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273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析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Word下载.doc

迄今已取得较大发展。

然而,受特殊国情等因素的制约,其发展始终难以突破瓶颈。

为更好地促进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

本文在国内刘曼红、郭江明、贾长来、胡颖、陈工孟等学者的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现状以及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的分析,探讨未来促进我国风险投资行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风险投资的概念及特点

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的行为;

根据欧洲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是一种由专门的投资公司向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扩张型、重组型的未上市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并辅之以管理参与的行为;

联合国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24个工业发达国家在1983年召开的第二次投资方式研讨会上认为,凡是以高科技与知识为基础,生产与经营技术密集的创新产品或服务的投资,都可视为风险投资;

《关于尽快发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中认为,风险投资是一种把资金投向蕴藏着失败危险的高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领域,旨在促进高技术成果尽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资本收益的投资行为。

风险投资与一般金融投资截然不同,具有以下几个比较鲜明的基本特征。

1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的投资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性是与其投资对象相联系的。

传统投资的对象往往是成熟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信誉,因而风险很小。

而风险的对象则是刚刚起步或还没有起步的高技术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它看重的是投资对象潜在的技术能力和市场潜力,因此具有很大的不确实性即风险性。

这种风险由于来源于技术风险和市场接纳风险、财务风险等风险的串联组合,因此就表现出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的高风险性。

与高风险相联系的是高收益,风险投资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战略性投资。

2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投资领域

风险投资是以冒高风险为代价来追求高收益的,传统产业无论是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还是资金密集型的重化工业,由于其技术、工艺的成熟性和产品、市场的相对稳定,其风险相对较小,是常规资本、大量集聚的领域,因而收益也就相对稳定和平均。

而高技术产业,由于其风险大,产品附加值高,因而收益也高,应合了风险投资的特点,因而成为风险投资的热点。

3高附加值、高参与性的投资

与传统工业信贷只提供资金而不介入企业或项目管理的方式不同,风险投资者在向高技术企业投资的同时,也参与企业项目的经营管理,因而表现出很强的“参与性”,风险投资者一旦将资金投入高技术风险企业,它与风险企业就结成了一种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生体,这种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要求风险投资者参与风险企业全过程的管理。

这对于风险投资家自身的素质要求很高,要求他不仅要有相当的高新知识,还必须掌握现代金融和管理知识,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

4投资形式权益化

风险投资式权益投资,不是一般的金融投资,既不同于为赚取手续费的一般金融服务,也不同于为赚取利息的一般银行贷款,而是通过购买创业企业的股份,并进行管理、咨询等服务,是资本增值,最终通过股权转让,收回投资资本,并获得投资收益。

5投资策略组合式

风险投资是组合投资。

风险投资机构为了分散风和降低投资风险,不会把全部资本投资于一个企业,而会同时投资于多个企业,并根据企业成长状况分期投入。

6、投资模式多轮式

风险投资是多轮投资,风险投资机构拥有受资企业股权,不是为了控股和经营,也不是为了分红利息,而是为了在受资企业资本高增值后,将股权出售转让,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投资收益。

7、投资区域集中性

8、以股份转让为主要目的的投资

二、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特征

经过多年的发展,当前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风险资本与投资总量齐创新高。

根据资料统计。

截至2006年底,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

比2005年底的441.129亿元高出32.31%2006年新筹资风险资本规模高达240.85亿元。

比2005年对应的195.71亿元增加了23.06%;

2006年度风险投资总量达到143.64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比2005年增加22.17%。

(二)海外风险资本与投资占据半壁江山  

最近几年,尽管制约“红筹上市”路径等政策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但并未动摇海外风险资本坚定的中国战略。

在2006年新筹集的风险资本中,高达65.1%的风险资本来源于海外。

由于近年来大量海外风险资本的涌入,使得国内风险资本管理规模中,海外资本所占总量比例从2003年的5%激增至2005年的33.9%,2006年更是达到43.7%,海外资本占据中国风险资本半壁江山的局面日益显现。

此外,从投资总量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中外投资总量差异纵向深入,内资有边缘化的趋势。

2006年由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76.1%,是本土机构主导的3倍多,而2005年本土和外资机构主导的投资额比例分别为43.1%和56.9%。

(三)北京和上海引领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趋势持续巩固  

近年来投资于北京的风险金额最多,并且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2006年所占比例达到34.8%;

上海紧随北京,列全国第二,2006年所占比例达到24.8%。

从资本总量来看,北京占全国风险资本总量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15%上升到2004年的23%、2005年的33%、2006年的45.5%。

上海地区2006年的风险资本总量仅次于北京,占全国资本总量的15.6%。

无论资本额合计比例,还是投资额合计比例。

京沪两地均占全国的60%以上。

(四)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2006年有62%的项目退出方式为股权/股份转让,低于2005年七成,通过资本市场实现退出已升至32%。

