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307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docx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及X市农业局、财政局下发的《关于组织申报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的通知》要求,结合X市农业局、财政局拟定实施的全年耕地地力保护工作试点项目,X市申报并组织实施全年粮食高产创建平台建设项目,地点计划安排在X镇、X街办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以及我市10个省定贫困村,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建设背景

X市地处昌潍平原,土质肥沃,水源充沛,气候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灌溉条件优越,粮食高产、稳产。

近几年来,X市委、市政府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积极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农民科学种田水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国农业高产开发的典范。

粮食作为X市的农业主导产业,面积常年稳定在100万亩左右,总产40万吨以上,全市粮食连续多年持续高产稳产。

近几年来,认真落实惠农政策,不断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标准化生产水平,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单产总产持续稳定,品质和商品率不断提高。

其中2010-2014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二、建设目标

(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

全年,全市完成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面积26.1万亩,其中,X镇14.3万亩,X街办7.8万亩,东北乡文化发展区4万亩。

到2017年,全市建成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8个,共45万亩,示范方粮食产能显著提高,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项目区内实现控水、控肥、控药“三控”目标,到2017年通过项目实施,作物全生育期实现节水2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10%。

项目区内良种统一供种率、关键技术推广率、病虫害统防统治率及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均达到100%。

项目核心示范区内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50公斤以上、玉米达到650公斤以上,辐射带动区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0公斤以上、玉米达到600公斤以上。

(三)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通过对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关键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利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一批服务组织,原则上以不超过2万亩选定一个,预计确定13个左右服务组织,需营业执照登记的服务范围,包含农机合作社、统防统治团体、全程社会化服务企业等,大力培育多种形式的粮食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粮食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化服务从粮食生产单个环节向全程生产服务转变,从小规模分散服务向大规模整建制服务转变,从资源消耗型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现代粮食生产方式转变,推进粮食全程机械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四)开展产业扶贫

对全市10个省定贫困村和项目区内所有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亩均节本增效270元以上,完成农业脱贫攻坚任务(见附件9)。

三、建设内容

(一)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

我市承担全年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任务,示范方3个,共26.1万亩。

X镇示范方14.3万亩,包括前薛、后薛、王官庄等90个村(见附件6),示范方东接咸家工业区界,西接昌邑市界,南接X街道界,北接平度市界,整合了原有国家级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粮食产业等项目资金16350.3万元,硬化水泥、砂石道路200千米,挖掘沟渠5万千米,支沟9.5万千米,新打机井508眼,新建变压电小屋508座、泵房558座、桥涵闸门336座、进地涵1268座,安装大功率变压器55套,铺设PVC管7.65万千米,地下电缆5万千米,高压线1万千米,植树24万株。

X街办示范方7.8万亩,包括北大王庄、北栾家庄、尧头等62个村(见附件7),示范方东起高平路,西至官河,南至阚家镇、井沟镇、密水街道界,北至北胶新河、姜庄镇界,整合了原有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等项目资金2072万元,新建桥涵321座,新建泵房96个、排水沟8万米、机井220眼、大口井180个、方塘45座,农田防护林网1万米。

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示范方4万亩,包括大栏、前屯、中屯等18个村(见附件8),示范方东至青纱路,西至夏庄镇界,南至胶州市界,北至平度市界,整合了原有中低产田改造等项目资金1000万元,新建桥涵56座,新挖方塘22座,新建小型泵站1座,新打机电井45眼,新建变压器3座,铺设电缆26.5千米,农田防护林网1万米。

同时,示范方建设奖励资金783万元,主要在X街办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和全市10个省定贫困村实施,进行深耕和旋耕整地技术推广服务,面积9.2万亩左右。

同时,将投资1216万元的X市全年耕地地力保护工作试点项目,在X镇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一并实施“土地深翻+旋耕镇压整地”技术推广服务,以进一步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产出水平。

作业要求深耕机械配套100马力以上,耕深25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理化性状,提高蓄水保障和抗旱能力。

同时,旋耕镇压整地,配套85马力以上拖拉机并配镇压器,打碎坷垃,压实表土层,提高小麦播种质量。

(二)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

重点是示范推广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技术,开展重点区域共性技术瓶颈攻关,集成组装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

主要搞好攻关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建设。

1.攻关区。

建立一个100亩的攻关试验区,计划安排在X镇官厅村。

主要在小麦生产季节实施深耕旋耕整地、宽幅播种、冬(春)镇压、病虫草害统防统治、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在玉米生产季节实施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一防双减”、秸秆还田收获、烘干等关键服务环节。

同时,示范推广水肥一体化灌溉、增施有机肥、小麦宽幅播种、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秸秆还田收获等新技术,

实施小麦、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攻关,力争小麦亩产7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900公斤以上,实现节水20%以上,农药利用率达到4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关键技术推广率达到100%,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实现绿色发展与高产高效的有机统一。

同时,针对我市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以下几个攻关:

