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78197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练习_精品文档Word下载.doc

坐事除名,高祖以长公主之故,寻拜右武候大将军。

上数幸其第,恩赐甚厚。

以佐命功,拜上柱国、宁州刺史。

突厥沙钵略寇边,以为行军元帅,率九总管,步骑三万,出凉州。

与虏战于高越原,两军相持,其地无水,士卒渴甚,至刺马血而饮,死者十有二三。

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岁余,拜右武卫大将军,俄转左武卫大将军。

上欲以为三公,荣定上书曰:

臣每观西朝卫、霍,东都梁、邓,幸托葭莩,位极台铉,宠积骄盈,必致倾覆。

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

臣每览前修,实为畏惧。

上于是乃止。

  开皇六年卒,时年五十七。

上为之废朝,令左卫大将军元旻监护丧事,赙缣三千匹。

上谓侍臣曰:

吾每欲致荣定于三事,其人固让不可。

今欲赠之,重违其志。

于是赠冀州刺史、陈国公,谥曰懿。

  (节选自《隋书窦荣定转》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B.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C.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D.荣定仰天太息/俄而澍雨/军乃复振/于是进击/数挫其锋/突厥惮/之请盟而/去赐缣万匹/进爵安丰/郡公增邑千六百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的子公长公主均为爵位。

所谓爵位,也称封爵、世爵,原本是指诸侯获封赐的封建等级,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按国之大小待遇不同,权限也不同

  B.受禅,也叫禅让,是中国上古时期推举部落首领的种方式,節部落客次表决,以多数决定。

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如东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

  C.葭莩,本意是芦苇杆内的薄膜,常常用作为亲戚的代称;

如文中的幸托葭莩就是有幸依赖妻女姊妹等有关的亲戚关系。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周太祖一见沉着稳健、气概不凡的窦荣定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的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其被重视可见一斑。

这对荣定而言,是平步青云的契机。

  B.熊恭得触兵凉州,在高越愿与沙钵略开战,两军胜负难分。

此地没有水,隋军官兵干渴难禁,竟有十二三个官兵被活活渴死。

  C.窦荣定因为妻子的关系和功绩卓越,屡被封赐。

当高祖还想封赐他三公的爵位时,窦荣定援引先例,担心自己重蹈先贤覆辙,高祖才作罢。

  D.窦荣定逝世,高祖很悲痛,为此不上朝,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曼亲自掌管丧事,并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后从太祖与齐人战于北芒,周师不利,荣定与汝南公宇文神庆帅精骑二千邀击之,齐师乃却。

  译文:

  

(2)向使前贤,少自贬损,远避权势,推而不居,则天命可保,何覆宗之有?

  

  参考答案

  10.B之请盟而去显然句意不通.之做惮的宾语,应在之后停顿,排除AD。

进爵安丰郡公句意完整,之后应停顿,排除C。

故正确选项为B。

  11.D应为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加给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12.B十二三个官兵错,应是十分之二三的官兵。

注意文言文中各种分数的的表示法。

  13.

(1)窦荣定后来跟随北周太祖在北芒同北齐作战,北周军队形势不利,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骑兵拦击北齐军队,北齐军队才退却。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各1分;

邀1分;

句意明确2分。

  

(2)如果那些贤人们稍微自我抑制,远远地避开权势,谦让而不以功功臣自居,那么就可以保全天年哪里会有宗族覆灭的命运呢?

(向使少各1分,宾语前置句1分,句意明确2分)

  参考译文:

  窦荣定是扶风平陵人,他沉着稳健,很有才识气度,容貌伟岸,周太祖一见他就感到奇异,授予他平东将军官职,赐给他宜君县子爵位,食邑三百户,后来窦荣定跟随北周太祖在北芒同北齐作战,北周军队形势不利,窦荣定和汝南公宇文神庆一起带领两千精锐骑兵,拦击北齐军队,北齐军队才退却,凭借战功,窦荣定升官为上仪同,其后限随武元皇帝率领突厥木杆占领北齐的并州,赐绢三百段,世袭永富县公爵,食邑千户,升官为开府,授职忠州刺史,跟随武帝平定北齐,加升为上开府,授官前将军。

  窦荣定的妻子是隋高祖的姐姐安成长公主.高祖小时候就与窦荣定感情深厚,窦荣定也知道高祖有帝王之相,特别与之诚心结交。

等到高祖做国相.统率左右禁卫军,派窦荣定镇守天台,总管露门内两边侍卫,常常宿在宫内。

  隋高祖受禅即位,窦荣定到京师朝见,高祖环顾群臣说:

我自小厌恶轻浮,与我性情相近的人只有窦荣定而已,于是赐窦荣定骏马三百匹.后来,窦荣定因事获罪而被解除职务,高祖因为安成长公主的原因,不久又封窦荣定为右武侯大将军。

