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293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docx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

烹饪原料的营养特点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粮食类原料的营养特点

第三节果蔬类原料的营养特点

第四节肉类的营养特点

第五节蛋乳类的营养特点

第六节其他原料的营养特点

 

第一节概述

烹饪原料种类繁多,按其来源和性质可分为三类:

①动物性原料。

如畜禽肉类、内脏类、奶类、蛋类、水产品等;②植物性原料。

如粮谷类、豆类、薯类、硬果类、蔬菜水果等;③加工性原料。

以动物性、植物性天然原料为基础,通过加工制作的原料,如糖、油、酒、罐头、糕点等食品。

一、烹饪原料营养价值的评定

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nutritionalvalue)是指某种烹饪原料中所含营养素和热能满足人体营养需要的程度。

评定烹饪原料的营养价值常从原料中营养素的种类是否齐全、数量多少、相互比例是否适宜以及是否容易消化吸收等方面入手。

(一)营养素的种类及质量分数

(二)营养素质量

(三)营养素在储藏加工烹调过程中的变化

目前常用营养质量指数(indexofnutritionalqulity,INQ)作为评价原料营养价值的指标。

即营养素密度(某营养素占供给量的比)与热能密度(该食物所含热能占供给量的比)之比。

INQ=(某营养素密度)/(热能密度)

=(某营养素质量分数/该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食品产热量/热能参考摄入量标准)

意义:

INQ=1,表示食物的该营养素与热能质量分数,对该供给量的人的营养需要达到平衡;INQ>1,表示该食物该营养素的供给量高于热能。

所以,INQ1,说明该原料营养价值比较高;INQ1,说明此食物中该营养素的供给少于热能的供给,长期食用此种食物,可能发生该营养的不足或热能过剩,说明该原料营养价值比较低。

通过计算某原料的INQ可对其营养质量的优劣一目了然,是评价膳食营养价值的简明指标。

二、成酸性食品和成碱性食品

食物的成酸、成碱作用是指摄入的某些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后变成酸性或碱性的代谢残余物,相应的食物即为成酸性食物或成碱性食物。

体内的成碱性物质只能直接从食物中吸取,而成酸性食物则既可来自食物,也可通过食物在体内代谢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形成。

成酸性食品通常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他们含成酸元素(Cl、S、P)较多,在体内代谢后转化为酸性物质,可降低血液等的pH值。

一般而言,动物性食品尤其是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的肉类、蛋类、鱼类及其制品都属于成酸性食品。

成碱性食品是指含钾、钠、钙、镁较多的食物。

这些离子在食品中常表现为强碱弱酸性,在体内代谢后有机酸被氧化,而钾、钠等则表现出碱性,能防止血液等向酸性发展。

植物性食品如蔬菜、水果是常见的成碱性食品,但水果中的乌梅、草莓和谷类、薯类为成酸性食品。

应当注意,并非具有酸味的食品就是成酸性食品。

食品中的酸味物质是有机酸,在体内可以彻底氧化,最终生成CO2和H2O,而在体内留下碱性元素,所以大多数此类具有酸味的食品是成碱性食品。

平衡膳食要求在摄入食物时应当注意酸碱食物的比例恰当,以利于维持机体正常的酸碱平衡。

若肉类等成酸性食品摄入过多,可导致体内酸性物质过剩,而大量消耗体内的矿物质。

而适当的食用蔬菜、水果则可消除机体中过剩的酸,维持酸碱平衡。

      

第二节粮食类原料的营养特点

一、谷类原料的营养特点

(一)谷类的结构和营养素分布

各种谷类种子形态大小不一,但其结构基本相似,除荞麦外,都是由谷皮、糊粉层、胚乳、胚四个主要部分组成。

1、谷皮。

为谷粒的外壳,有多层坚实的角质化细胞构成,对胚和胚乳起保护作用。

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食用价值不高,常因影响谷的食味和口感,而在加工时去除。

2、糊粉层。

糊粉层位于谷皮与胚乳之间,除含有较多的纤维素外,还含有较多的磷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及无机盐,有重要营养意义。

另外,糊粉层还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但在碾磨加工时,糊粉层易与谷皮同时脱落,而混入糠麸中。

