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
《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成本控制Word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是改革程序还比较混乱。
在国企改革中,没有像厉以宁教授所讲的那样“靓女先嫁”,而是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先把亏损企业、困难企业推出去,但事实上又因为资产质量太差很难推出去。
而且还带来了机会成本的损失,使原来较好的企业延误了改革的时机,也陷入了困境。
二是资产置换的开放度不够,封闭性太强。
企业资产只允许本企业职工买断,而不让外人购买,“肥水不流外人田”几乎成为颇具影响力的行动准则。
封闭搞改革意味着会滋生腐败。
必须公开拍卖转让资产,让市场来定价。
三是资产整体流动性很差。
本来甲企业资产与乙企业资产是可以进行交换的,但由于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债权股权担保的分割,使得资产无法流动,无法进行交换。
改革中的磨擦系数很高,就使得搜索成本很高,国有资产的配置效益大大降低。
(二)影响转型成本的因素。
一是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区别不同性质的资产。
资产有不同的性质,有不同形态,处理方式也应不同,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往往不能区别对待,从而影响改革深化。
二是资产置换的附加条件过多。
资产置换最大的附加条件,就是要求新企业安置原有企业的职工。
这样的劳动力负担让购并企业无法承担,这是个带普遍性的问题。
三是管理部门的利益冲突所带来的成本。
企业要改制,必然需要重新办理土地证、房产证等一切的证件。
办这些证照,相应的管理部门都要收费,这些税费每项都占了总价格的百分之几,积累起来是个不小的数字,这让人怎么操作?
改革也就难以推进。
(三)影响运行成本的因素。
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只是为提高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基础条件。
产权制度与最大可能的配置效率之间还有一个实现的过程,这就是运行成本。
这方面的影响因素也颇多。
一是思想观念因素。
在思想观念中,往往有一种成份歧视的因素,认为个体私营经济怎么能来兼并“正牌”的国有企业。
还有的是地区歧视,认为是外地乡镇企业,或过去是本厂扶持起来的“儿子”“孙子”企业,怎么能来兼并我。
这样就会造成许多工作中的冲突,使得企业运行成本很高。
二是不可预见性因素。
一个企业出售以后,就像当初一个苹果卖出去时外表是好好的,接过去吃时,才发现里面都是烂洞。
净资产变负了,有利润的变亏损了,产值也是虚报的,漏洞一大堆,什么担保、拖欠、借款诸如此类的出血孔很多,七窍流血难以医治。
三是决策分散和分红期望值过高。
特别是股份合作制企业,现在最大的障碍是职工把入股视同集资。
一些职工根本没有当股东的概念,明明企业的利润率达不到或者亏损,也会一致投票要求今年分红要达到10%,结果就把好端端的一个企业的血都给抽光了。
二、降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基本途径
(一)规范资产交易方式
要使国有资产能够公开交易,必须在更大范围内寻找投资合作对象或购买者,并规范交易方式。
这样就能降低改革成本,国有资产不易流失,这是不证而明的道理。
前段时间,杭州市粮食局把一批粮站进行拍卖。
这些粮站可以说是资产质量很差,要人才没有人才;
论资产,没有什么好的资产;
论规模,这些店都是小规模的;
论负担,每个粮站要负担几十个职工。
所以这些资产一个闪光点都没有,怎么改?
有两种办法,一种是封闭改革。
比如列出一张单子,由财政补贴几千万元,把这些职工安置好了才能推进改革。
第二种办法是把这些店的房产证、土地证都办好,然后拿出来拍卖。
显然,第一条路是走不通的,杭州市就按第二种办法改。
按照土地基准价算,估计大体可以卖400万元,但结果卖出了900多万元,翻了一番多。
原来400万元就可以安置好这几个粮站的职工,现在多出的500万元就可以用在别的地方的国企改革,这样改革的总成本就降低了。
思路一变,结果大不一样。
从杭州经济的整体来讲,好处更大。
如果把这些店面交给一个只能经营粮食的内部职工,他一年的销售额只有10万元,税收也只有几千元。
现在拍卖给外来的经营户,他的销售额可以做到100万元,这样政府就可以收几万元的税,税收增加了10倍。
这无论从微观上还是从宏观上来讲,资源配置效率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过渡时期,只有通过资产变现来把职工安置好,把过去拖欠职工的工资、医疗费予以补发,才能平稳过渡,资产也能发挥出高效益。
所以,规范国有资产交易的方式很重要,要把资产转到最有经营能力的人手中,转到出得起最高价格的人手里。
他有这个金刚钻,才敢揽这个瓷器活。
(二)规范不良资产核销的标准和程序
不良资产怎么核销?
库存品、应收帐款怎么核销?
过去都是通过找关系、找门路,讨价还价,互相谈判扯皮,然后才把国有资产的价值定下来。
把许多精力和时间花在谈判扯皮上,增加了许多机会成本,浪费了许多解决处理问题的时机,失去了发展和改革的机遇。
为此,杭州市规定了应收帐款处理办法:
就是以1998年12月底为时点,一年以上、两年以内的应收帐款核销20%,两年以上、三年以内的应收帐款核销40%,三年以上的应收帐款核销75%.按这样的方式核销,就无需讨价还价。
这不仅可以大大节省对应收帐款一一进行具体清算的时间,而且还可以找回许多发展机会,杜绝了以经营者与领导的关系来确定核销比率高低的做法。
(三)规范经营者期权设置方式
企业进行改制,经营者必须要持大股,一般占总资产10%—30%是比较合理的。
但实际上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因为总股本比较大,要求经营者持大股,达到这个比例是比较困难的。
如果没钱入股怎么办?
