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52826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4.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甲烷

B.盐酸

C.食醋

D.石灰水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粉笔写字

B.用冰来冷藏食品

C.铜丝用作导线

D.用镁粉制造烟花和照明弹

6.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2:

1

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

7.实验小组用燃磷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氧气传感器测得的密闭容器内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先点燃红磷,氧气浓度变化如曲线ab,等红磷熄灭后点燃白磷,氧气浓度变化如曲线be。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B.氧气浓度为5.1%时容器中的气体主要是氮气

C.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的能力大于白磷

D.该实验说明燃磷法不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8.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同时放出热量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D.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9.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10.化学是创造物质的科学,要创造新物质,其核心是认识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变化规律。

下列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很小,但既有质量,又有能量,分子的质量就是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B.原子既可以变成离子构成物质,也可以结合成分子构成物质,也能直接构成物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是不变的,发生改变的只是原子核外的电子

D.原子是由更小的粒子构成的

11.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钙离子:

Ca+2

B.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

Al3+

C.2个氢分子:

2H2

D.氧化铁:

FeO

12.人们依据铯原子的振动对秒重新做出了定义,并制造出了铯原子钟,它每1000年仅有1秒的误差。

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5,相对原子质量为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A.89

B.78

C.55

D.133

13.下列实验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B.

C.

D.

14.去西藏旅游,为避免发生严重的高原反应,可适当自备氧气瓶,通过吸氧缓解缺氧症状。

吸氧可以帮助人克服高原反应的原因是()

A.氧气可以助燃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

C.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D.吸氧为人体提供适量的氧气

15.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硬水一定是混合物,软水一定是纯净物

B.经过沉淀、过滤、吸附后得到的矿泉水是纯净物

C.生活中常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少的是软水

D.活性炭净水器里,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并过滤水中的杂质

1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C.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D.化学反应制氧气,反应物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18.2012年,国家总理温家宝批示,严查安徽“杀人奶粉”,经检测“杀人奶粉”中蛋白质、钙、锌、磷、铁等的含量严重不足,这里的钙、锌、磷、铁是指()

A.分子

B.原子

C.离子

D.元素

19.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

20.化学反应前后肯定发生变化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原子的数目

C.分子的数目

D.分子的种类

21.朱砂为古代方士炼丹的主要原料,晋代葛洪曾写“朱砂为金,服之升仙者上士也”,下列对于朱砂的研究,不属于化学领域的是

A.朱砂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B.朱砂其它用途是什么

C.朱砂的炼丹原理是什么

D.哪些地方盛产朱砂矿石

22.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N2)

B.氧气(O2)

C.二氧化碳气体(CO2)

D.水蒸气(H2O)

2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液氮用作冷冻剂

B.氧气用作火箭的助燃剂

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光合作用原料

24.下列关于“不一定”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B.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C.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D.质子数相等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

25.下列实验操作中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

目的

主要实验操作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蒸发,是否有固体出现

B

检验集气瓶中是否是O2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是否复燃

C

检查煤气是否泄漏

燃着的木条检验

D

排空气法收集CO2时验满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是否熄灭

A.A

B.B

C.C

D.D

2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纯净物一定由同种元素组成,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有红色火焰产生

C.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如:

镁和盐酸反应放出热量,碳与二氧化碳反应吸收热量

27.果糖大量存在于水果中,其分子的化学式为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果糖是一种氧化物

B.果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果糖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6:

1:

8

D.1个果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2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铝作导线

B.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C.用活性炭作净水剂

D.用氮气作食品包装袋的填充气

29.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

二、填空题

30.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请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来挑战下面的问题吧

(1)、请用化学用语填空(不要填名称):

①2个氮原子 

 

②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③3个铝离子 

④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⑤硫酸铜 

⑥一个铵根离子 

(2)写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①H2O:

②Ca2+ 

31.现有下列物质:

A硫粉 

B镁粉 

C红磷 

D铁丝 

E木炭 

F蜡烛

用序号填空:

(1)燃烧时有火焰,并产生有害气体的是______;

(2)燃烧时火星四射的是______;

(3)燃烧后集气瓶内壁产生少量水滴的是______;

(4)燃烧能产生可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______;

(5)只能在纯氧中燃烧,但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______。

32.含有杂质的天然水经过过滤、吸附消毒等得到净化过滤是除去了水中_____。

吸附属于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一般净水器中使用的用于吸附、过滤的物质是_____。

如图为实验室过滤装置图,B所指仪器名称为_____,过滤时玻璃棒的位置是_____。

在实验室中可用_____的方法来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

3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食品袋中用生石灰做干燥剂 

、 

(2)切割铁板时常用硫酸铜溶液划线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少量氧气 

34.如图中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种元素。

(2)A、B、C、D中表示的阳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_阴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

(3)D中x= 

______________。

(4)E中银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银原子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________ 

倍。

35.化学源于生活,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①空气中的主要成分是N2,食品包装中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_____;

②Cu能与空气中的H2O、O2和_____反应生成“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

③夏季空调冷空气吹到的地方,可以看到“冷气雾”。

从微观角度解释这一现象_____。

(2)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物质。

①现有蒸馏水和硬水各一杯,区分两者应选用的试剂为_____;

②电解水可制得氢气,通电后如下图所示,电极X为电源的_____;

③根据下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陆地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要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3)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一直受到社会高度关注。

①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他们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

36.以下物质:

①氧气②蒸馏水③新鲜的空气④铜片⑤五氧化二磷⑥高锰酸钾⑦河水⑧75%的过氧化氢溶液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剩余固体,其中(填序.号.):

(1)属于混合物的有__;

(2)属于纯净物的有__;

(3)属于单质的有__;

(4)属于化合物的有__;

(5)属于氧化物的有__。

三、实验题

37.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填空:

(1)写出上图所示装置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组装好仪器后,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添加药品;

收集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