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998914 上传时间:2022-10-1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卫生应急预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3附则15

附件1:

应急组织机构17

附件2:

应急电话17

附件3:

应急设备设施、器材、物品清单表19

附件4:

现场处置方案19

附件5生产区职业危害分布图26

附件6宝源公司平面布置图27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防止突发性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并能在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后有效控制和处理,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机制,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经济发展。

1.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3)《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

(4)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5)《长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公司选厂及尾矿库所发生的职业健康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

所处置事故级别为一般事故以下。

当事故严重程度超出本单位应急能力时,本预案与《长山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相衔接。

1.4应急预案体系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

即由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和职业健康应急救援预案、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组成。

1.5应急工作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做到:

信息畅通、设施有效、反应迅速、措施得当、控制准确、报告及时、服从管理、训练有素、保障安全。

2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吉林市宝源石墨有限公司尾矿库位于长山区太和村,始建于1969年。

是一家生产中、高碳天然鳞片石墨系列产品的民营企业。

该公司隶属吉林市长山区管辖,拥有固定资产576万元,建筑面积3996㎡,企业现有职工70人,其中管理人员24人,配备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8人。

设办公室、安环科、生产车间、车队等部门。

选厂采用浮选法,年处理矿石3.0万t,尾矿产率为83.33%,年排尾矿量2.5万t。

尾矿库位于选厂北侧,属平地型尾矿库,采用四面筑坝方式堆积尾矿坝。

尾矿库于2011年经黑龙江省冶金设计规划院设计,黑龙江省孙吴县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改造,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g)为<

0.05,比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对照烈度小于6度,属非地震区。

(附图厂区平面布置图)

3职业危害基本情况

公司选厂在石墨原矿破碎、烘干、成品筛分及包装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虽然在产生粉尘的各个环节都配备有除尘设施,如果设备出现故障或员工防护不当,就可能导致石墨尘肺的发生。

烘干工序有部分员工接触高温,如果防护不当会导致作业人员体温调节功能失调、水盐代谢紊乱、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导致心肌损伤、肾脏功能下降。

同时高温作业可引起职业中暑。

破碎、球磨工序会产生噪声,如防护不当会引起听力损伤,急性噪音暴露会引起高血压。

烘干工序利用煤气发生炉提供热源,设备发生故障或操作不当会造成作业区域内人员一氧化碳中毒。

4组织机构及职责

4.1应急组织体系

本单位建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设组长1人,副组长1人,组长和副组长分别由公司经理和生产副经理担任;

成员单位有:

办公室、安环科、生产车间、后勤财务科等部门负责人;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常设机构为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经理办公室。

4.2指挥机构及职责

  

4.2.1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事故(险情)发生后,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确定需启动本预案时,以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组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由经理任总指挥,副经理任副总指挥;

指挥部下设通讯组、抢险救援组、医务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4个应急救援小组。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公司办公室。

4.2.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图

应急救援体系图

4.2.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职责

(1)应急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是本矿应急管理的中心机构,负责选厂各类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

具体职责:

a、接受并落实上级应急管理机构的指示、指令;

b、组织本矿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更新;

c、负责组织预案的培训和演练;

d、确定启动应急预案,并组建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

e、负责审定应急费用;

f、负责应急物资、装备的日常管理、调配、补充和更新;

g、负责与上级应急管理机构、相关应急组织及应急救援协议单位的信息沟通。

(2)应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对本矿应急管理工作负全面责任;

事故发生时,担任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

(3)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协助组长做好选厂日常应急管理和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

组长不在时,代行组长职务。

(4)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为本矿应急管理工作常设机构,其具体职责是:

a、负责日常应急工作信息传递、接收和处理,确保与上级应急管理机构、相关应急组织及应急救援协议单位的信息畅通;

b、实施24小时值守电话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

c、事故发生时,协助总指挥调配应急力量和物资;

d、跟踪并详细了解事故的发展和处置情况,随时向应急指挥部和上级有关部门汇报。

(5)生产车间职责

a、负责日常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做到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b、负责生产过程安全隐患的排查、处理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

c、事故发生时,组织、指挥现场生产人员全力参加抢险救援工作;

d、应急结束负责组织生产恢复工作。

(6)安环科职责

a、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工作;

b、在应急领导小组领导下,具体组织、参与本厂应急预案的编制、培训、演练、修订和更新工作;

c、事故发生时,组织、指导、协调应急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

d、参与应急工作考核、事故调查和应急工作总结。

e、负责日常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f、事故发生时负责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撤离等工作。

g、负责事故发生时现场救援工作。

(7)后勤财务职责

a、负责应急经费的提取、建账、储存(专户储存),确保专款专用;

b、参与编制应急物资、设备设施计划;