3、胚乳。

位于谷粒的中部,约占谷粒重量的83%-87%,是谷类的主要部分。

由许多淀粉细胞构成,含大量淀粉和一定量的蛋白质。

越靠近胚乳周边部位,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高,越靠近胚乳中心,蛋白质质量分数越低。

4、胚。

位于谷粒的下端,约占谷粒重量的2%-3%,富含脂肪、蛋白质、无机盐、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胚芽质地比较软而有韧性,不易粉碎,但在加工时因易与胚乳分离而损失。

(二)谷类的营养特点

1、蛋白质

谷类蛋白质一般在7%-15%之间。

主要由谷蛋白、白蛋白、醇溶蛋白、球蛋白组成。

不同谷类各种蛋白质所占的比例不同。

大多数谷类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组成不平衡。

一般而言,谷类蛋白质的谷氨酸、脯氨酸、亮氨酸质量分数高,赖氨酸质量分数少,苏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偏低。

谷类蛋白质的生物价分别为大米77,小麦67,大麦64,高粱56,小米57,玉米60,其蛋白营养价值低于动物性食物。

但由于谷类食物在膳食中所占比例较大,也是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为提高谷类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常采用氨基酸强化和蛋白质互补的方法,可明显提高其蛋白质生物价值。

2、碳水化合物

谷类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大约为70%,其中90%为淀粉(starch),集中在胚乳的淀粉细胞内,糊粉层深入胚乳的部分也有少量淀粉。

谷类中的淀粉因结构上与葡萄糖分子的聚合方式不同,可分为直链和支链淀粉,其质量分数因品种而异,可直接影响食用风味。

3、脂肪

谷类脂肪以甘油三脂为主,还有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4、矿物质

谷类含矿物质以磷、钙为主,此外,铜、镁、钼、锌等微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也较高。

总量约为1.5~3%,谷类食物含铁较少,仅为1.5~3mg/100g。

5、维生素

谷类是膳食中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

谷类原料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很低,或几乎不含。

(三)加工贮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加工精度与谷类营养素的保留程度有着密切关系,加工精度越高,营养素损失越大,维生素尤以B族维生素改变显著,无机盐及含赖氨酸比较高的蛋白质损失较大。

如果谷类加工粗糙、出粉(米)率高,虽然营养素损失减少,但口感和食味差。

同时由于植酸和纤维素质量分数较多,还将影响其他营养素的吸收,如植酸与钙、铁、锌等整合成植酸盐,不能被机体利用。

对谷类含有的各类营养素的消化吸收率相应降低,还可能影响其他同时摄入的食物中的营养素的吸收。

2、贮存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谷类的贮存一般选择避光、通风、干燥和阴凉的环境,在正常的贮藏条件下,谷类种子由于水分质量分数低,生命活动进行得十分缓慢,各种营养成分基本不发生变化。

二、豆类及其制品的营养特点

(一)豆类的营养特点

豆类按食用部分的主要营养成分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含高蛋白质(35~40%)、较少碳水化合物(35~40%)、中等脂肪(15~20%),如大豆(黄豆、黑豆和青豆)、花生、四棱豆等。

另一类含高碳水化合物(55~70%)、中等蛋白质(20~30%)、少量脂肪(5%以下),如豌豆、蚕豆、绿豆、赤小豆、芸豆等。

豆类是我国人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1、大豆的营养特点

大豆含有35-40%的蛋白质,是谷类的3-5倍,为植物性食品中含蛋白质最多的食品,黑大豆的蛋白质甚至高达50%。

大豆的蛋白质为优质蛋白,其氨基酸组成接近人体需要,八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也符合人体“理想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模式”的需要,除蛋氨酸质量分数略低外,其余与动物性蛋白质相似。

大豆约含脂肪15~20%,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85%,且以亚油酸最多,高达55%左右。

此外,大豆脂肪中还含有1.64%的大豆磷脂和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维生素E。

大豆中碳水化合物25~30%,其中一半是可供人体利用的,以五碳糖和糊精比例较大,淀粉较少;另一半是人体不能消化吸收的棉籽糖和水苏糖,存在于大豆细胞壁,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可引起腹胀。

此外,大豆还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但由于大豆中膳食纤维等抗营养因子的影响,钙和铁的消化吸收率不高。

大豆中的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质量分数较谷类多,并含有一定量的胡罗卜素和维生素E。

