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8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docx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

GB/T23331能源评审管理程序

1目的

本程序旨在识别公司能源利用状况、主要能源使用,并确定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的控制次序,为制定控制方案提供依据。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能源利用全过程的能源评审与控制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能源评审报告、主要能源使用的批准。

3.2管理者代表负责能源评审报告、主要能源使用的审核。

3.3生产技术部组织进行公司能源评审活动。

3.4各单位负责本部门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能源评审活动。

4工作程序

4.1能源评审的时机

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前期,生产技术部首先组织全公司进行能源评审。

在能源管理体系正常运行过程中,每年进行一次能源评审。

当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发生显著变化时,应及时进行的能源评审。

4.2能源评审的内容和步骤:

4.2.1数据收集

生产技术部应结合本公司的能源种类和能源管理特点,采用下列方法进行能源数据的收集:

1)利用能源审计的结果;2)综合能耗计算结果;3)现场能耗监测;4)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或者其他方法。

在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初期阶段,能源初始评审内容详见《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编制说明》。

4.2.2分析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运用能流图、设备清单、统计模型分析等工具结合收集到的数据,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进行分析,得出用能状况,主要包括:

1)能源的供给状况,包括当前的能源种类、来源、价格和质量等;2)评价过去和现在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

各部门通过以上能源使用状况分析,列出《能源使用状况识别表》、《能源消耗结构统计表》。

4.2.3确定主要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的区域

1)基于用能状况分析,识别出主要能源使用的区域:

识别对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和人员,并确定其现状。

人员包括为公司工作的人和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

代表公司工作的人员包括服务承包商、兼职人员以及临时人员。

2)识别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其他变化因素,如市场供需状况、能源品种的变化、产品品种和产量、天气等。

3)确定对主要能源使用相关的设施、设备、系统、过程的能源绩效水平。

4)评估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如扩产后能源需求的变化等。

基于以上识别、分析,各部门列出《主要耗能设备设施调查表》、《主要耗能过程明细表》、《对能源使用、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人员清单》、《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变化因素清单》、《公司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调查表》。

4.2.4识别改进能源绩效的机会

公司应开展系统的诊断分析,运用能量系统优化、能量平衡、能源网络图、能效对标、专家诊断、最佳节能实践、员工参与等工具和方法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对这些改进机会进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

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2)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3)施工周期、安全级环境影响、技术成熟度、系统匹配等技术可行性;4)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除节能外的其他收益等经济合理性;5)相关方的要求等。

对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的识别和排序具体执行《评价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其优先排序的评价方法》。

生产技术部根据各部门评价的结果,列出公司《优先进行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清单》。

4.2.5能源评审的输出

生产技术部将能源评审的过程及结果形成能源评审报告,作为公司能源管理体系策划、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的依据,确定出公司的能源绩效参数和基准以及能源目标、指标,并制定可行的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5支持性文件

5.1《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控制程序》

5.2《能源管理实施方案控制程序》

5.3《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编制说明》

5.4《评价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其优先排序的评价方法》

6记录

6.1《能源评审报告》

6.2《能源使用情况识别表》

6.3《优先进行能源绩效改进机会清单》

6.4《主要耗能设备设施调查表》

6.5《主要耗能过程明细表》

6.6《对能源使用、能源消耗有重要影响的人员清单》

6.7《影响主要能源使用的变化因素清单》

6.8《公司未来的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调查表》

6.9《能源消耗结构统计表》

附件1:

评价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及其优先排序的评价方法

一、直接判断法

各部门负责人组织五人以上(评价人数应为奇数),运用能量系统优化、能量平衡、能源网络图、能效对标、专家诊断、最佳节能实践、员工参与等工具和方法识别能源绩效改进机会,并对这些改进机会进行分析,根据其重要性和可实现程度进行排序。

评价和排序时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1、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不符合即为是。

2、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超过50%,即为是。

3、技术可行性(施工周期短、安全及环境影响较小、技术很成熟、与系统很匹配),即为是。

4、经济合理性(投资回收期短、内部收益率高、还除节能外的其他收益),即为是。

5、相关方特别提出的要求,即为是。

以上五方面如有一点判断为“是”,即可判断为该项是首先进行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

二、积分排序法

对于使用直接判断法确定的优先能源绩效改进机会,生产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按照积分排序法对各部门评价出的能源绩效改进机会进行排序。

如下表:

权重因素

权重值

(W)

得分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1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2

能源绩效改进机会…

分值(R)

得分R×W

分值(R)

得分R×W

分值(R)

得分R×W

影响能源绩效的程度

3

2

6

5

15

3

9

施工周期

0.5

3

1.5

9

3.5

1

0.5

安全和环境影响

0.5

2

1

7

3.5

3

1.5

技术成熟度

2

2

4

8

16

2

4

系统匹配

1

2

2

5

5

3

3

内部收益率

0.5

4

2

7

3.5

2

1

投资回收期

1

3

3

5

5

8

8

除节能外的其他收益

0.5

3

1.5

4

2

4

2

相关方的要求

1

2

2

7

7

3

3

总分(∑R×W)

