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9206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专题复习.doc

一、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1949—1953)

1、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a、时间1949年9月;b、地点:

北平;c、内容:

d、意义:

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多方面准备。

2、开国大典:

a、时间:

1949年10月1日;b、意义:

3、政权的巩固:

(1)西藏和平解放a、时间:

1951年;b、主要人物:

阿沛·阿旺晋美;c、意义:

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4、土地改革:

a、时间:

1950—1952年;b、内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c、主要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意义:

P13。

5、抗美援朝:

a、背景;b、口号: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c、持续时间:

1950年10月—1953年7月;d、结果:

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e、人物:

彭德怀、中国人民志愿军、黄继光、邱少云;f、影响: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改造的内容:

个体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2、改造的方式:

建立合作社(农业、手工业),赎买(资本主义工商业)。

3、改造的目的:

实现把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4、改造的意义:

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召开时间:

1954年9月。

2、主要内容:

通过1954年《宪法》。

3、1954年宪法:

a、性质:

社会主义性质;b、意义:

民主与法制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民主与法制

1、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刘少奇案)。

2、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

a、1982年宪法的评价,新时期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b、其它单行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c、颁布实施的意义:

①反映了我国法律建设取得显著成就;②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不断提高,依法办事逐渐成为人们共识;③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五)民主政治建设给我们的启示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二、新中国的农村政策

(一)土地改革

1、土改的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改的文件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飞出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土改的起止时间:

1950.6---1952

4、土改的作用:

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分散经营,不适应社会化要求,影响农业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2、形式:

把分散农民组织起来,建立农业合作社。

3、实质:

改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4、作用:

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发展。

(三)农村人民人民公社化运动(见十二题)

(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

人民公社已经不适应农村生产的发展。

2、形式:

把集体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民耕种,农民自主经营。

3、过程(课本P101--103):

4、作用(课本P103):

(五)党和政府调整农村政策的原因和启示

1、原因:

a、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b、从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出发。

2、启示:

a、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三农”(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

三、西藏问题

1、西藏历史上就是中国领土:

元朝时,西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治理下的一个行政区域。

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办理西藏事务;驻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驻藏大臣的设置,标志着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的加强。

2、新中国对西藏问题的态度:

毛泽东提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方针;应利用一切可能,加强政治争取,力争和平解放西藏

3、解放西藏的过程:

(1)1950.6,中央政府提出把帝国主义势力驱逐出西藏、实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等10项政策,但西藏反动势力拒绝谈判。

(2)1950.10人民解放军发动昌都战役,打开进军西藏的咽喉要道;(3)1951.4,以阿沛。

阿旺晋美为首的代表团到达北京。

5月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管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

4、解放西藏的意义:

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

1950.10—1953.7(《朝鲜停战协定》)指挥者:

彭德怀

2、美国的行为:

入侵朝鲜,进攻朝鲜人民军;不顾中国政府警告,越过“三八线”;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出动飞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侵犯中国主权)。

3、抗美援朝的原因: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捍卫来之不易的民族独立,维护自身的安全与和平

4、涌现出的英雄人物:

黄继光、邱少云

5、志愿军精神:

为祖国和民族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6、抗美援朝的意义:

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硬的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五、土地改革

1、土改的目的:

解放农村生产力,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2、土改的文件及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飞出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土改的起止时间:

1950.6---1952

4、土改的作用:

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通过土地改革,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和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

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提出的目的:

为了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往。

2、首次提出的时间、人物:

1953.12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

3、共同倡导:

1954.6周恩来同印度和缅甸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

4、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作用:

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现实意义:

它的运用范围不断扩大,影响更加深远,成为指导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国际关系准则,在新的时代,指导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最有生命力的仍然是。

七、万隆会议

1、时间:

1955.4地点:

印尼的万隆特点:

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

2、主要议题: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

3、会议的阻力:

帝国主义的破坏和与会各国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4、改变会议航向的方针:

求同存异此方针的作用: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协作

5、周恩来为什么能改变会议的航向:

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表明了新中国渴求和平、维护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的诚意,也道出了与会各国的共同愿望,同时周恩来高超的外交艺术也是重要因素。

6、万隆精神:

万隆会议上表现出来的亚非国家要求摆脱大国政治干涉、平等协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精神

八、一五计划

1、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起止时间:

1953--1957

3、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4、成果: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第一家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

5、一五计划的作用:

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初步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九、三大改造

1、过渡时期总路线:

时间:

1953年。

内容:

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

1953—1956

3、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农民缺乏资金和生产工具,难以解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逐步克服农业同工业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政策:

利用、限制、改造。

过程:

加工订货到企业的公私合营,使资本家企业逐步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

5、三大改造的作用:

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6、为什么说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1949年我国建立的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仍占很大比重;社会主义革命在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成分,把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变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建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历史性胜利的重要标志。

十、中共八大

1、时间:

1956.9。

2、召开背景: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时期。

3、目的:

为了讨论和确定新形势下全党的根本任务。

4、内容:

指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对与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现状之间的矛盾。

5、当时中国的阶级状况:

土改后地主阶级被消灭;三大改造后,资产阶级基本不复存在。

6、八大的意义:

成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十一、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开始:

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根据毛泽东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如何评价这个总路线:

反映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对于我国所处的阶段认识不清楚,急于求成、缺少经验、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

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过分夸大了主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危害:

使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等错误大肆泛滥,工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4、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

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经济建设要立足于本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错误的调整:

(1)时间:

1958—1963年。

(2)取得的成果:

工农业的关系、工业内部的关系逐步协调起来,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也有所提高,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市场供应得到改善。

十二、文化大革命

1、起因:

党中央领导人对阶级斗争形势的错误估计

2、开始的标志:

①1966.5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五一六通知);②1966.8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3、经过:

①全面夺权的开始:

1967.1在张春桥、姚文元策划下,夺取上海市的党政领导大权。

②林彪反革命集团的覆灭:

1971.9林彪等人乘飞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③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艰苦努力下,国家形式出现明显好转;④四人帮发起所谓“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使全国形势再度陷入混乱;⑤1976.10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果断措施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4、起止时间:

1966---1976

5、性质:

由国家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6、危害:

①政治上长期动乱,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受残酷迫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