2、其他豆类的营养价值

1豌豆。

豌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20~25%,以球蛋白为主,氨基酸组成中色氨酸的质量分数较多,蛋氨酸相对较少。

脂肪质量分数仅为1%左右。

碳水化合物约为57~60%,幼嫩的青豌豆籽粒中含有一定量的蔗糖,因而带有甜味。

豌豆中的B族维生素较为丰富,幼嫩籽粒还有少量维生素C。

钙、铁在豌豆中较多,但消化吸收率不高。

2赤小豆。

赤小豆中蛋白质质量分数为19~23%,胱氨酸和蛋氨酸为其限制性氨基酸。

脂肪大约为1~2%,碳水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为55~60%,大约一半为淀粉,其余为戊糖、糊精等。

其他成分类似豌豆。

3绿豆。

营养成分类似豌豆,蛋白质量分数为18~23%,但碳水化合物除淀粉外,还有纤维素、糊精和戊聚糖等。

3、豆类的抗营养因素

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inhibitor,PI)。

2胀气因子。

③植酸。

④皂苷和异黄酮。

植物红细胞凝血素。

植物红细胞凝血素是能凝集人和动物血液的一种蛋白质。

可影响动物的生长,加热即被破坏。

(二)豆制品的营养特点

豆制品包括非发酵性的大豆制品(如豆浆、豆腐、豆腐干、腐竹等)、发酵性大豆制品(如腐乳、豆豉、臭豆腐等)。

淀粉质量分数较高的豆类还可制作粉丝、粉皮等。

豆腐由于在加工时大豆经过浸泡、磨浆、过滤、煮浆等工序,去除了大量的粗纤维和植酸,蛋白质受热变性,胰蛋白酶抑制剂被破坏,营养素的利用率有所提高

豆腐干经压榨成型水分大量排出,含水量只有65~78%,各种营养成分由此而浓缩。

千张的水分质量分数更低,蛋白质的质量分数可达到20~35%。

豆浆是中国人常用的饮料,由于萃取了大豆中可溶性蛋白质,其蛋白质质量分数可达2.5~5%,脂肪质量分数约为0.5~2.5%,碳水化合物为1.5~3.7%。

营养成分接近牛奶,但是较牛奶的脂肪质量分数少,且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大。

粉条、粉皮、凉粉是以富含淀粉的豆类加工制成的。

由于制作时大部分蛋白质以“酸水”的形式被弃去,故其成分主要为碳水化合物。

如粉条质量分数在90%以上,其他成分甚微。

凉粉含水95%,碳水化合物质量分数为4.5%左右,其他成分很少。

大豆和绿豆发制成豆芽,除含原有营养成分外,还可产生抗坏血酸,当新鲜蔬菜缺乏时,豆芽是抗坏血酸的良好来源。

大豆芽中含天门冬氨酸较多,常用来吊汤增鲜。

三、杂粮的营养特点

(一)薯类的营养特点

1、马铃薯。

每100g马铃薯块茎含水分75~82g,淀粉17.5g,糖1.0g,粗蛋白2.0g。

马铃薯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等,铁、磷等矿物质质量分数也较高。

虽然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低,但其中赖氨酸和色氨酸质量分数较高,消化吸收率较高,营养价值较高。

淀粉质量分数远高于一般的蔬菜,每100g可产热量334.4~376.2KJ,具有主食原料的特点。

2、红薯。

每100g鲜薯含水分73~82g,碳水化合物高于马铃薯,为15.2~29.5g。

其蛋白质质量分数较马铃薯低,为0.8~1.8g。

但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以及少量的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3、山药。

每100g块茎含水分76.7~82.6g,碳水化合物14.4~19.9g,蛋白质1.5~1.9g。

干制山药对慢性肠炎、糖尿病等有辅助疗效。

(二)其他杂粮的营养特点

1、玉米。

玉米的蛋白质质量分数为8~9%,由于蛋白质缺乏赖氨酸和色氨酸,生物效价仅为60,故蛋白质营养价值较低。

玉米所含的尼克酸为结合型,不能被人体吸收,常导致以玉米为主食地区易发生赖皮病。

黄色玉米中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而新鲜玉米还含有少量维生素C。

玉米胚脂肪质量分数较高,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达85%,其中亚油酸高达47.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