排序

3

1

2

注:

1、R为分值,其范围为1~10,打分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2、W为权重值,在打分排序前确定,打分过程中不得改换。

附件2

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编制说明

为规范能源初始评审报告的格式,制订编制说明。

该编制说明是一个通用性规定,适用于任何行业,但使用部门可根据行业特点选择使用。

报告包含以下内容:

1初始能源评审的目的、范围

1.1能源初始评审的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企业的能源管理和能源利用现状,识别适宜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总结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能源管理改进的领域及机会,为公司建立切实可行的能源管理体系提供背景条件并奠定基础。

能源绩效改进的机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能源初始评审的范围:

与能源管理体系运行相关的部门和区域。

2.初始能源评审的参加人员

考虑到能源初始评审的复杂性,建议由能源管理、动力、技术、设备、采购、生产控制等专业人员组成能源初始评审组,并明确评审组在能源初始评审中的职责及工作进度。

需要时,可聘请专业咨询公司协助进行。

3.初始能源评审的方法

可结合本企业能源种类和能源管理特点,自行确定能源初始评审的方式。

以下方法供参考使用:

a.对各用能部门进行巡视和调查

b.利用能源审计的结果

c.综合能耗计算结果

d.现场能耗监测

e.查阅原有的能源资料

f.其他方法

4.企业概况

简要介绍企业的概况,包括:

企业性质、法律地位、注册资金、资产状况、主要的产品、生产能力、人员结构、管理机构、能源管理机构、公司业绩等。

5.企业能源管理及能源使用背景及现状

5.1能源种类(包括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所占比例、主要用途等统计数据;

5.2企业工艺流程简介以及能流图;

5.3主要生产场所及生产线情况、主要耗能设备;

5.4本企业用能过程说明。

可按照工艺流程说明、也可按照能源流转过程说明;

5.5主要能耗设备能耗和综合能耗情况,能耗水平,单位产品能耗和年综合能耗,能源利用效率;工业总产值,能源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能源利用在行业中水平;

5.6适用时,用能平衡分析结果;

5.7主要能源计量设备及其配备情况;

5.8目前所进行的能源管理活动;目前的能源管理制度,包括能源方针、目标的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及职责分配、能源消耗定额的制订等;

5.9企业余能种类及其使用状况;

5.10本企业的落后产能;

5.11前期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前期能源方案及能源管理工作绩效相关文件;

5.12现行能源管理制度、规程、规范和记录等文件清单。

6.与适用的能源法律法规合规性的评价

6.1依据本企业的能源及能源管理需要,确定适用于本企业能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包括国家的法律、地方法规、相关的能源标准以及其他要求。

6.2其他要求可能包括:

●行业规范;

●上级部门的要求与有关机构的协议;

●地方主管部门下达的有关要求;

●和顾客的协议;

●自愿性原则或业务规范;

●和社区团体或非政府组织的协议;

●企业或其上级公司(母公司)对公众的承诺;

●本单位的要求。

6.3要注意识别法律法规的适用条款;

6.4识别适用的法律法规的目的是评价当前能源管理的结果与法规的差异。

7.存在的能源问题及优先控制项

通过上述工作,分析目前能源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初步识别主要能源使用区域以及主要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提出能源管理漏洞和薄弱环节改进的重点过程、环节及技术、方法。

这是初始能源评审的主要目的。

8.整改建议

对能源管理体系建立、能源方针、能源绩效参数、能源基准、能源目标的制订、能源管理方案的确定以及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

8.1结合上述评审的结果,评审组应给出能源管理体系建立的建议,包括体系组织架构、体系文件构成、程序文件的内容和数量等。

8.2依据初始能源评审的结果,提出能源方针、能源目标的建议。

应结合优先控制项来制定。

8.3根据初始能源评审的结果,特别是目前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组织机构、部门职责、工作程序、工艺流程调整的建议。

初步确定能源管理方案。

8.4采用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建议。

8.5初步预测能源管理体系建立、实施的效果。

能源消耗明细表

填报部门:

动力科时间:

年月(月日至月日)

消耗部门

考核项目

单位

本月消耗

制丝车间

kwh

压空

蒸汽

柴油

L

卷包车间

kwh

压空

动力车间

企业综合能耗合计

kg标煤

企业煤耗

吨(原煤)

企业水耗

水耗

kwh

气电比

m³/kwh

汽煤比

m³/kg标煤

总务科

kwh

柴油

L

办公室

汽油

L

物资供应科

kwh

备注:

部门负责人:

填报人:

填报时间:

能源资源消耗定额指标分解表

序号

部门

能源种类

单位

定额

备注

1

制丝车间

蒸汽

吨/吨烟丝

月度控制

kwh/吨烟丝

月度控制

L/吨烟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