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706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docx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练习题

《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第一课时

秦汉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时期,汉朝也是中国历史上长期统一的朝代,其鼎盛时期则出现了我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局面。

本课主要讲述的是汉朝初期的历史,面对秦末长期的战乱导致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初几代统治者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政治清平,社会发展,出现了“文景之治” 的局面,为西汉的强盛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成为汉武帝大一统局面出现的条件。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目标】

阅读资料→理解大意→逻辑思维→得出结论(论从史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识“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2、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点】

休养生息和“文景之治”

【教学难点】

1、秦汉两朝政策对比,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识;

2、怎么理解“修养生息”政策,为后来的汉武大帝的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查阅有关资料

一、导入新课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它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什么战争?

结果如何?

公元前202年,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的废墟上,建立了西汉王朝,汉朝究竟怎样呢?

教师提问:

楚汉战争的结果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

刘邦最终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师:

出示王珪的《咏汉高祖》中的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

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刘邦取得全国政权,建立汉朝。

然而,由于多年战乱的影响,社会面临诸多的困难。

对此,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样的政策?

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一下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二、进入新课

(一)、西汉的建立

课件出示:

人相食,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阅读后请同学们思考:

 

1、汉初社会处于什么样的境况?

(目标一) 

2、如此境况是如何造成的?

(目标一) 

师:

统治者该如何改变这样的境况呢?

(学生回答)

(二)、休养生息政策

师: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修养生息的政策。

 

思考:

 

1、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的措施?

(目标二) 

2、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

(目标二) 

师:

汉高祖时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是如何得到延续和发展的呢?

我们继续学习第三部分“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师:

指导学生阅读本部分文本内容;

思考:

 文景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这一统治局面?

即史书上的“文景之治”(目标三)

生1:

小组讨论,汇报1、2结果。

 

生2:

通过阅读PPT体会文帝、景帝“提倡节俭、以德化民以及重视农业,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三、板书设计

(一)、西汉的建立 

1、建国时间:

公元前202年 

2、建国人:

刘邦 

2、建都:

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

汉初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的教训 

2、措施:

“兵皆罢归家”;释奴为民;轻徭薄赋等 

3、作用:

汉初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成因:

注重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徭役;以德化民;提倡勤俭治国。

四、本课小结

由于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休养生息,因而出现了“文景之治”。

汉武帝在“文景之治”基础上,敢于创新,成就了“大一统”伟业。

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创新才能求发展,创新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灵魂!

略。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同步练习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为汉代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个治世是(  )

A.文景之治  B.武帝盛世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2.关于刘邦项羽反秦及楚汉之争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巨鹿之战刘邦打败秦军主力,项羽攻下咸阳

B.楚汉之争的性质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争夺帝位的战争

C.刘邦设鸿门宴招待项羽

D.秦朝统治者向项羽投降,汉高祖在洛阳建立汉朝,时间202年

3.汉初一位皇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这段话代表了汉初统治者的经济政策是(  )

A.重农    B.重商    C.农商并重  D.发展手工业

4.为减轻刑罚,在位时,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的皇帝是(  )

A.秦二世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景帝

5.汉阳陵南侧的明代石碑碑文,称赞汉景帝“克守先业,致治保民”。

以下属于汉景帝“致治保民”的措施是(  )

A.焚书坑儒            B.派遣王昭君和亲

C.减免田租赋役          D.派官员西行取经

6.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

“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

”他的建议是(  )

A.以德化民  B.勤俭治国  C.无为而治  D.以农为本

7.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由此可见()

A.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8.《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改变这种现状,汉高祖采取的政策是(  )

A.休养生息  B.穷兵黩武  C.增加赋税  D.“以德化民”

9.西汉初年,在文帝和景帝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一个社会稳定,国家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文景之治”。

你认为形成文景之治局面的原因有哪些(  )

①皇帝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②政府减轻人民的各种负担  

③注重农业的发展

④重视“以德化民” 

⑤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0.楚汉之争,刘邦取胜的主原因是(  )

A.约法三章  B.实力雄厚  C.善于用人  D.赢得民心

问答题

11.习近平指出:

“实现民族振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汉朝的繁盛给我们实现民族振兴带来许多启示,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汉文帝、汉景帝为恢复发展经济、稳定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

历史上把他们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什么?

(2)你认为汉武帝是怎样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实现大一统,使西汉进入到鼎盛时期的?

材料题

12.

材料一: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材料二:

杜甫的《忆昔》诗: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留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对我国历史上哪两个盛世的描述?

材料三: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2)请你从西汉和唐朝历史中,分别举出一位崇尚节俭、力戒奢侈的皇帝。

(要求有具体皇帝和具体事例)

(3)除统治者节俭外,我国古代“盛世”形成的原因还有哪些?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税一。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汉景帝)说:

“农,天下之本也。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                           ——《汉书》

材料三:

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史记》

(1)材料一说明西汉初年什么样的社会状况?

(2)材料一中的“上”指的是哪位皇帝?

 他针对这种状况采取了什么政策?

(3)材料二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请举例说明汉景帝的做法。

(4)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治世局面?

14.有人把汉武帝统治时期称为“汉武盛世”,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评说。

解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武帝即位之初他所继承的……有正面的也有反面的社会现实。

要讲到正面的现实,首先表现为当时社会经济的繁荣,……整个社会呈现出社会安定、政治清明……

——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1)汉武帝即位之前的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

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称为什么?

(2)上述材料分别反映或见证了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有什么共同作用?

材料六征发匈奴开通西域的过程之中,他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就是把汉家和亚洲以外的地区连接起来,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真正地走向了世界。

——百家讲坛孙家洲《汉武盛世的历史透视》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意外的收获”是指什么?

(4)你如何评价评价汉武帝?

 

答案和解析

【答案】

1.A 2.B 3.A 4.C 5.C 6.D 7.A 8.A 9.C 10.D    

11.

(1)措施:

“轻徭薄赋”或“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政治上:

颁布推恩令;经济上:

将地方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思想上: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

(1)西汉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史称文景之治;唐玄宗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

(2)西汉: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殿、园林没有什么增加;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文帝穿的衣服质地比较粗糙;文帝宠夫人不能穿拖地长裙,帷帐上不许绣花;文帝因惜十家之产,而放弃修建露台;等等;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欲望;唐太宗为了不浪费民力,而放弃建暖阁养病;唐玄宗(李隆基)命人烧毁宫中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品的决心;等等;

(3)革除弊政;任用贤臣,虚心纳谏;重视吏治;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等等。

故答案为:

(1)材料一:

文景之治 材料二:

开元盛世;

(2)西汉:

文帝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唐朝:

唐太宗(李世民)提出要“戒奢从简”,节制自己享受欲望;

(3)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13.

(1)经济萧条,国家贫困,到处都是荒凉景象;(意思相近即可)

(2)文中的“上”指的是汉高祖。

措施:

休养生息的政策;轻徭薄赋;士兵还乡务农,释放一部分奴婢;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3)重视农业生产。

汉景帝:

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减轻赋税和徭役,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4)文景之治。

14.

(1)休息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2)措施:

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建立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上,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共同作用:

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

(3)张骞通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

(4)汉武帝雄才大略。

【解析】

1.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

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

文景时期,社会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