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3895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完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

6、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1.4项目提出的背景与过程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完善住房政策和供应体系的必然要求。

大规模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当前和今后几年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垦区危旧房)改造是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途径。

对于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中央政府在财政投入、建设用地、税费和信贷等方面给予支持。

2007年至2011年间,中央政府共安排补助资金730亿元,其中,超过90%的补助资金投向了中西部财政困难地区。

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实施。

政府除了鼓励地方实行财政补贴、税费减免、土地出让收益返还等优惠政策外,还允许在改造项目里,配套建设一定比例商业服务设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让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开发企业参与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既使得原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还可以缓解政府筹资压力,提高改造效率。

实施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兼顾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

各地对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实行了“保底”安置,安置标准普遍达到了户均45平方米以上,保证了实施改造后群众居住水平都能明显提高。

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还要求加强改造建设和安置住房分配过程的公开透明,维护危房改造配套厂区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确保分配结果群众满意。

科左后旗是国家级贫困旗、革命老区,也是蒙古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

目前全旗仍有1.36万户、5.3万人口贫困线以下。

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科左后旗贫困现状。

科左后旗胜利农场位于内蒙古—吉林—辽宁三省交界处,北靠吉林省双辽市,东侧和南面与辽宁省昌图县接壤。

西距“203”国道5.5公里。

胜利农场始建于1954年,现隶属于通辽市科左后旗。

现有土地面积1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6.4万亩,林地面积8747万亩。

粮食年平均总产1.1亿斤,2013年牧业年度大小牲畜存栏8097头(只、口),人均纯收入7000元。

胜利农场现有总人口10028人,总户数3358户。

下设7个农业分场。

驻场企事业单位9个,即:

中心总校、中心卫生院、派出所、农村信用社、邮政所、供电所、自来水供水站、联通公司等。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关于保障性住房(垦区危旧房)的发展建设,实现全旗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进一步发挥地域属性城镇作用,使科左后旗建设能上档次、上水平,创造良好居住环境。

加强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科左后旗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垦区危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势在必行。

胜利农场作为通辽市新农村建设示范区,为尽快落实和解决牧场危旧房改造和更好的贯彻自治区关于棚改的政策以及通辽市新农村建设计划实施,地方政府适时的提出了通辽市科左后旗2015年胜利农场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我院受建设单位的委托,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搜集工作,并与当地规划、建设部门进行研究与沟通,在对大量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的基础上,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项目概况

1.2.1建设内容和规模

本项目主要包括道路工程和排水工程。

受投资限制,道路沿线的电力、电讯、供热管线等单独立项,不在本项目范围内。

(1)道路工程

本工程为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道路6040m,路宽4.5米,新建道路面积27180m²

(2)排水工程

新建管径d600mm钢筋混凝土排水管线3450m。

1.2.2主要技术指标与投资构成表

主要技术指标表1-1

序号

指标

单位

数量

备注

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1

道路工程

公里

6.04

2

排水管线

3.45

投资构成表表1-2

项目

投资额

占建设投资%

备注

1.1

建筑工程费

452.95

87.71%

 

1.2

工程建设建设其他费用

43.59

8.44%

1.3

预备费用

19.86

3.85%

合计

516.40

100.00%

1.2.3主要建设条件

项目建设区域交通便利,施工场地平坦开阔。

当地建筑材料丰富,钢材、水泥、砂、砂砾和碎石等均可由当地采购。

材料的数量和质量完全可以满足本工程的需要。

施工用水、用电可就近引入,工程建设条件良好。

1.2.4项目投入的总资金和效益情况

本工程估算总投资为516.40万元。

建设期为2年。

资本金拟通过如下途径解决:

申请国家投资及地方配套。

1.3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结论

(1)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垦区危房改造配套厂区改造政策,符合住建厅、自治区发改委关于保障性住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相关文件要求,它的建设不仅可以改善胜利农场居住环境,完善农场道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而且还可以拓展农场发展空间,美化农场环境,促进农场经济发展。

(2)该项目建成后危房改造配套厂区(垦区)居民的受益最大,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切实可行的,应尽快实施。

1.3.2建议

建议修建道路的同时,结合农场建设规划,完善路下相关市政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开挖,造成浪费。

2、城市、建设区概况及建设条件评价

2.1城市概况

2.1.1地理位置

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处东经121°

30′至123°

43′,北纬42°

45′20″至43°

41′30″。

北与开鲁县、科尔沁区、科左中旗接壤,东隔平齐线铁路与吉林省双辽市为邻,东南隔东辽河与辽宁省昌图县相望,南接辽宁省康平县,彰武县,西部和库伦旗为邻,西北与奈曼旗短距离交界,为内蒙古、辽宁、吉林省三省交界,距沈阳、长春市和通辽市科尔沁区分别是190公里、315公里和78公里。

