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理论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理论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个性差异B.年龄特征C.关键期D.心理特征
6.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作用。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7.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是()
A.面向全体学生B.培养创新精神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8.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作用。
A.助手B.从属C.主导D.顾问
9.新课程改革要改变过去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
A.国家、地方、校长三级管理B.国家、地方、教师三级管理
C.国家、校长、教师三级管理D.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
10.教师教学和学生获得知识的基本材料是()
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教科书D.教学指导书
11.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
A.刹帝利B.吠舍C.婆罗门D.首陀罗
12.《学记》中说:
“不陵节而施。
”下列哪条教学原则与其在思想上是一致的()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
13.形式教育论的主要倡导者是()和裴斯泰洛齐。
A.卢梭B.洛克C.赫尔巴特D.斯宾塞
14.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证的是()
A.卢梭B.洛克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
15.设计教学法的提出者是()
A.杜威B.华虚朋C.柏克赫斯特D.克伯屈
16.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的是()
A.道德行为习惯教育B.政治态度和立场教育
C.心理健康教育D.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教育
17.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是()
A.说服法B.陶冶法C.实际锻炼法D.榜样示范法
1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
B.教育者与德育方法
C.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
D.受教育者与教育者
19.德育的基本途径是()
A.课外活动B.班主任工作
C.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D.劳动
20.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
A.25%B.28%C.33%D.36%
21.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是由()决定的。
A.科技发展B.社会生产力
C.政治经济制度D.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
22.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条件。
A.后天学习和训练B.遗传素质
C.教师教学水平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2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霍尔B.华生C.高尔顿D.格塞尔
24.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
A.人自身的内在需要B.社会环境的要求
C.教育要求的内化D.个体的理想和目标
25.文化发展和教学内容的变化是()
A.文化发展在前,教学内容变化在后B.同步进行
C.两者没有直接的关系D.教学内容变化在前,文化发展在后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班级授课制
27.教师
28.德育
29.个体身心发展
30.班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1.教学的任务是什么?
32.我国学校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3.简述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3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35.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6.20世纪以来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谈谈你的体会。
37.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15分)
38.在一堂观察玉米的课上,一位男同学凡是听见有人说发现了一条虫子,他都要跑过去观察。
老师在课上并没有制止,只是在下课后,老师单独留住了这位男同学,请他帮助收拾玉米,然后问他是否对虫子很感兴趣,同时也指出了上课是不能东跑西跑的。
最后老师拿了一本昆虫类科普读物借给这位男同学。
请评价该老师的教育方法。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B4.A5.B6.C7.B8.C9.D10.C
11.C12.C13.B14.C15.D16.D17.B18.C19.C20.C
21.C22.D23.B24.A25.A
二、名词解释
2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27.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8.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道德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29.个体身心发展是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30.班级是学校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础组织,是按照一定教育目的、教学计划和教育要求组织起来的学生群体。
三、简答题
31.教学的任务主要有:
(1)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能力;
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教学的中心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还要使学生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才能。
(2)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育性是教学的重要特点。
通过教学可以使受教育者明确应为谁服务,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3)发展受教育者身体素质,增强体质,使其健康发展。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科学知识与正确方法,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健康发展。
(4)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教学任务之一是保持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预防和治疗心理异常与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完善个人人格。
总之,教学作为一种途径,它体现着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各项教育的任务。
32.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能积极向上。
(3)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4)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
(5)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这一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整,相互配合,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33.
(1)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之间:
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是由国家规定,都是对教育的基本要求,都是全国必须统一执行的。
教育方针是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定,它包括对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仅是对人才的质量标准和培养规格的专门规定。
因此,教育方针包括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虽然在学术上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有严格区别,但在实际中两者经常通用。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区别:
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即无论何级教育、何类学校,都要按照这个总要求培养人;
而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或某一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培养人,是国家总体教育目的在不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不同专业的具体化。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联系:
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建立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而教育目的又必须通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而实现。
一个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唯一的,培养目标却是多种多样的。
34.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1)对学生的研究。
对学生的研究就是要找出教育者期望在学生身上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现状,并把它与理想的常模加以比较,确认其中存在的差距;
了解学生个体的需要;
了解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差异。
(2)对社会的研究。
对社会的研究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泰勒认为,应包括健康、家庭、娱乐、职业、宗教、消费、公民等。
(3)对学科的研究。
35.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论述题
36.20世纪以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趋势:
(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它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特别是使所有适龄儿童都进入小学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的运动。
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
(4)教育的多元化。
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变化等。
37.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他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
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集体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了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主帅,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对教育对象个体来说,教师的职能可归结为“灵魂工程师”,但对教育对象群体来说,他更多的是班集体的缔造者、设计者。
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整体办学思想,在主客观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提出相对理想的班级管理模式。
(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班主任的权威、地位、职权等构成的职权影响力;
二是班主任的个性特征和人格魅力,这些构成了班主任的个性影响力。
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依赖于班主任的领导与组织,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