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勘察概况Word格式.docx
《项目勘察概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勘察概况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乙级
(二)、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为拟建工程的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所需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对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合理的基础方案建议。
根据正大邵阳骨伤科医院提供的任务书(见附件),并遵循相关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制定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是:
1)、查明建筑场地各岩土层的成因、时代、地层结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岩土层分布;
对地基的均匀性进行评价。
2)、查明场地内有无滑坡、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现象及提出防治方案建议;
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3)、调查场地地下水情况,分析评价地下水对基础施工降水及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评价地下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4)、提出基础方案建议,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层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5)、对桩基应提供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参数值,提出桩的类型、长度和施工方法等建议;
对成桩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6)、对场地与地基进行地震效应评价。
7)、对基坑工程进行评价,并提出施工方案建议。
2、依据的技术标准
1)、《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任务书》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三)、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拟建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
故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勘察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根据本次勘察的任务和要求,共布置160个钻孔,实际施钻160个钻孔,高程为黄海高程系、坐标为北京坐标系,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定点,引测依据为委托方提供的场地规划平面布局图及场地原始地形图。
本次勘察综合采用钻探、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方法,钻孔主要沿拟建建筑物角点及边线布置,我公司于2014年7月23日调进6台GY-1型钻机进场施钻,于2014年12月15日完工。
完成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表2:
实物工作量一览表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工程地质钻探
m/孔
3624.16/160
原状土试样
件
73
岩石试样
10
地下水试样
2
标准贯入试验
段次
57
孔位测量
孔
160
地下水动态观测
次/孔
320/160
波速测试
ZK83、ZK142
2014年8月开始进行室内试验及对野外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于2014年12月21日提交正式成果报告。
(五)、勘察工作质量评价
本次勘察工作严格遵循有关现行规范进行。
孔位采用全站仪测放,采用北京坐标系、黄海高程;
土层采用锤击取土钻进,原状土样采用重锤少击法采取,标贯试验采用63.5kg重锤自动脱钩自由下落法进行,精度满足要求。
本次勘察成果报告内容全面,数据准确真实,结论有据,达到规范要求。
二、场地岩土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一)、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新邵县大坪经济开发区蔡锷路与财兴路交汇处西南角,交通便利,位置优越。
场地原为山包、山沟,地势起伏较大,后场地挖填平整。
勘察时测得其地面高程介于239.10m-264.77m之间,最大高差25.67m。
属丘陵地貌。
(二)、区域地质构造
该区为新华夏系构造北北东向巨型第二沉降带,位祁阳山字型构造北西翼近转折端处。
由于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区内上古生界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和断裂构造,如新邵-九公桥断裂,场地位于此断裂破碎带位置,下伏基岩为单成份构造角砾岩,其余未见新构造运动形迹。
(三)、地层岩性
经本次勘察查明,在钻探所达深度范围内,场地地层层序如下:
第
(1)层:
素填土①(Q4ml)
杂色,松散,大孔隙,主要由粘性土及少量块石组成,块石约占20%,具高压缩性,土质较不均匀,属新近填土。
本层土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南角,场地大部分缺失,层厚0.60-13.3米,层底高程237.71-252.13米。
第
(2)层:
粘土②(Qel)
褐红色、褐黄色,可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夹约10%的风化碎石、角砾,残积成因。
本层土整个场地均有分布。
层顶高程237.71-264.77米,层厚0.60-24.60米,层底高程230.08-250.02米。
第(3)层:
粘土③(Qel)
褐红色,软塑,韧性高,干强度高,无摇振反应,夹约10%的风化碎石、角砾,残积成因。
本层土分布不均,层顶高程230.14-247.34米,层厚0.50-6.00米,层底高程229.14-245.36米。
第(4)层:
强风化砾岩④(C)
青灰、灰白色,局部夹铁红色,砾质结构,块状构造,成份主要为石灰岩,系石灰岩经构造运动破碎而成,钙、铁质胶结为主,极少部分为泥质胶结,属单成份构造角砾岩,强风化,岩芯大部分呈碎块状,岩芯采取率20-25%,RQD=0-12%。
本层土零星分布,层顶高程229.14-248.12米,层厚0.50-10.6米,层底高程227.32-243.61米。
第(5)层:
中风化砾岩(C)
青灰、灰白色,局部夹铁红色,砾质结构,块状构造,成份主要为石灰岩,系石灰岩经构造运动破碎而成,钙、铁质胶结为主,极少部分为泥质胶结,属单成份构造角砾岩,中风化,岩芯大部分为柱状,少量呈碎块状,岩体较破碎,岩芯采取率为60-75%,RQD=40-55%,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
该层分布于整个场地,本次勘察未揭穿。
层顶高程226.45-250.02米,钻探揭露深度为4.90-17.0米。
(四)、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内不良地质现象主要表现为岩溶:
由于场地内基岩属可溶性岩石,岩石在物理、化学风化作用下,产生岩溶现象,表现为:
(1)、岩层顶面起伏不平,最大高差8.3米;
(2)、岩层中发育溶洞:
本次勘察于ZK1等39个钻孔中发现溶洞,最大洞高4.5米,洞内充填软塑状粘土。
岩溶发育情况下表:
表3:
岩溶发育特征一览表
钻孔编号
钻探岩层厚度(米)
岩溶发育情况
岩溶性质
发育深度(米)
洞高(米)
线岩溶率(%)
ZK1
19.6
23.3-24.0
0.7
3.6
洞顶板岩芯较破碎;
洞底岩芯较完整;
洞内充填软塑粘土。
ZK4
8.7
10.9-11.2
0.3
6.9
洞内充填软塑粘土
12.7-13.0
ZK18
11.8
15.0-1.8
3.0
25.4
ZK20
11.4
15.0-18.0
26.3
ZK22
10.4
21.6-23.0
1.4
13.5
ZK8
9.5
17.0-17.5
0.5
5.3
ZK14
13.3
6.5-8.9
2.4
28.6
13.1-14.5
ZK25
11.2
18.3-22.7
4.4
39.3
ZK31
19.0-19.5
5.0
ZK39
12.2
12.3-13.7
11.5
ZK40
13.8
8.6-9.5
0.9
6.5
ZK45
10.8
13.6-15.1
1.5
ZK28
8.6
14.7-15.9
1.2
13.9
ZK61
9.7
14.3-16.5
2.2
22.7
ZK63
13.7-14.5
0.8
7.7
ZK66
7.1
16.5-17.6
1.1
15.5
ZK67
14.6
19.0-22.5
4.5
30.8
ZK71
9.4
13.5-15.2
1.7
18.1
ZK75
7.3
13.9-14.4
6.8
ZK65
8.5
14.5-15.3
ZK86
10.6
14.1-14.6
4.7
ZK91
9.0
15.2-15.8
0.6
6.7
ZK81
9.6
16.2-16.9
ZK95
10.7
14.6-15.0
0.4
3.7
ZK97
19.0
12.7-13.3
3.2
ZK107
12.3
9.2-10.1
14.2-15.0
ZK120
11.1
21.8-22.3
洞内充填软塑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