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698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材梳理必修三

必修三

寡人之于国也

一、文言实词

1.多义实词

(1)食

(2)数

(3)直

(4)胜

(5)发

(6)兵

答案:

(1)食:

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动词,吃;

(2)几,若干/密/数目/屡次;(3)只是,不过/不弯曲/通“值”,价钱;(4)尽/能承受/胜利/超过/优美的;(5)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征发/发射/花开;(6)兵器/军事力量/军队/士兵。

2.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4)直不百步耳(      )

答案:

(1)“无”通“毋”,不要;

(2)“颁”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3)“涂”通“途”,道路;(4)“直”通“只”,只是、不过。

3.古今异义词

(1)河①内凶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①今义:

泛指河流

古义:

 

②今义:

凶恶,厉害

古义:

 

(2)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

行,走路

古义:

 

(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今义:

保养身体

古义:

(4)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今义:

表示同意,认可

古义: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今义:

转折连词

古义:

  

(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今义:

没有罪过

古义:

  

答案:

(1)①黄河 ②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跑,逃走;(3)供养活着的人;(4)可以凭借;(5)“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这样却;(6)不要归咎。

4.词类活用

(1)填然鼓之(      )

(2)树之以桑(      )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4)然而不王者(      )

(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答案:

(1)名词作动词,敲鼓;

(2)名词作动词,种植;(3)名词作动词,穿;(4)名词作动词,为王;(5)名词作动词,吃。

二、文言虚词

1.而

2.其

3.之

4.焉

5.然

6.于

答案:

1.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

2.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代词,那里,指河东的;代词,它们的。

3.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衬音助词,无义;前“之”代词,指代百姓/后“之”,结构助词,的;代词,代前面所说的事。

4.句末语气助词,不译;句末语气助词,不译。

5.指示代词,这样;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6.介词,对于;介词,表比较,比;介词,在。

三、文言特殊句式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

2.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4.申之以孝悌之义(      )

5.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6.未之有也(      )

答案:

1.省略句,省去主语“寡人”;2.省略句,省去宾语“之”;3.状语后置句;4.状语后置句;5.状语后置句;6.宾语前置句。

四、文言句子翻译

1.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译文:

  

2.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译文:

  

答案:

1.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士兵就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2.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这就是王道的开端了。

五、文言素读断句

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劝 学

一、文言实词

1.多义实词

(1)绝

(2)假

(3)闻

(4)强

(5)望

答案:

(1)横渡/(与世)隔绝/到了极点/非常/终止;

(2)凭借,借助/借/与“真”相对,不真,假装;(3)听见/见闻、知识/声誉、名声;(4)强大,强健/有力的弓/有余/竭力,勉强;(5)向远处看/盼望,希望/名望/月圆之时,农历每月十五日。

2.通假字

(1)以为轮(      )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君子生非异也(      )

答案:

(1)“”通“煣”,使弯曲;

(2)“有”通“又”,再;“暴”通“曝”,晒;(3)“知”通“智”,智慧;(4)“生”通“性”,资质、禀赋。

3.古今异义词

(1)蚓无爪牙之利

今义:

指坏人的党羽

古义:

 

(2)以为轮

今义:

认为

古义:

  

(3)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今义:

①托付;②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身上或某种事物上

古义: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今义:

泛指一切河流

古义:

  

答案:

(1)兽类的脚爪和牙齿;

(2)把……做成;(3)寄居;(4)专指“长江”“黄河”。

4.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

(4)木直中绳,以为轮(      )

(5)其曲中规(      )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7)积善成德(      )

(8)故木受绳则直(      )

(9)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10)用心一也(      )

答案:

(1)名词作动词,游水;

(2)名词作状语,每天;(3)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5)形容词作名词,弯曲;(6)形容词作名词,高处;(7)形容词作名词,善行;(8)形容词作动词,变直;(9)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10)数词作形容词,专一。

二、文言虚词

1.而

2.于

3.之

4.焉

答案:

1.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承接;连词,表递进。

2.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向。

3.代词,代靛青/代冰;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的;助词,用于定语和中心词间,无实义。

4.兼词,于之,从这里;句末语气助词,了。

三、文言特殊句式

1.以为轮(      )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4.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

答案:

1.省略句,分别省略动词、介词的宾语“之”;2.状语后置句;3.被动句;4.定语后置句。

四、文言句子翻译

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译文: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

 

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译文:

 

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译文:

 

答案:

1.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如果)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

2.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过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会聪明多智,行为不会有过错了。

3.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比原来加大,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

4.所以不积累一步一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五、文言素读断句

请用“/”给下列课内文段断句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过秦论

一、文言实词

1.多义实词

(1)制

(2)亡

(3)利

(4)遗

答案:

(1)控制/统率、统领/形制、构造/规模;

(2)使……灭亡/丢失、失去/逃兵/逃跑、逃脱/灭亡、消亡/通“无”,没有;(3)有利的形势/锐利、锋利/使……快/有利、条件好/好处/利润;(4)丢失/丢失的东西/放弃/给予。

2.通假字

(1)约从离衡(      )

(2)合从缔交(      )

(3)制其弊(      )

(4)陈利兵而谁何(      )

(5)倔起阡陌之中(      )

(6)赢粮而景从(      )

(7)百有余年(      )

(8)威振四海(      )

(9)始皇既没(      )

答案:

(1)“衡”通“横”,连横;

(2)“从”通“纵”,合纵;(3)“弊”通“敝”,弱点、毛病;(4)“何”通“呵”,呵问;(5)“倔”通“崛”,崛起;(6)“景”通“影”,像影子一样;(7)“有”通“又”;(8)“振”通“震”,震慑;(9)“没”通“殁”,死。

3.古今异义词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今义: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古义:

 

(2)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今义:

认为

古义:

 

(3)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今义:

山东省

古义:

 

(4)以致天下之士

今义:

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古义:

 

答案:

(1)在这时,在这种情况下;

(2)介词“以”与动词“为”连用,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把……作为”;(3)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4)两个词,以:

来;致:

招纳;用来招致。

4.词类活用

(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2)外连衡而斗诸侯(      )

(3)履至尊而制六合(      )

(4)将数百之众(      )

(5)序八州而朝同列(      )

(6)会盟而谋弱秦(      )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

(8)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9)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

(10)内立法度……外连衡而斗诸侯(      )

(11)追亡逐北(      )

(12)外连衡而斗诸侯(      )

(13)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

(14)吞二周而亡诸侯(      )

(15)序八州而朝同列(      )

(16)却匈奴七百余里(      )

(17)约从离衡(      )

(18)崤函之固(      )

(19)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

(20)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

(2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

(22)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23)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

答案:

(1)名词作动词,称帝称王;

(2)名词作动词,采取连衡的策略;(3)名词作动词,登上;(4)名词作动词,带领;(5)名词作动词,排列座次;(6)名词作动词,结盟;(7)名词作状语,像席子那样;像包裹那样;像口袋那样;(8)名词作状语,像云那样;像回声那样;像影子那样;(9)名词作状语,向南;向西;向东;向北;(10)名词作状语,对内;对外;(11)动词作名词,逃兵;(1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相斗;(13)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漂浮;(14)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15)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拜;(16)动词的使动用法,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