资本市场在风险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展现。

除了海外上市,国内中小企业板的“开闸”也有效地推动了风险投资通过国内上市退出。

截至2006年底,已经有5家风险投资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实现IPO,占本年度22个风险投资企业IPO案例数的27.73%。

此外,2006年度,包括北京和天津在内的多个产权交易市场都为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作出了积极的探索,也将为风险资本的退出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我国风险投资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美国是风险投资发展最早的国家,以1946年世界上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美国研究与开发公司的成立为标志,目前已有4000多家,投资额有600多亿美元;

日本在1995年7月就创立了一个风险投资市场,聚集了1800多家风险投资合同;

英国是欧洲风险投资业的“领头羊”,其风险投资额占全欧风险投资总额的40—50%;

法国于1998年7月拨款6亿法郎设立了“风险投资国家基金”,以色列首席科学事务所仅1995年投向高新企业的风险投资就达5亿美元。

与此同时,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等地区也都在积极发展风险投资业。

我国的风险投资始于80年代,在国家科委和银行的支持下,相继成立了中国新技术创新投资公司、中国招商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早期风险投资企业。

1991年国务院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中指出,可以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风险投资基金或创办风险投资公司,1995年和1996年则再次强调了要发展科技风险投资。

最近一、二年来,特别是全国政协“一号提案”提出以来,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发展风险投资的热潮。

北京、深圳、上海、广东、西安等地区更是抓住机遇,顺应潮流,建立自己的科技风险投资业。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风险投资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孕育期,至今尚未形成气候。

究其原因,起步阶段的我国风险投资业还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社会对风险投资的本质、运行和增值机制以及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还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

海湾战争使人们看到了高技术产业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意义,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风险投资的强大支撑尚未被人们普遍认同。

观念的更新才能产生行为的创新,否则就谈不上对风险投资的理解和支持。

2资本弱小,资金来源单一。

目前我国风险资本的主要来源仍是财政科技拨款和银行科技开发贷款,投资主体单一。

面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须高投入,有高风险、区区本金,捉襟见肘,如1990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约需要1257.3亿元,而实际投入只有188.49亿元,加之市场环境制约,三五年下来,大多步履艰难。

3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税收环境。

由于风险投资还属新生事物,过去在制定《公司法》、《合伙企业法》和《专利法》等法规时,尚未考虑到风险投资的运作特点,因而现行有关法律与政策在许多方面不仅未能给风险投资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有时反而构成法律与政策的障碍,例如《公司法》中关于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规定:

“以工业产权专有技术作价不能超过公司注册资本的20%”,这明显不符合风险投资的现实情况,若能将这一比例提高至50%,则更能调动科技人员介入科技进入产业化阶段的积极性。

4我国的资本市场由于种种原因还十分薄弱,不仅缺乏健全的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交易市场,而且风险投资企业上市发行股票也较为困难,从而使得风险投资的资本退出机制难以建立起来,即便是成功的投资也很难做到高额收回。

资本金实力弱,后续投资无以为继,这种状况显然对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5缺少既有相应科技知识、管理经验,又懂金融的复合型风险投资人才。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在发展风险投资中应尽快制定出有关法规和优惠政策,使之健康发展。

具体对策是:

1拓宽资金来源,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使民有资本在风险投资中扮演重要角色。

我国在解决风险资金补缺难题时,必须广开投资渠道:

原有的政府科技投资仍需保持和增加,特别要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产业的作用及对其他投资主体的市场导向作用;

原有的银行科技贷款仍要继续向企业发放,使之成为风险资本的一个相对稳定的来源;

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高瞻远瞩的大胆投入,逐渐使企业投资成为风险资本的一个重要来源;

采取切实措施,创造条件,吸引总量达6万亿的民有资本流向风险投资企业,使民有资本成为中国风险投资的主要来源;

要充分利用香港及其他国际金融市场,加大创业投资领域吸引外资工作的力度,大力发展外资、中外合资创业基金,使外资成为风险投资的重要来源。

2制定有利于风险投资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

风险投资的迅速发展与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世界各国和地区为了鼓励风险投资业的发展,都制定了一些税收优惠政策,如美国政府为鼓励风险资本的发展,将长期资本利得税率由49%降低到10%左右,使风险投资迅猛增加。

台湾1983年颁布“风险资本条例”,公司投资于风险投资事业者,其投资收益免予计征当年所得税。

新加坡政府规定,风险投资最初5—10年完全免税。

我国也应该研究制定支持风险投资的财政税收政策,同时,要对风险投资贷款实行优惠利率,积极探索建立风险投资补偿机制,如发行高科技债券,设立高科技发展风险基金,推出高科技企业股票上市等。

3加强风险投资的立法工作,使风险投资获得法律上的保证

风险投资涉及到向社会公众筹资和向风险投资企业投资两个阶段的行为,牵涉到较为复杂的关系,加上它本身的高风险性质,这就要求为它的运行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构架。

目前我国还缺少有关风险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基金等方面的法律,因此,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财会金融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