可以根据不同的企业性质设置不同期权。
对此,杭州市对企业期权设置作了规范。
具体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有盈利的企业,就是利润达到平均利润率或超过平均利润率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股份很值钱。
对这类企业的所有股份,经营者、职工必须以实到现金全部买下来。
如青春宝集团、民生制药厂这些企业的改革很顺利,就是因为职工愿意出钱,这些企业如再搞虚拟的股份就不应该了。
第二类是微利企业。
这类企业,如按照老体制,经营者出资投入还不如存银行合算,怎么办?
就允许给其设置一定的期权。
因为这类企业按照新体制运行肯定是会有利润的。
如少数职工入股确有困难,经职代会通过可以减半,也可以免除。
第三类是亏损企业。
对这些濒临倒闭的企业的改革,给经营者和职工都设置期权,允许经营者首期出资30%或者50%,余下的股份按既定价格在三或五年之内分年度买下来。
职工也一样,首期出资30%或50%,以后每年分期买下来。
这样职工的首期出资比例较低,降低了职工的出资难度,不利的一面是职工开始经营的风险程度没有前两类企业高,但也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到职工的实际承受能力。
(四)规范职工身份置换的标准和方式
对职工身份进行置换,不是杭州的发明,而是全国人民的创造,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宝贵财富。
杭州市对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工龄置换标准是每人平均万元。
当前,一些人对工龄置换后实施1:
1配股的政策争议较大。
有一种观点认为,不应该让职工承担风险。
这是谬论。
国有企业改革是依靠工人民主改革的过程,第一步对职工工龄进行置换,第二步让职工推选核心层,第三步由核心层推选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第四步由董事会、监事会成员再推选主要领导。
个人出资的比例也是步步增大,核心层要比职工高1—2倍,董事会、监事会成员要比核心层高1—2倍,总经理应该比董事高1—3倍。
如果基本骨干职工不出资,那上面由谁来出资呢?
如果1983年以前参加工作的职工,进行工龄置换无偿得到股份后,不进行1:
1的配股,会导致因配股扩大化而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此外,如果没有一定的现金流量,没有万元的配股资金,许多企业就根本无法运转,最后会导致原来量化的万元资产有可能也随之消失,现实就是如此严峻。
实际上,这万元的配股,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工支付成本,因为原来配股量化的万元是封闭运作的,如果按照市场公开操作的话,其价值起码在3万元或者5万元。
(五)规范各种提留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
什么是非经营性资产?
哪些应该剥离?
哪些应该提留?
哪些不应该提留?
提留的标准和程序是什么?
这些不能变成个别人之间的讨价还价,应该有个规范的措施。
为此,杭州市已对从净资产中提留资产项目的顺序作了明确规定:
(1)离退休职工的医药费;
(2)精神病患者和绝症病人的各项补助费;
(3)富余职工的安置补偿费用;
(4)担保资产;
(5)职工工龄置换;
(6)其他资产。
前三项是基本的提留,其他项目的提留以企业净资产到零为限。
如果没有这样的规定,国企改革将是非常困难的。
有些同志就提出,能不能给职工多分点财富啊?
真是一家不知一家难。
据杭州市国资局严格测算,市属的93家企业中,经核销不良资产后,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有27家,占30%,负资产总额亿元,平均每个企业3300万元。
在没有进行任何提留前就有30%的企业出现了负资产。
经过前三项提留后,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有40家,占43%,负资产总额亿元,平均每家3570万元。
如果按前4项提留,出现负资产的就有48家企业,占52%,负资产总额亿元。
如果考虑担保资产的提留,出现负资产的企业比率将会上升到70%.这样一种状况,我们怎么办?
以什么来支付这些改革成本?
我们必须严肃地思考这些问题,不能随意扩大改革成本和打乱支付成本的?
绦颍蛭苯佑跋斓礁母锏慕獭?
/P>
(六)规范企业破产和歇业
能进行破产的企业,特别是能够列入国家优化资本结构的企业,一定要实施破产。
但目前能够列入核销的范围已经很窄,只有纺织丝绸行业的少数几家企业,而且取得核销额度所支付的成本也非常高。
如国家批准了一家企业可以核销3亿元的不良资产,我们应向银行上报核销方案,银行就要讨价还价,这是明摆着的一个问题。
特别是担保和债务的处理,一些企业并不是不能破产,问题是由于担保链的存在,被担保企业还没有破产,却把担保企业给拖垮了。
那么怎么样来终止担保链?
就要与银行商谈,这样就要讨价还价。
因此,必须要规范操作。
(七)规范外来企业兼并以后的扶持政策
引进外来的优势企业来兼并,有几大好处:
一是企业资产的真正价值可以得到承认,出售价格比较高,改革的成本可以降低,国有资产流失比较少;
二是外来企业的经营者带来他的经销渠道、资金、经验和管理能力;
三是优势企业购买兼并以后,原企业的整个运行体制可以进行变换,能够顺利实现体制转换。
但是杭州市在对外地优势企业的扶持政策上,一直以来不规范,给人造成了一种“关门打狗”的印象。
如对外地企业,来的时候什么条件都答应,进入以后,承诺的政策都不兑现,对杭州的投资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所以,现在确确实实要规范外地优势企业兼并杭州企业后的扶持政策,原来答应的政策条件一定要兑现,要言而有信。
(八)规范国企改革成本不足部分的支付办法
国有企业改革出现那么多负资产,由谁来支付?
支付的程序怎么样?
怎么办?
首先就是要保证三项提留。
这三项提留是最低限度。
在杭州市属9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