(1)小麦播前联合整地攻关

传统的深耕、旋耕作业整地,深翻25厘米以上,打破了犁底层,但旋耕后土壤松暄,造成小麦播种过深,苗弱,生长缓慢,影响小麦分蘖,成穗率低。

根据以上问题,设计方案,深耕后旋耕镇压和不镇压进行试验对比,提供深耕旋耕镇压联合整地依据。

(2)小麦宽幅播种技术攻关

我市小麦主产区土壤以砂姜黑土为主,干旱时土壤板结,湿度大时土壤粘重,原有的小麦宽幅播种机不适应当地土壤,播种后缺苗断垄严重。

现有的小麦条播机为圆盘式下肥、下种,可明显提高播种、出苗质量,所以可选择圆盘式小麦宽幅播种机进行试验。

(3)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攻关

我市连续三年干旱,地下水严重缺乏,对小麦生产影响很大。

小麦要实现稳产、高产,必须确保四遍水,一是播后浇蒙头水,确保一播全苗;二是浇好越冬水,确保安全越冬;三是浇好起身拔节水,苗弱、播种过晚的早浇;四是浇好灌浆水。

小麦生产需水量大,我市地处贫水区,所以必须实施节水灌溉。

可以使用滴灌浇水,进行试验示范。

2.示范区。

以X镇官厅村为中心向外延伸,重点安排在整村土地流转地块、面积较大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业局包靠贫困村X镇小杜家村,面积1万亩左右。

主要在小麦生产季节实施深耕旋耕整地、宽幅播种、冬(春)镇压、“一喷三防”、节水灌溉、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在玉米生产季节实施玉米精量播种、“一防双减”、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

同时,推广应用小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节水灌溉、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小麦平均亩产550公斤以上,玉米平均亩产650公斤以上,实现节水15%以上,化肥和农药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耕种管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

达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良种良法高度配套,高产高效同步实现,生产生态协调发展,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

3.辐射区。

主要辐射X镇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13.7万亩以及10个省定贫困村约0.5万亩,面积14.2万亩左右。

设定小麦主推品种为济麦22、烟999、洲元9369等,主推小麦宽幅播种技术;玉米主推登海618、圣瑞999、迪卡517等耐密型品种,主推一增四改技术,逐步引导农民转变常规种植方式,提高水、肥、药、种的利用率,增加种植效益。

对辐射区技术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和组织观摩,小麦、玉米各二期,使先进的品种和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绿色种植理念深入人心。

对示范区和辐射区15.2万亩进行小麦统一供种,稳步扩大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提高辐射区内科学种田水平,小麦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玉米平均亩产600公斤以上。

(三)新品种展示示范

在示范区设立一处100亩的新品种示范中心,组织遴选近几年在我市销售种植审定的品种,小麦30个,玉米50个,每个品种不少于2亩,进行科学规划,加强田间管理和宣传,并组织好销售业户、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有关农民进行观摩,分类评价,搭建公益性的科学选种平台,加速优良品种的认知和推广,搞好品种的储备和更新换代。

同时,在阚家镇、X街办、东北乡文化发展区的省级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内,各设立一处50亩的新品种示范点,小麦选用5个品种以上,玉米选用10个品种以上,对已筛选出适宜我市栽培的品种进行展示。

品种展示区主要实施小麦、玉米良种示范,同时,推广应用深耕旋耕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一喷三防”、小麦节水灌溉、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单粒精播、玉米“一防双减”、玉米适期晚收、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技术,以及实施相关服务环节,切实做好小麦、玉米新品种的引进筛选、区域试验、展示示范和配套技术的推广。

并组织基层技术人员、良种推广者、粮食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种粮农民等进行观摩交流,真正实现让农民正确选种、科学用种。

(四)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

1.X镇和10个省定贫困村,面积15.2万亩左右,开展小麦统一供种服务,提高小麦良种覆盖率和整齐度。

小麦供种参照原有的补贴标准,每亩10元,选用适宜我市栽培的品种,并通过公开竞标的方式确定供种企业。

2.在项目区内推广深耕旋耕、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小麦“一喷三防”、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单粒精播、玉米“一防双减”、玉米适期晚收、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等主推技术,以及实施相关服务环节,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推广与服务的普及。

3.在小麦、玉米关键季节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强化技术服务,同时,邀请有关专家来检查指导。

(五)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

根据当地实际,结合X市全年耕地地力保护工作试点项目,实施如下有关环节。

1.省定10个贫困村实施深耕旋耕镇压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一喷三防”、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精量播种、玉米“一防双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

2.百亩攻关区实施深耕旋耕镇压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节水灌溉4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3遍、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玉米烘干等关键服务环节。

3.万亩示范区实施深耕旋耕镇压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一喷三防”、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

4.新品种展示区实施:

⑴X镇百亩方。

深耕旋耕镇压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节水灌溉4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3遍、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

⑵阚家镇、X街办、东北乡文化发展区50亩方。

实施深耕旋耕镇压整地、小麦宽幅播种、小麦冬(春)镇压、小麦节水灌溉4遍、小麦病虫草害防治3遍、小麦秸秆还田收获、玉米深松多层施肥精量播种、玉米秸秆还田收获等关键服务环节。

四、资金概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