

1128.51

1129.28

0+450

1126.80

1126.40

1127.10

0+500

1126.01

1125.50

1125.70

0+550

1125.30

1125.40

0+600

1125.52

1124.40

1124.60

0+650

1124.01

1124.10

0+700

1125.20

0+750

1123.80

1123.52

1124.80

0+800

1122.65

1122.61

0+850

1122.40

1122.12

0+900

1122.05

1121.85

0+869

1122.10

0+958

1121.45

1121.40

0+953

3设计水文气象资料

3.1自然地理概况

项目区位于石佛镇董家河村,华双公路横贯该村,交通便利。

属于渭河一级支流川儿河,流域面积24.45Km2,位于渭河北岸,发源于清水县土门乡蒲家滩。

海拔1121.45-1149.10m,河床平均比降为2.69%。

3.2气象

治理河段流域属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冬季雨雪少且寒冷时间长,春季升温快,冷暖变化大,夏季气温较高,降水集中,秋季降温较快。

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匀,每年6—9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5%-69%,4—9月占全年的80%,年际变化较大,丰水年降水量约为枯水年的1.5倍,年极端降水量之差300-450mm,比值约为2倍。

年均降雨量480.3毫米,年均气温12℃,全年无霜期211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97,年蒸发量1420.2mm,平均海拔1083.9米。

3.3水文

石佛镇董家河村川儿河属渭河一级支流,呈“S”型延伸,对称系数0.64。

流域内无实测水文资料,依据相邻的天水市气象局麦积气象资料和实地调查推算,多年均侵蚀模数4290T/Km2。

径流泥沙主要以洪水形式宣泄,长流水流量很小。

工程设防区以上控制流域全长23.95Km,,流域面积24.45Km2,河道比降为2.69%,每遇暴雨洪水期,流速大、水流急、破坏力极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490mm。

年平均径流量66.02万m3,十年一遇洪峰流量约89.15m3/s,径流深35㎜,属多泥少沙型渭河一级支流。

3.4年径流

3.4.1设计年径流计算

石佛镇董家河村流域年径流由降雨补给,多以暴雨型出现,产流水量较多,据统计汛期水量占全年水量的75%,枯水期水量甚少,甚至断流。

从渭河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图查得h查=35毫米,据调查该沟处十二——二月基本断流。

又从多年平均十二——二月径流深图查得h深=2毫米,故多年平均径流量需进行深层地下水的修正。

因为十二——二月径流量基本上是由深层地下水补给的,所以全年深层地下水的补给量可以用它的四倍进行估算。

H=h查-4h深=35-4×

2=27(毫米)

W平=0.1h×

F=0.1×

27×

24.45=66.02(万米3)

h——修正后的多年平均径流深,以毫米计;

h查——多年平均径流深,以毫米计;

h深——多年平均十二——二月径流深,以毫米计;

W平——多年平均径流量,以万米3计;

F——集水面积,以Km2计。

3.4.2年平均输沙量

从多年平均侵蚀模数图查得G=12000(吨/公里2)求该河道的多年平均输沙量。

Qs=0.0001GF=0.0001×

12000×

24.45=29.34(万吨)

Qs——多年平均输沙量,以万吨计;

G——侵蚀模数,以吨/公里2计。

经以上计算得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6.02万m3,多年平均输沙量29.34万吨。

3.5设计洪水计算

该工程设防标准为10年一遇,因此查得渭河洪峰流量经验公式表,P=10%时的洪峰流量模数q可依下列公式计算

q=

式中:

q——洪峰流量模数(m3/s/km2);

F——集水面积,(km2)。

经计算q10%=17.8/24.450.496=3.65(m3/s)

Q10%=q10%F=3.65×

24.45=89.15(m3/s)。

经以上计算:

十年一遇的洪峰流量为89.15m3/s。

4工程地质与建筑材料

4.1地质条件

项目区位于渭河中下游三阳川盆地北缘山区,项目区出露的地层为第四纪黄土层,土层厚度在35一65m之间,为湿陷性黄土层,垂直节理发育。

工程设计蓄水池位置地形坡度平缓,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根据实验数据,该黄土层的天然容重为1.6t/m3,地基承载力为8一10T/m2。

工程设防区处于沟道漫滩之上,沟道总体较为顺直,无分叉现象,两岸阶地高出沟床1—3m,现有沟床宽度为25—50m。

工程设防区含水层厚度约5米左右,地下水水力坡度为20%,水质为HCO3--Ca2+·

mg2+型水,对砼无侵蚀性,地下水属河床潜水。

经挖探取样分析,该段平均粒径8.5mm。

根据深坑资料分析,砾石层中没有软弱夹层,抗冲刷能力较好,堤防基础较稳固,无不良地质现象。

4.2地质构造及地震

工程区构造体系比较复杂。

地貌从成因和形态来看,属秦岭山脉南缘的一部分,基岩上面为第三系甘肃红层,表层覆盖着第四系马兰黄土。

河流不断侵蚀下切,形成梁状山地,梁状山地与沟谷平行成疏状地形,构成了两山之间有一沟,两沟之间有一山的地貌。

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

400万),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3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

4.3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地下水主要为沟谷潜水,主要赋存于沟道漫滩及I级阶地砂砾石层中。

沟道漫滩的地下水埋深较深,一般为5~8m,I级阶地地下水埋深一般为7~10m,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

地下水的矿化度0.8~1.3g/l,总硬度为72~94.5mg/l,PH值为7.6~8.1,属HCO3-—Ca2++Mg2+型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具侵蚀性。

河水的矿化度0.9~1.6g/l,总硬度68.6~97.8mg/l,PH值为8.0~8.9,属HCO3-—Ca2+型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具侵蚀性。

4.4天然建筑材料

4.4.1块石料产地

本工程拟用块石料工程区附近没有,可从其他采石场拉运,运距较远,因此尽量少采用块石料的原则,而多采用水泥及沙石料。

4.4.2砼及砂浆粗细骨料产地

本工程拟用砼及砂浆粗细骨料可在附近采砂厂购买,运距2.5㎞,储量丰富,砂砾石的天然密度1.96g/cm3,砂的平均粒径0.42mm,砾石软弱颗粒含量为4.25%,针片状含量6.28%,含泥量<1%,粒度模数7.35,砂的含泥量<2%,细度模数为3.4,质量完全能满足工程需要。

4.4.3堤坝填筑料

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清除上部的亚粘土、人工堆积、垃圾及淤泥,尽量利用护堤工程的地基开挖砂砾料及沟道清障时下部的砂砾石料填筑堤体,砂砾石料相对密度达0.65,控制干容重不小于2.0g/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