c、事故发生时,确保应急抢险救援资金供应到位。

d、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维护和保养;

e、事故发生时,负责应急抢险救援物资、交通运输工具等保障;

f、负责事故救援过程的人员休息场所、饮水、就餐等保障;

g、协助公司作好事故伤亡人员善后处理工作。

4.2.4应急指挥部及各救援小组职责

(1)事故应急指挥部职责

a、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b、负责人力、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确定现场指挥人员;

c、负责组织各救援小组的组成、训练、演习,督促检查各救援组做好各项应急救援的准备工作;

d、负责发布和解除公司事故警报,组织指挥公司应急行动,必要时,请示上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支援;

e、批准应急终止;

f、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

g、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h、确保各专业组和指挥部之间以及对外通讯畅通。

(2)总指挥职责

全面负责组织指挥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副总指挥职责

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指挥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责。

(4)通讯组职责

a、负责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对外联系工作;

b、确保各专业组和指挥部之间通讯的畅通;

c、确保对外通讯的畅通。

(5)抢险救援组职责

a、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

b、负责现场抢救伤员;

c、负责事故现场处置。

(6)医务救护组职责

a、负责现场抢救伤员所必须的医疗设备设施、器械、药品的准备、管理和使用;

b、负责现场伤亡人员的抢救和护送转院。

(7)后勤保障组职责

a、负责抢险救援物资、资金的供应和保障;

b、负责应急救援人员以及抢救伤亡人员的必需品供应;

c、负责事故救援过程的交通运输、人员休息场所、饮水、就餐等保障。

(8)安保疏散组职责

负责事故现场警戒、人员疏散、撤离等工作

 5预防与预警

 5.1职业危害主要预防措施

(1)粉尘,采用通风排尘、喷雾降尘,重点部位设置除尘设施。

接尘人员配发合格防护用品。

(2)噪声,噪声源球磨机采用非金属衬板、配带耳塞。

(3)高温,设置隔热板、隔热墙,加强通风。

限制持续接触热时间,提供清凉饮料。

(4)一氧化碳,定期检查煤气发生炉的运行是否正常,车间内要保持通风。

5.2危险源监控

 粉尘、噪声属慢性伤害,无法立即发现,只能依靠从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体检。

高温采用温度计观察方式。

5.3预警行动

  高温作业区温度高于规定值、煤气发生炉出现故障时发布预警。

5.4预警解除

经确认可能导致职业危害事故的威胁已经排除,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宣布解除预警。

6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职业危害险情或事故,按下列程序报告:

①出现险情时,发现者在确认能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就地进行先期处置,并立即报告班组长。

②班组长通过对现场进行勘查分析,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人员进行处置,超出本班组处置能力时,要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或直接向经理报告。

③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警后,值班人员要详细记录报警内容,对事故地点、险情、受伤害人数等进行确认,并立即报告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事故领导小组对事故情况进行研判,做好抢险,疏散工作;

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在接到报告后在1小时内必须向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报告,特殊情况可以越级上报。

(2)信息报告方式

采用电话报告与通知。

①事故现场采用电话报警。

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24小时值守电话:

(见附件2:

应急电话)

③相关人员24小时有效开通电话(见附件2:

④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见附件2:

(3)信息报告内容

①事故现场人员报警要依次报告出:

本人姓名、报警电话、发生事故(险情)的准确地点、发现人姓名,险情大小及危害程度,险情性质,已采取的措施,现场及所属区域的人员数量及其他人员疏散情况。

②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向上级主管部门报警,要讲清:

事故单位、事故性质及严重程度,受伤人数,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③向外求援报警方式

应急人员向外报警求援采用电话告知,讲清报警人姓名及需求支援的内容。

医疗救护:

拨打医院急救电话“120”。

电话要讲清“三要素”:

讲清事故单位和详细地址;

讲清事故性质、受伤人数、伤害原因及程度;

讲清报警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打完电话后,应立即到路口迎候救护车。

7应急处置

7.1响应分级

  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可能造成或已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程度,确定响应级别,发布响应命令、组织开展救援行动。

应急响应由高到低分为Ⅱ级:

Ⅰ级:

危害严重,依靠公司自身应急能力应对困难或不能应对的。

(1)群体性高温中署并且出现昏迷现象。

(2)多人一氧化碳中毒,情况危险的。

Ⅱ级:

危害程度较轻,依靠公司自身应急能力能够应对的事故或险情。

(1)出现个别人员高温中署。

作业人员感觉身体不适。

(2)轻微一氧化碳中毒。

 7.2响应程序

 7.2.1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1)总指挥立即命令全公司停产,各抢险队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奋力抢险,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副总指挥及时赶赴现场,具体组织、协调抢险救援人员采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