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8120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81 大小:5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8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教案.doc

第20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

知识目标: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生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2、尝试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

1、认识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环境因素对产品的影响)

教学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酸奶已经成为一种深受欢迎的饮料,酸奶不仅酸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利用什么原理制作酸奶,是我们本节课研究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 发酵与食品生产

实验:

酿制酒酿

目的:

尝试应用发酵技术酿制酒酿。

器材:

蒸熟的糯米、酒曲、广口瓶、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碘液等。

步骤:

1、学生6人一组,讨论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

2、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

将酒曲碾碎,均匀的搅拌在糯米中,装入广口瓶。

3、酿制酒酿的适宜温度为25—30℃,应采用各种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

4、两天后,取出酿制好的酒酿液体少许,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观察在酿制酒酿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

品尝自制的酒酿。

讨论:

在酿制酒酿的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二)发酵技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阅读教材明确发酵技术概念。

• 观察图20—1、部分发酵产品,并结合实际,举例说明发酵技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三、探究:

你见过泡菜坛吗?

制泡菜的原理就是利用乳酸使蔬菜中的有机物生成乳酸。

泡菜坛既要加盖,还要用一圈水封口,你能悟出其中的道理吗?

四、小结

五、课外探究:

制作酸奶

第20章第二节食品保存

知识目标: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合作、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教学重点:

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

说明食品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教学方法:

讨论调查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 引入新课

  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的饱了,而且还有了剩余,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

• 讲授新课

• 探究:

食品保鲜的原理

目的:

说明微生物是食品腐败的主要原因。

器材:

澄清的肉汤或新鲜的食品等、酒精灯、试管烧杯等

步骤:

1、学生4人一组,围绕食品保鲜提出问题,做出相的假设。

2、讨论和设计食品保鲜的方案,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

3、汇总和分析各组的实验数据,展示本组的探究成果得出相应的结论。

讨论:

食品保鲜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二)保鲜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

调查:

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目的:

调查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食品保鲜方法。

步骤:

1、学生4人一组,分别搜集超市或食品商店中常用食品的包装袋(盒)

2、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食品包装上的信息,讨论和归纳的日常生活中的食品保鲜方法

3、讨论:

食品保鲜的方法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小结

四、课后探究:

收获大量的蔬菜时,要采用储藏或加工成食品的方法来保存它们。

探究当地一种蔬菜的储藏方法。

第21章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时间

2007年3月17日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课题

第21章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

能力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举例说出克隆技术的应用

关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分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事例的分析和举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重点

举例说出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的应用

关注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难点

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新课

导入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的概念;

转基因技术:

外源基因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进展迅速;已经成功培育出许多抗虫抗病的作物新品种;

我国科学家也成功地获得了转基因黄瓜、烟草、番茄、油菜等多种新品种;

克隆就是不经过受精过程而获得新个体的方法;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细胞生产出与这一动物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这不仅可能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而且还可能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

教师提出问题:

①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的应用如何?

②对人类的影响有何影响?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阅读、讨论、交流。

3、教师进行学习指导、关键点拨。

基因工程——基因重组;

将苏云金杆菌体内的毒素合成的基因成功转入烟草中,烟草具有良好的抗虫作用;

3、克隆技术的特点:

不经过受精过程;可以得到几乎相同的生命体。

1、基因工程是按照人的意愿,运用________,对生物的基因组成进行___________的改造。

基因工程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医药等方面。

2、___________可以直接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_________,并能在细胞中发挥作用。

这种技术称为_____________,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生物均是在现代生物技术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利用的技术与其他不同的是     (  )

A.巨型小鼠 B.抗虫烟草C.抗虫棉  D.多利羊

课堂小结

指导学生小结:

1、基因工程和转基因技术

2、细胞工程和克隆技术

3、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对人类的影响

自我评价

指导学生完成课本中的自我评价练习

教学后记

第21章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举例说出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领域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物技术在多方领域应用的事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用科的方法来辩证地看待生物技术。

教学重点:

生物技术在工业、农业、环境保护、医药等多方领域的作用。

教学难点:

对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通过网络查询和生活中的调查搜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

我们所学的各门学科中与日常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学科是哪科?

举例说明。

学生:

生物学科

学生:

衣食住行等等(学生可以扩展着回答)。

教师:

由于人们生活中少不了生物方面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例如净化废水废气,药物提取等方面的问题,促使人们更进一步的探讨研究利用生物技术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甚至更多方面的问题。

同学们如果想了解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具体问题请一起走进教材,阅读教材。

(二)新课内容:

学生活动:

1、小组自学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归类列表:

1)生物技术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根据教材实例和自己搜集的资料(包括图片、文字)以列表等形式将其归类,并后缀详细说明。

(在小组内每个成员都担当讲解其中一方面的实例,每个成员讲解完都由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例如:

农业方面的应用:

无子西瓜、转基因番茄……等。

工业方面的应用:

净化工厂废水、废气、废渣……等。

医药方面的应用:

人干扰素、乙肝疫苗、器官移植……等

环保方面的应用:

花草树木的新品种的研制等

2)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社会伦理问题

  将教材及所搜集的有关生物技术引发的问题的事例(包括图片、文字)归为两类,后缀详细说明。

(每几个成员担任讲解一个内容,然后进行评价)

2、全班各小组通过汇报员(小组讲解和评价选出汇报员)汇报小组讨论归纳情况,同时将所归纳的列表展示给同学们。

(三)拓展知识:

  各小组同学可以勇跃的提出有关生物技术方面的问题和一些大胆的设想。

  对所提出的问题和设想进行展开的讨论(无论是否有结果,都可起到了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同学们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多方搜集资料,加强对生物技术在多方领域的作用的理解。

  通过自行搜集调查整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接收信息的能力,同时也锻炼学生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全班汇报等形式培养了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

  最后给学生一个拓展思维的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提出设想。

并认真的组织学生讨论同学们所提出的设想。

  设计的整体思路是:

从生活中的知识(搜集调查)——教材知识(自学讨论)——生活中知识(大胆应用知识方面的设想)

第22章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一、教材内容分析

1、 内容分析

  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经过漫长的演化孕育了生命,从冰封的北极雪原到炎热的赤道,从喜马拉雅山之巅到大西洋的深层海底,地球上到处充满着生命,展示着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

可是至少400万种的生物,如果不将它们加以分类,人类就无法研究它们并加以利用,所以说本节课很关键,只有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了解生物分类的依据及比较抽象的分类等级,才能为以后了解各种生物的特点打下坚定基础。

2、   重点

  列举生物分类的依据

  举例说出生物分类的等级

3、 本节内容的地位

  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一节的升化,又是本章后三节内容学习的基础,并且为后面有关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以及生物的进化等章节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学生情况分析

1、 学生现有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经验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她们对于生物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己有了一定的掌握,并且学生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就浅显的接触了生物的分类例子,又因学生对生活实际中商店中的东西分类摆放情况很了解,这对学生接受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2、 难点及其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常看到和接触到不少动物,但生物分类的等级是将各级生物在整个生物界加以“定位”的关键,也是判断各种生物相互亲缘关系远近的依据,特别是最小的分类单位,它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只有了解它的特点才能更好的了解其它分类单位,而它的概念却很抽象,所以把“种的定义”作为难点,并通过观看短片,小游戏拼图和讨论方式来抓住种的基本特征,尽而引出种的概念。

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掌握生物分类的必要性、生物分类概念及依据。

②尝试对植物和动物根据其结构特征进行分类;列举生物的主要类群。

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判断能力。

②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

③通过探究生物分类方法、分类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④通过小组讨论合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