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422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doc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下册期中测试题

安徽泗县大庄中学pengzengkui供稿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为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光辉旗帜的是()

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

C.毛泽东思想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20世纪80年代初,把党中央多年来酝酿的和平统一祖国的构想,创造性地概括为“一国两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A.毛泽东B.邓小平C.刘少奇D.周恩来

3.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A.土地改革的法令是《中国土地法大纲》

B.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4.“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下列事件中最能反映这句话内涵的是()

A.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D.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5.1954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有()

①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和根本政治制度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③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④总结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经验教训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6.2006年7月1日被称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西藏人民为之欢呼;几十年前让西藏人民欢唱《翻身农奴把歌唱》的事件是()

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D.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7.班级准备办一期“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谱”板报,下列可以入选的人物有()

①董存瑞②邱少云③雷锋④黄继光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建国初期为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而进行的斗争有()

①和平解放西藏②稳定物价之战

③土地改革运动④抗美援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一五”计划的实施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0.党和中央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策是()

A.土地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

C.“三大改造”D.生产改革

11.建国初期,毛泽东曾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

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我国在

“一五”计划中决定()

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B.加速实现手工业的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D.大力发展轻工业

12.为我国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B.杨振宁C.侯德榜D.华罗庚

13.周恩来总理是新中国外交的创始人,下列外交成就或活动与周图1

恩来有关的是()

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

③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4.2006年4月,以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等100余家单位联合倡导的文明办网之风在全国迅速传播,很快掀起了文明办网文明上网的潮流。

我国有关部门也制定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这些做法其客观因素是()

A.青少年上网的人太多

B.多数上网人的语言、行为不文明

C.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健康的内容,也有不健康的内容

D.青少年要以学业为主

15.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带来的严重灾难有()

①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②民主与法治被肆意践踏③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没有提高④阻滞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大发展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6.我国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标志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轨道

17.十多年前,正是图1中的那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大眼睛震撼了

无数人的心,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一项活动中来,这项活动

是()

A.希望工程B春蕾计划

C.五个一工程D.光彩工程

18.下列关于澳门问题表述错误的是()

A.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B.澳门回归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驻军澳门。

C.1982年,针对澳门问题,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进行了谈判

D.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上的五星象征着国家的统一。

19.“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称赞的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一五”计划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2004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

早在1973年,他就已经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人作诗赞美他: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

A.邓稼先B.钱学森C.杨振宁D.袁隆平

二、辨析说理(每小题4分,共12分)

说明: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

2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了。

2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因为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变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我国农村迅速富裕起来了。

三、简要回答(共18分)

24.请举出19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工作取得的重大突破。

(8分)

25.结合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发放示意图》回答问题。

(10分)

(1)我国最早开放和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是:

和。

(2)说一说我国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基本情况。

四、读图释图(本题2小题,26题6分,27题8分,共14分)

26.图3是乔冠华(图左)和黄华(图右)在一次会议上的开怀大笑,美国纽约某报特别为此写了文章《乔的微笑》。

请回答:

(1)这一特定的历史时刻出现在哪次会议?

图4

(2)令身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如此开心的事件是什么?

这一件事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7.图5两个柱状图分别是1952年和1957年我国工农业的产值对比。

请回答:

(1)从图中你获得的信息是什么?

(至少写出两个)

129%

19521957

工业

25%

19521957

农业

图5

(2)从你得出的结论中任选一个说一说

这一变化的原因。

五、材料解析(共10分)

28..阅读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邓小平:

《稳定世界局势的新办法》

材料二:

2005年4—5月,台湾地区重要党派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相继来到祖国大陆。

两人都不约而同地重申了“一个中国”的立场。

这说明了包括台湾地区人民在内的绝大部分中国人是认同“一个中国”的,“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材料三:

海峡两岸经贸、人员往来统计表

年份

贸易总额(亿美元)

台湾来大陆人次

大陆居民赴台湾人次

1978

0.46

——

——

2001

323.4

3440306

122198

2004

783.3

3685250

144526

材料四:

20世纪90年代初,李登辉不顾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反对,相继抛出所谓“一中一台”,“两国论”……

2004年3月20日,陈水扁、吕秀莲等“台独”分子导演了所谓“全民公投”,妄图将“两国论”合法化,把台湾从祖国的怀抱分裂出去……

2007年4月,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路线公布后,“台湾体委”汇集台湾“中国台北奥委会”,随即举行记者会称“……台湾不欢迎圣火入台。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政府为结束海峡两岸分离状况,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是什么?

(2分)该方针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分)

(2)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哪些有利因素?

(3分)同时还存在哪些不利于两岸关系发展的因素?

(1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认识。

(2分)

六、问题探究(29题12分,30题14分,共26分)

29.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在向我们述说一段历史。

阅读下列三幅图片,根据图片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用150字左右的篇幅,简述我国从独立到走向富强的历程。

图1开国大典图2小岗村农民喜获丰收图3北京申奥成功

30.结合史实说说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