高祖多次亲临案荣定的府第,恩赐丰厚。

笑荣定又凭辅佐帝王建立政权的功劳,被封为上柱国.宁州刺史。

突厥沙钵略侵犯边境,高祖派窦荣定为行军元帅,统领九大总管,带领三万步兵和骑兵,出兵凉州,在高越原与沙钵略开战,两军相峙不下,高越原没有水,隋军官兵干渴难禁,以至剌马取血解渴,竟有十分之二三的官兵渴死,窦荣定仰天叹息.不一会儿,天降及时雨,隋军士气重新振作起来,于是全军奋力进攻,多次挫败敌军锐气,沙体略害怕了.请求订立盟约罢兵离开,荣定班师回朝,高祖赏赐他绢万匹,爵位升至安丰郡公,增加一千六百户食邑。

一年多后,窦荣定被任命为武卫大将军,随即转任左武卫大将军,高祖还想封窦荣定为三公,窦荣定上书说:

我时常琢磨西汉的卫青、霍去病;

东汉的梁冀、邓禹,他们有幸依赖恩荫和裙带关系而宫位显赫,受宠过分,骄傲自满,必然招致获罪灭族之祸,如果那些贤人们稍微自我抑制,远远地避开权势,谦让而不以功臣自居,那么就可以保全天年,哪里会有宗族遭灭的命运呢?

我时常思虑前代贤人,实在担惊受怕。

高祖这才作罢。

  窦荣定在开皇六年逝世,享年五十七岁,高祖很悲痛,为此而不上朝,命令左卫大将军元是亲自掌管丧事,赠细绢三千匹,高祖对左右侍臣说:

我曾想封窦荣定为三公,他一再坚辞不受,现在我想追封他为三公,又担心重重地违背了他的遗愿,于是追封窦荣定为冀州刺史.陈国公,谥号懿。

元史赵世延

  赵世延,字子敬。

世延天资秀发,喜读书,究心儒者体用之学。

弱冠,世祖召见,俾入枢密院御史台肄习官政。

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时年二十有四。

  元贞元年,除江南行御史台都事,丁内艰,不赴。

十年,除安西路总管。

安西,故京兆省台所治,号称会府。

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

陕民饥,省台议请于朝赈之,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延佑元年,省臣奏:

比奉诏汉人参政用儒者,赵世延其人也。

帝曰:

世延诚可用,然雍古氏非汉人,其署宜居右。

遂拜中书参知政事。

明年,仁宗崩,帖木迭儿复居相位,锐意报复,属其党何志道,诱世延从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罪,逮世延置对,至夔路,遇赦。

世延以疾抵荆门,留就医。

帖木迭儿遣使督追至京师,俾其党煅炼使成狱。

会有旨,事经赦原,勿复问。

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

中书左丞相拜住屡言世延亡辜,得旨出狱,就舍以养疾。

未几,帖木迭儿死,事乃释。

  至顺元年,诏世延与虞集等纂修《皇朝经世大典》,世延屡奏:

臣衰老,乞解中书政务,专意纂修。

老臣如卿者无几,求退之言,后勿复陈。

四月,仍加翰林学士承旨,封鲁国公。

秋,以疾,移文中书致其事。

元统三年十一月卒,享年七十有七。

至正二年,谥文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B.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C.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D.世延曰/救荒如救火/愿先发廪以赈/朝廷设不允世延/当倾家财若身以偿省台/从之所活者众。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指任命官职,选文中的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

  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

  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

  D.至顺是元朝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选文中的元贞延佑仁宗至正。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世延年轻有为。

20岁就被世祖召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24岁被授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

  B.赵世延怜惜百姓。

陕西饥荒,不等朝廷赈济,他以自己的身家财产担保,希望先开仓赈民,救活了许多人。

  C.赵世延备受重视。

他以年老为由多次上奏请求解职,告老还乡,但皇帝不同意,还又给他加封官职。

  D.赵世延屡遭陷害。

帖木迭儿指使其党羽诬陷赵世延,他自己也向皇帝诬告赵世延有罪,直至帖木迭儿去世,这件事才罢休。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前政壅滞者三千牍,世延既至,不三月,剖决殆尽。

(5分)

  答:

 。

  

(2)帖木迭儿更以它事白帝,系之刑曹,逼令自裁,世延不为动,居囚再岁。

 

 

答案:

  10.B

  11.D(仁宗是庙号)

  12.C(并不是告老还乡,而是专心纂修)

  13.

(1)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后,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

  

(2)帖木迭儿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诬告,世延被关进刑狱,帖木迭儿想逼迫他自杀,但世延不为所动,又被囚禁了两年。

  附译文:

赵世延,字子敬。

世延天资聪慧,朝气蓬勃,喜爱读书,专心推究儒家关于本体与现象的学说。

二十岁时,世祖召见,让他进入枢密院御史台学习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云南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仅二十四岁。

  元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于亲丧,未赴任。

十年,授安西路总管。

安西,过去是京兆行省与御史台衙门所在地,号称会府。

前任官积压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不出三个月,全部处理完毕。

陕民闹饥荒,省台决定请求朝廷赈灾。

世延说:

救灾如救火,应先开仓赈济,以后朝廷如不同意,愿倾尽我的家产偿还。

省台听从了他的意见,救活的人很多。

近奉诏汉人参政用儒生,赵世延为适当人选。

帝说:

世延确实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汉人,其官职应该居右。

于是授中书参知政事。

第二年,仁宗驾崩,帖木迭儿又居相位,他极力报复世延,叮嘱他的同党何志道,诱导世延的堂弟胥益儿哈呼诬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