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说课稿.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5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资源说课稿.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地资源说课稿.doc

川师附中初中部地理组土地资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红玉,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地理第三章第二节《土地资源》,我主要从“学情、教材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设计理念”阐述我的教学设计,希望各位评委批评和指正。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地理》“土地资源”第一课时。

教材在地形、气候之后安排土地资源,主要是考虑到地形、气候是促进和影响土地资源形成与利用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要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受人类长期的生产活动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是人类经济活动(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的物质基础,因此本课时教学内容有明显的承上启下、前后关联的特征。

在学生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基本国情并形成正确的资源观的基础上,本节教材以学生熟悉的被成为“万物之本”的土地为题,让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中了解土地的用途、分布及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保护的措施等,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扩展知识,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总结土地的利用类型;

2、通过读图、分析图表、阅读材料、结合实际经验或间接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3、通过读图了解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差异,并能初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4、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使学生了解我过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土地资源是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掌握土地利用类型及其特点为后面第四章学习中国的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农业和工业的布局,农业在地区分布上的差异以及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打下基础,也为下学期的中国分区地理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

1、通过分析多个图表,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

2、通过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节以读图、分析图为主线逐步呈现知识点,主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逐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情感目标

1、通过新闻视频,数据对比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的资源保护意识,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

2、通过学生设计环保宣传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资源观并内化为行动,并影响学生周围的人;

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实现“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以及心灵世界的有机沟通”是新课程标准特别是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利用类型及其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带来的严重后果,对学生进行国土资源的国情国策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形成可持续发展意识。

本节从知识和能力的层面,难度都不大,学生在第二章学习地形和气候时已经了解了中国的自然环境,在本章第一节已经概括的学习了中国的自然资源情况,读图能力在读地形图、气温图、降水图等已经有了一定的培养。

本节难点在于从知识层面上升到情感层面,也是本节课的最终目的----对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说学情

1、八年级上的学生已经有过合作学习的经验。

2、对知识的需求已经由表象向本质过渡,不再满足简单但的信息堆积,更乐于运用知识。

3、八年级学生喜欢活动,个性得到张扬,喜欢得到表扬与鼓励。

4、已经学习了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中国的自然资源特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5、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读图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法

1、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小组合作讨论式实现合作性的教与学的统一

选择教法的原则和依据:

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所教班的心里特征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引导:

以课堂指南为主线

指导:

读图方法的指导

分析问题方法的指导

关键问题的提出和提醒

督促:

组织小组合作,讨论指导

总结:

讨论结果的总结和评价

◆学法

1、探究性学习:

通过读图分析,小组讨论,自主探究,进而推测结果,并与实际比较,体会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以及给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

教师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的推行,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

2、对比和类比建立心理地图。

3、小组合作展示,学会将地理课堂所学知识、形成态度运用于生活,从而将教学目标内化为行动。

4、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

教学导入

播放视频《在希望的田野上》,创设情景,想象歌中的情景,由希望的田野引导到“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说文解字“土”引入课题。

在欢快的歌声中,创设轻松、欢快的教学气氛符合八年级(上)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点,以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阶段:

看用途(了解土地)

分别展示耕地、草地、林地的图片,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食物以及生活用品的来源辨土地的利用类型,教师引导小结土地资源的类型及分类。

知识运用一:

分别展示中国地形图A、B、C、D四种地形图上发展哪一种土地利用类型。

小组活动一:

我的地盘我做主

1、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规划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所占中国国土的比例,绘制饼状图并说明理由。

分析评价学生的成果,找出学生理想与现实的区别,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继续探讨的兴趣。

2、以问题“中国的土地资源目前的现状怎样,有哪些优势有哪些劣势?

”引导展开“祖国土地让我喜VS祖国土地让我忧”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分析材料,结合地形、气候及自身生活经历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势。

3、小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并与“中国政府网”对中国土地资源的评价对比,一方面肯定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找出学生没有想到的地区差异,引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找差异(利用土地)。

这一阶段主要突破本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土地利用的基本类型和中国的土地资源的特点。

主要通过读图(感性认识)→析图(运用深化)讨论----(分享交流强化内化),逐步突破重点

第三阶段:

探究差异

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学习:

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图”等,分析造成分布差异的原因。

2、学生自主上讲台讲述讨论结果。

这一阶段主要达成能力目标中的读图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对比和类比(地形图、干湿区图、季风与非季风区图)逐步建立心理地图,并能分析各地理要素在分布上的内在联系。

八年级上的学生已经学习了读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初步分析过中国地形对气候、河流的影响,分析地形、气候对土地资源的影响综合性更强,是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好机会。

在分析问题后,有利于学生的地理思维(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

第四阶段:

想措施(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通过图片展示、漫画让学生对中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一个直观感性的认识。

2、通过观看新闻视频《我国的城市土地利用已达到极限》进一步了解典型问题。

3、反思:

我们身边的土地利用都合理吗?

咱们自己有没有直接或间接破坏土地资源的行为?

4、想措施:

怎么办,如何保护我们的土地?

作为中学生,对保护土地力所能及能做哪些事情?

这一阶段在前面三个阶段的铺垫上主要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这也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对于难点的突破主要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材料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给心灵以震撼,然后再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没有破坏土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布置课后的活动让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资源观内化为自己的行动并影响周围的人,体现初中地理教学注重培养公民的地理素养的特点。

五、板书设计

土地资源

耕地、林地、草地——农业农地

一.利用类型

建筑用地——非农业用地

利:

总量丰富、类型齐全

二.我国土地资源构成比例不合理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分布不均

弊人均占有量小

后备资源不足

破坏严重

说明:

由于使用了课堂指南,教学板书只是起到一个提示作用,所以板书设计简洁明快,突出本节的知识目标性。

六、设计理念

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礼记学记》

君子的教化是善于晓喻,让人明白道理,只加以引导,而不去强迫别人服从;对待学生严格,但并不抑制其个性的发展;加以启发,而不将结论和盘托出。

遵循以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发展为主旨的现代教育原则,结合所教班级的心理特征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开展教学。

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