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641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6.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七上第四章物质的特性易错题.doc

年级科目

初一科学

日期

场次

2015年1月2日

教案

类别

知识点

物质特性(三)

①熔化与凝固

②汽化与液化

③三态变化综合应用

④密度质量应用

展示一熔化与凝固

1、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2、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特点: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

达到熔点,吸热。

非晶体:

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特点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

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4、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

(注:

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练习

1、(2015•阜新)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温下熔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部的作用,这是因为(  )

A.熔化和汽化都吸热 B.熔化和汽化都放热C.熔化放热,汽化吸热 D.熔化吸热,汽化放热

2、(2015•葫芦岛)2015年5月26日印度出现高温天气,首都新德里的一条道路上的沥青被烤化,斑马线变得扭曲模糊.关于这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沥青被烤化属于熔化现象 B.沥青属于晶体

C.沥青被烤化过程放热 D.沥青被烤化后其热量减小

3、将一处于室温下的铁块投入一大桶温度恰为熔点的铁水中,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A.铁块有一部分熔化B.铁块的温度升高

C.一定有少量铁水凝固D.它们最后的温度仍是铁的熔点

4、(2014•黔南州)已知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为﹣117℃、﹣30℃、﹣38.8℃,南极最低气温可达﹣89.2℃,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 D.三种温度计均可

5、(2015•苏州二模)校园的公布栏上张贴了这样一则公告:

由于气候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水发生      (填物态变化),避免使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吸收/放出)热量.

6、(2015•南京)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

(l)应选用颗粒      (选填“较大”或“较小”)的冰块做实验.

(2)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一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冰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3)图乙中第3min时,物质处于      态.

(4)图乙中,物体在A点时处于      态.

展示二汽化与液化

1、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

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

(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

2、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

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

3、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4、液化的方法有: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练习

1、(2015•聊城)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零下5℃的液体也能蒸发

B.糖放到水里过一段时间水变甜了,这是扩散现象

C.冬天户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属于汽化现象

D.秋天,草叶上“露珠”的形成过程,要放出热量 

2、(2015•内江)无论是严冬还是酷暑,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窗户玻璃表面,有时都会出现小水珠,那么,关于这种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B.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C.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无论冬夏,小水珠都是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3、(2015•遵义模拟)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图所示为小明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在污水净化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熔化,后液化 B.先升华,后凝华C.先汽化,后凝固 D.先汽化,后液化

4、(2015•惠山区校级二模)小红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由此她联想到了冬天用开水泡方便面时碗里冒“热气”的情景.以下是她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汽化生成的水蒸气

B.“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C.“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是汽化形成的

D.“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但水蒸气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空气中、后者是由热水汽化生成

5、甲,乙两杯水里都有冰块,甲杯冰块多一些,乙杯冰块少一些,将甲杯放在阳光下照射,乙杯放在阴凉处,过了一段时间,两杯里都有冰块剩余,那么()

A甲杯中水的温度比乙高B乙杯中水的温度比乙高

C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D两杯水的温度无法判断

6、(2015•黔东南州)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点.

(1)图中是“研究水的沸点”实验,如图乙中A、B所示,其中      图是水沸腾时的气泡的变化情况;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在实验中记录了下列的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3

98

98

98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

(4)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展示三、三态变化综合应用

1、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下列关于她们的说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2-1-c-n-j-y

A.雾说:

我是水汽化而来 B.露说:

我是水蒸气液化而来

C.霜说:

我是水凝固而来 D.雪说:

我是水升华而来

2、在“比较水与砂石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实验中,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砂石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来源:

21cnj*y.co*m】

A.实验中,砂石吸热升温较快,说明砂石吸收的热量多

B.在本实验中,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C.实验中,将砂石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比热大

3、右图是学校科学探究兴趣小组设计的野外生存简易净水装置。

(1)净水过程中主要的物态变化有、。

(2)为了能更快更多的得到纯净水,你还有什么好的辅助方法?

4、用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

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

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从而会使上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

5、小明想从酒精和混合液体中把酒精分离出来.他想,水的凝固点是0℃,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只要把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冷冻室(冷冻室温度可达-5℃)中就可以.于是他照此办理,但是经过相当长时间后小明从冷冻室出酒精和混合液体时却发现和酒精并没有分离出来。

(1)你就这个现象能提出问题是:

(2)针对你提出问题,你能做出合理的猜想是。

6、探究水和盐水的结冰问题。

在水中放些盐,制成盐水。

(1)提出问题:

纯水和盐水哪一个结冰更快?

(2)小亮提出了下列猜想:

如果把盐加入纯水中,那么结冰的时间将要延长。

(3)根据猜想,他设计并开展了实验。

①在3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加入300毫升冷水,分别标以A、B、C。

②容器A中加入10克盐,充分搅拌;容器B中加入20克盐,充分搅拌;容器C中不加盐。

③在三只容器中都放入一根玻璃棒,然后把三只容器同时放人同一冰箱。

④每隔15分钟检查一下容器,并记录观察三只容器中玻璃棒能否移动。

(4)得出结论:

在水中加入盐会延长结冰时间,即盐水结冰比纯水慢。

(5)拓展:

在水中加入其他物质(如:

糖),结冰会需要更长的时间。

(6)思考:

①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为了使3只容器有公平的对比,控制了哪些量保持相同?

②在3只容器中都放人一根玻璃棒有什么作用?

③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中有一只水箱,有经验的驾驶员在寒冷的冬天常在水箱中掺入一些酒精,这是为什么?

展示四第四章综合

1、水具有反常膨胀性。

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时,水的密度最大;在0℃~4℃范围内,水具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的性质。

2、上科学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

对联包含的物质变化是和,反映一个共性。

3、今年小明家种植的桔子获得了丰收。

小明想:

桔子的密度是多少呢?

于是,他将桔子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烧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

(1)他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桔子的质量时,向右盘中添加砝码,发现指针在中央刻度线两边来回摆动,但偏向左侧的角度稍大些,要使天平恢复平衡,则应。

天平平衡时,右盘里砝码的质量、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该桔子质量为g。

(2)测量桔子体积步骤如图乙,测得装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桔子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桔子,接着测得溢水杯及剩余水的总质量是240g。

计算出溢水杯中排出的水的体积是多大?

这个桔子的密度是多大?

(请写出计算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