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910369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3.5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典型弯曲模结构(模具设计与制造)PPT格式课件下载.pptx

,331单工序弯曲模,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防止坯料滑动的方法bd所示分别为带有定位尖、顶杆、V形顶板的模具结构,可以防止坯料滑动,提高工件精度。

e所示的V形弯曲模,由于有顶板及定料销,可以有效防止弯曲时坯料的偏移,得到边长偏差为0.1mm的工件。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防止坯料滑动的方法图3.12为V形精弯模,两块活动凹模4通过转轴5铰接,定位板3(或定位销)固定在活动凹模上。

动画演示: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弯曲前顶杆7将转轴顶到最高位置,使两块活动凹模成一平面。

在弯曲过程中坯料始终与活动凹模和定位板接触,以防止弯曲过程中坯料的偏移。

这种结构特别适用于有精确孔位的小零件、坯料不易放平稳的带窄条的零件以及没有足够压料面的零件。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2U形件弯曲模根据弯曲件的要求,常用的U形弯曲模有图3.13所示的几种结构形式。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a所示为开底凹模,用于底部不要求平整的弯曲件。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b用于底部要求平整的弯曲件。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c用于料厚公差较大而外侧尺寸要求较高的弯曲件,其凸模为活动结构,可随料厚自动调整凸模横向尺寸。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d用于料厚公差较大而内侧尺寸要求较高的弯曲件,凹模两侧为活动结构,可随料厚自动调整凹模横向尺寸。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e为U形精弯模,两侧的凹模活动镶块用转轴分别与顶板铰接。

弯曲前顶杆将顶板顶出凹模面,同时顶板与凹模活动镶块成一平面,镶块上有定位销供工序件定位之用。

弯曲时工序件与凹模活动镶块一起运动,这样就保证了两侧孔的同轴。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3f为弯曲件两侧壁厚变薄的弯曲模。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4是弯曲角小于90的U形弯曲模。

压弯时凸模首先将坯料弯曲成U形,当凸模继续下压时,两侧的转动凹模使坯料最后压弯成弯曲角小于90的U形件。

凸模上升,弹簧使转动凹模复位,工件则由垂直于图面方向从凸模上卸下。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3四角形件弯曲模四角形弯曲件可以一次弯曲成形,也可以二次弯曲成形。

图3.15为一次成形弯曲模。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一次成形弯曲模从图3.15a可以看出,在弯曲过程中由于凸模肩部防碍了坯料的转动,加大了坯料通过凹模圆角的摩擦力,使弯曲件侧壁容易擦伤和变薄(图3.15b),同时弯曲件两肩部与底面不易平行(图3.15c)。

特别是材料厚、弯曲件直壁高、圆角半径小时,这一现象更为严重。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6为两次成形弯曲模,由于采用两套模具弯曲,从而避免了上述现象,提高了弯曲件质量。

但从图3.16b可以看出,只有弯曲件高度H(1215)t时,才能使凹模保持足够的强度。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17,两次弯曲自复合的形件弯曲模,1凸凹模2凹模3活动凸模4顶杆,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7所示为两次弯曲复合的四角形件弯曲模。

凸凹模下行,先使坯料通过凹模压弯成U形。

凸凹模继续下行与活动凸模作用,最后压弯成四角形件。

这种结构需要凹模下腔空间较大,以方便工件侧边的转动。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18带摆块的形件弯曲模1凹模2活动凸模3摆块4垫板5推板,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8所示为两次弯曲复合的另一种结构形式。

凹模下行,利用活动凸模的弹性力先将坯料弯成U形。

凹模继续下行,当推板与凹模底面接触时便强迫凸模向下运动,在摆块作用下最后压弯成四角形件。

缺点是模具结构复杂。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图3.19b为有顶板和定位销的Z形件弯曲模,能有效防止坯料的偏移。

反侧压块的作用是克服上、下模之间水平方向的错移力,同时也为顶板导向,防止其窜动。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19c所示的Z形件弯曲模,在冲压前活动凸模10在橡皮8的作用下与凸模4端面齐平。