2.1.2自然条件

1、地势地貌

科尔沁左翼后旗处于辽宁、吉林、内蒙古交接的松辽平原西部边缘地带,南、北、东三面均为平原环境,西部与科尔沁沙地接壤,位于科尔沁沙地的东南边陲,是科尔沁沙地的主要组成部分。

除东部系辽河冲积平原外,皆是沙丘、沙地为主要特征的地貌类型。

陀甸相间交错,沙丘连绵起伏,洼地纵横分布。

境内地势呈西南向东北再向东南逐渐降低,海拔最高点在西南部为308.4米,最低点在东南部的东西辽河交汇处为88.5米。

2、气候

科左后旗地处中温带边缘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

春季回暖快,干旱多风沙;

夏季炎热,因受季风影响,雨量集中,雨热同期;

秋季短暂温凉;

冬季漫长,寒冷少雪。

(1)气温

年平均气温在5.3-5.9℃之间。

最高年份出现在1975年,西部为7.O℃,东部7.1℃;

最低年份出现在1969年,西部和东部为4.5℃,中部为4.3℃。

年际间高低平均气温相差2.5-2.7℃,1月份气温最低,月平均为零下14—-15.1℃;

7份气温最高,月平均为23.2-23.8℃。

春秋两季变温较快,10℃或高于1O℃的153-156天,积温为2900-301O℃。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东部为36.1℃,中部为37.8℃,西部为36.1℃。

历年极端最低温度东部为-33.9℃,中部为-32.6℃,西部为-32.2℃。

无霜期自东向西为138-148天。

初霜在9月下旬出现,终霜出现在5月上旬。

最大冻土深度150cm。

(2)降水

境内降水东多西寡,南勤北少。

年平均降水在358-483毫米之间,年际降水变率为10-15%,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8月份,7月最多,西部为146.8毫米,中部为111毫米,东部为145.7毫米。

最少月,西、中、东部分别为1.3毫米、1.4毫米、2.5毫米。

降水特点是雨量集中,强度大,利用率和保证率低。

全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3.9倍至4.5倍,中部蒸发量最大为2055.7毫米,东部为1883.4毫米,西部为1758.9毫米。

(3)风向、风速

科左后旗地处大风沙暴地区,6级以上大风年平均日数东部为38.7天,中部为32.1天,西部为29.7天。

大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季3-5月,自西向东19.3-23.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61-65%。

每年4月份平均大风日数为7.9-9.6天,为全年大风日数的25-28%。

月最多大风日数为15天,最长连续大风日为8天。

2.1.3资源条件

1、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丰富,地质条件较好。

2、林业资源

自生林树种水曲柳、黄菠萝、紫椴、元宝枫、核桃揪、蒙古栎、黄榆、黑榆、小叶朴、科尔沁。

白杨等。

人工造林树种有樟子松、油松、新疆杨、胡杨、钻天杨、箭杆杨、北京杨、白城杨、河南白榆、刺槐、紫穗槐等。

3、水资源

地下水资源丰富,全旗水资源总量为7.9亿立方米,属偏丰水区。

4、畜禽、农作物资源

黄牛头数多,素有“黄牛之乡”、“全国黄牛之最”的美誉。

农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等。

6、旅游资源

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

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景区大青沟,莲花吐旅游景区、衙门营草原景区、僧格林沁博物馆等。

遗址、遗迹旅游资源:

布日墩鲜卑窑址、莲花泡古城、新胜屯鲜卑墓群、坦塔拉古城址、满斗黑麻营子辽代冶铁遗址等。

2.2建设区概况

胜利农场党委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特别是近十年来,胜利农场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快建设步伐,先后完成了场区电网低压改造项目,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完成了双胜镇胜利农场联村安全饮水工程,8300人用上了安全清洁的自来水;

完成村村通水泥路铺设任务26公里,切实解决了职工出行难问题;

投入资金对七个分场办公室进行了新建翻建,达到了旗内一流办公室水平;

高标准建设了场老年活动中心、健身广场;

完成了场区排水排污工程;

场部、中心学校、胜利新居楼及个别工商户实现了集中供热。

2014年,胜利农场是全旗“百万亩”现代化农业建设核心区域,高标准建设现代化精品农田五万亩,耕地将得到进一步的平整,农田配套设施将更加完善。

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场有4157人参加了社会养老保险,现有1803人领取了社保工资;

有7690人参加了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9%。

农场职工住房砖瓦化率100%,近两年来,投入资金1800万元,危房改造405户。

本次项目主要建设区位于农场二分场,二分场位于胜利农场中心区域,是胜利农场场部机关所在地,交通便利,经济繁荣。

二分场总户数723户,总人口2051人,土地总面积14483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