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787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绘制溶解度曲线:教案.doc

课题:

绘制溶解度曲线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加深对溶解度曲线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溶解度曲线,进一步分析溶解度曲线,使学生形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分析图形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绘制不同情况下的溶解度曲线

难点:

分析不同情况下溶解度曲线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

四、问题导入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课本提供的数据绘制几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绘制的溶解度曲线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

2.从绘制的溶解度曲线上查出上述几种物质在25°和85°时的溶解度

3.你从溶解度曲线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五、互动合作

绘一绘:

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根据表格数据分别在(图一)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NaCl/g

35.6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六、展示交流

1.根据图一可获得的信息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一、图二,为什么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巩固拓展

1.

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据图回答:

(1)20℃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

(2)A和B曲线的交点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C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

以采取的措施是①;②;③。

(4)20℃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

溶液质量是g

(5)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6)将2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6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次序是

2.

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

⑴图中B点的意义:

表示该物质在t3℃时,每100g溶剂和

S1g溶质形成不饱和溶液。

A点的意义:

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⑵若A、B两点的溶液都降到t1,则A的溶解度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不变);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ω(A)______ω(B)(填=、>、<)

⑶若A、B两点的溶液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各加入20g溶质:

(填=、>、<)

如S2-S1=20g,则所得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A)______ω(B)

如S2-S1<20g,则所得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A)______ω(B)

如S2-S1>20g,则所得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ω(A)______ω(B)

八、布置作业

课本P41习题9、10

九、板书设计

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

表示方法:

列表法,坐标法——溶解度曲线

绘制溶解度曲线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