冲压时活动凸模与顶板1将坯料夹紧,并由于橡皮的弹力较大,推动顶板下移使坯料左端弯曲。

当顶板接触下模座11后,橡皮8压缩,则凸模4相对于活动凸模10下移将坯料右端弯曲成形。

当压块7与上模座6相碰时,整个工件得到校正。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圆形件弯曲模圆形件的尺寸大小不同,其弯曲方法也不同,一般按直径分为小圆形件和大圆形件两种。

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弯曲;

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弯曲。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

(1)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弯曲弯小圆的方法是先弯成U形,再将U形弯成圆形,用两套简单模弯圆的方法(图3.20a)。

由于工件小,分两次弯曲操作不便,故可将两道工序合并。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弯曲图3.20b为有侧楔的一次弯圆模,上模下行,芯棒将坯料弯成U形,上模继续下行,侧楔推动活动凹模将U形弯成圆形。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直径d5mm的小圆形件弯曲图3.20c所示的也是一次弯圆模。

上模下行时,压板将滑块往下压,滑块带动芯棒将坯料弯成U形。

上模继续下行,凸模再将U形弯成圆形。

如果工件精度要求高,可以旋转工件连冲几次,以获得较好的圆度。

工件由垂直图面方向从芯棒上取下。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1大圆三次弯曲a)首次弯曲b)二次弯曲,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c)三次弯曲,331单工序弯曲模

(2)直径d20mm的大圆形件弯曲图3.21是用三道工序弯曲大圆的方法,这种方法生产率低,适合于材料厚度较大的工件。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2大圆两次弯曲模a)首次弯曲b)二次弯曲1凸模2凹模3定位板,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331单工序弯曲模用两道工序弯曲大圆的方法先预弯成三个120o的波浪形,然后再用第二套模具弯成圆形,工件顺凸模轴线方向取下。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带摆动凹模的一次弯曲成形模凸模下行先将坯料压成U形,凸模继续下行,摆动凹模将U形弯成圆形工件顺凸模轴线方向推开支撑取下。

这种模具生产率较高,但由于回弹在工件接缝处留有缝隙和少量直边,工件精度差,模具结构也较复杂。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331单工序弯曲模坯料绕芯棒卷制圆形件的方法反侧压块的作用是为凸模导向,并平衡上、下模之间水平方向的错移力。

模具结构简单,工件的圆度较好,但需要行程较大的压力机。

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4所示为同时进行冲孔、切断和弯曲的级进模。

条料以导料板导向并从刚性卸料板下面送至挡块5右侧定位。

上模下行时,条料被凸凹模3切断并随即将所切断的坯料压弯成形,与此同时冲孔凸模2在条料上冲出孔。

上模回程时卸料板卸下条料,顶件销4则在弹簧的作用下推出工件,获得侧壁带孔的U形弯曲件。

332级进弯曲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4级进弯曲模1冲孔凹模2冲孔凸模3凸凹模4顶件销5挡块6弯曲凸模,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332级进弯曲模,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333复合弯曲模对于尺寸不大的弯曲件,还可以采用复合模,即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在模具同一位置上完成落料、弯曲、冲孔等几种不同的工序。

图3.25a、b是切断、弯曲复合模结构简图。

图3.25c是落料、弯曲、冲孔复合模、模具结构紧凑,工件精度高,但凸凹模修磨困难。

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5,复合弯曲模,333复合弯曲模,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对于小批生产或试制生产的零件,因为生产量少、品种多且形状尺寸经常改变,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使用专用弯曲模。

如果用手工加工,不仅会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增加劳动强度,而且延长了产品的制造周期,增加了产品成本。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采用通用弯曲模。

334通用弯曲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采用通用弯曲模不仅可以制造一般的V形、U形、四角形零件,还可以制造精度要求不高的复杂形状的零件,图3.26是经多次V形弯曲制造复杂零件的,例子。

334通用弯曲模,10/12/2019,点击此处结束,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第3章弯曲工艺与模具,图3.27是折弯机上用的通用弯曲模。

凹模四个面上分别制出适应于弯制零件的几种槽口(图3.27a)。

凸模有直臂式和曲臂式两种,工作圆角半径作成几种尺寸,以便按工件需要更换(图3.27b、图3.27c)。

10/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