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29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doc

2017年春季七年级期中测试卷历史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全部为单选,每小题2分,共40分)

1.隋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王朝。

隋朝的建立者是()

A.杨广B.杨坚C.李渊D.李世民

2.“开心辞典”的主持人王小丫给正在参赛的选手小张出了这样一道必答题,题目是:

它是我国7世纪初的一项伟大水利工程,经过历代修治,至今仍然发挥着运输作用,它是什么?

结果小张一下就选对了,小张选的应该是()

A.秦朝的驰道B.秦朝的灵渠C.战国的都江堰D.隋朝的大运河

3.下列人物被尊为“天可汗”的是()

A.隋文帝B.隋炀帝C.唐高祖D.唐太宗

4.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千秋功过由后人评说。

下列是四位同学关于武则天的说法,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

A.大大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史称有“贞观遗风”

C.首创科举制度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5.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他描写的是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的繁荣景象()

A.文景之治B.开元盛世C.贞观之治D.光武中兴

6.“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

7.总结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学完隋唐历史后,请你对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主题概括,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点的是()

A.动荡与变革B.分裂与融合

C.繁荣与开放D.交往与冲突

8.唐朝时期,向中国派出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国家是()

A.日本B.新罗

C.大食 D.天竺

9.河北民歌《小放牛》中唱到:

“赵州桥来鲁班修,玉石栏杆是圣人留。

张果老骑驴桥上走,柴王爷推车扎了一道沟”。

实际上赵州桥的建筑设计者是()

A.李冰B.李春 C.郑板桥D.鲁班

10.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金刚经》B《古兰经》C《木兰辞》D《圣经》

11、“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郭沫若称赞的诗人是()

A.王维B.李白C.杜甫D.白居易

12.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那时诗人辈出,其中被誉为“诗仙”的伟大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苏轼

13.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右图所示《玄秘塔碑》书法名篇,专家鉴定组介绍它的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

如果鉴定结果该作品为真迹,其作者是()

A.王羲之B.柳公权C.颜真卿D.米芾

14.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

这些名称的由来是因为()

A.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B.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C.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15.辽、西夏、金三个政权,分别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党项、女真B.党项、契丹、女真

C.女真、契丹、党项D.党项、契丹、满族

16.郭靖与杨康是金庸先生脍炙人口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

请分析他们名字中的“靖”、“康”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北宋的建立 B.澶渊之盟 C.陈桥兵变 D.金灭北宋

17.下列哪项不是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A.南方战乱少B.制瓷业发达

C.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D.自然条件有利

18.据报道:

从古沉船“南澳1号”中打捞出的瓷器,很多都是出自于“瓷都”,请问我国哪个地方被称为“瓷都”?

()

A.河北曲阳B.河南汝州C.江西景德镇D.河南开封

19.现在我国在促进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对进出口贸易的管理,严格海关报关制度,早在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所设立的机构是()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理藩院

20、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在()

A.唐朝关中地区B.北宋四川地区C.南宋江南地区D.元朝中原地区

二、非选择题(共五大题60分)

2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2010年是唐朝建立1392周年纪念。

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

(4分)

(2)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

(2分)并请你列举一个唐朝最有影响的对外交往使者并简单说说他的事迹。

(4分)

(3)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

(4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4分)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4分)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

(2分)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4分)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

(2分)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0分)

宋军打退辽军以后,双方僵持,辽没有取胜的希望,建议议和。

宋真宗贪图苟安,答应每年送给辽银10万两,绢20万匹。

(1)材料中宋军打败辽军指的是那次战役?

(2分)在这次战役中,力劝皇帝亲征的宰相是谁?

(2分)

(2)这次议和历史上称为什么?

(2分)简要评价这次议和。

(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国家根本,养给东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

当地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中的现象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2分)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

(2分)

(4)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25、请阅读下列对联和诗句:

(10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请回答:

(1)对联中所提到的“忠骨”是谁的遗骨?

他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4分)

(2)“佞臣”指谁?

(2分)

(3)你能说出这幅对联和诗句表达了人们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吗?

(4分)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B

D

D

B

B

C

C

B

B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B

B

A

D

B

C

B

A

二、非选择题

21、

(1)贞观之治开元盛世(4分)

(2)日本、天竺。

(2分)鉴真(2分);六次东渡日本;十年不懈在日本传播唐朝文化(2分);玄奘(2分);历经艰险赴天竺;取经讲学(游学,写就《大唐西域记》)(2分)(说明:

只列举一个人物及其事迹即可,共4分)

(3)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分);政策开放(1分);文化先进(1分)

22、①“中华”指汉族,“朕”指唐太宗(李世民)。

(4分)

②“吐蕃”娶了文成公主(2分)。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茶叶、药材,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还有许多不同行业的手工匠,大促进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有利于当地生活水平的提高。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4分)

③唐朝与少数民族关系友好,“和同为一家”。

(2分)借鉴意义:

如我们要坚持民族平等、共同发展的民族政策。

或者对各民族一视同仁。

(只要学生能答到友好、平等、发展即可)(2分)

23、

(1)澶州战役;(2分)寇准(2分)

(2)澶渊之盟;(2分)给宋辽人民带来了100多年的和平,但沉重的岁币也给北宋人民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4分)

24、

(1)苏州、湖州;水稻。

(2分)

(2)南宋。

(2分)

(3)经济重心在南方,南方超过了北方。

(2分)

(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北方多战乱,南方相对安定;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回答出两点即可,4分。

25、

(1)岳飞,他“尽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分)

(2)秦桧。

(2分)

(3)表达了人们对岳飞抗金的崇敬,对秦桧之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岳飞的愤慨。

(4分)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