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课程代码05785课程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课程代码05785课程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课程代码05785课程考试大纲Word文件下载.docx(20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用图解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三节用解析法做机构的运动分析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第一节 机构力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 构件惯性力的确定
第三节 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第四节 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受力分析
第五节 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五章 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第一节 机械的效率
第二节 机械的自锁
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
第一节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
第二节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
第三节 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
第四节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和许用不平衡度
第五节平面机构的平衡
第七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机械的运动方式
第三节 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第四节 稳定运转状态下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第五节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及其调节
第八章连杆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连杆机构及其传动特点
第二节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第三节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知识
第四节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第九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凸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
第二节推杆的运动规律
第三节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第四节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
第十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第一节齿轮机构的特点及类型
第二节齿轮的齿廓曲线
第三节渐开线齿廓及其啮合特点
第四节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
第五节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
第六节渐开线齿廓的切制原理与根切现象
第七节渐开线变位齿轮简介
第八节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第九节直齿锥齿轮传动
第十节蜗轮蜗杆传动
第十一章齿轮系及其设计
第一节齿轮系及其分类
第二节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第三节周转轮系的传动比
第四节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第五节轮系的功用
第六节行星轮系的效率
第七节行星轮系的类型选择及设计的基本知识
第十二章其他常用机构
第一节棘轮机构
第二节槽轮机构
第四节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
第五节不完全齿轮机构
第八节螺旋机构
第十节组合机构
第十一节含有某些特殊元器件的广义机构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题型举例
一、课程的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机械原理》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机构分析、机构综合和机械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构的能力以及开发创新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机械设计、研究和开发创新奠定必要的基础,以增强学生从事机械技术工作的适应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和训练,要求学生能够: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2)正确理解速度瞬心的概念,掌握用速度瞬心法对平面机构进行速度分析,能用矢量方程图解法对Ⅱ级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3)正确理解当量摩擦系数、摩擦圆的概念,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4)正确掌握机械效率计算方法,理解机械自锁的含义;
5)理解刚性转子静、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6)了解建立单自由度平面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和运动方程式的方法。
理解飞轮的调速原理和特点。
掌握飞轮转动惯量简易计算法。
了解非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的基本概念。
7)正确理解平面机构的相关概念,能按行程速比系数、连杆三位置,连架杆三位置设计四杆机构;
8)了解凸轮机构的类型及应用,掌握两种基本推杆运动规律的运动线图及其基本特点,能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9)理解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熟悉渐开线的基本性质,熟悉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性,正确理解分度圆与节圆,压力角与啮合角,标准中心距与实际中心距等概念,理解渐开线齿轮范成原理,根切现象,最少齿数等概念,了解变位和变位齿轮传动的概念,了解斜齿圆柱齿轮的啮合特点,能计算标准斜齿轮的几何尺寸,了解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的特点及基本尺寸计算,了解蜗杆蜗轮传动的特点及其基本尺寸计算;
10)能熟练计算定轴、周轴和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11)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运动特点及其应用。
本课程的重点章有:
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连杆机构及其设计,凸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机构及其设计,齿轮系及其设计;
次重点章有: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一般章包括:
机械的平衡,其他常用机构。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工程制图》、《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这些课程的学习,为本课程奠定了教学所必需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机械零件》、《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机械中的主要术语,了解机械原理的研究
对象及了解课程的内容及发展趋势。
本章的重点是机械学科中主要术语:
机械、机器、机构的定义。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本书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第二节学习机械原理课程的目的
(三)考核知识点
1.本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四)考核要求
1.本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
(1)识记:
机械,机器,机构的定义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运动副、构件的表示符号,掌握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掌握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理解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机构的概念,机构自由度计算;
难点是机构的组成原理和机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机构的分类。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第六节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读时应注意的事项
要正确计算运动副的数目,要除去局部自由度,要除去虚约束。
第七节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平面机构的结构分类,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机构的组成。
2.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4.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5.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分析
1.机构的组成
构件、运动副、运动副元素、机构的定义。
(2)领会:
运动副的分类。
2.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1)领会: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方法。
(2)简单应用:
能正确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会判定机构是否具有确定运动。
4.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及注意事项
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含义。
(2)综合应用:
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5.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分析
基本杆组的定义。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方法。
(3)简单应用:
会对平面机构进行结构分析。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掌
握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的速度分析。
本章的重点是根据速度瞬心的概念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难点是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分析。
第一节机构运动分析的任务、目的和方法
第二节用图解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速度及加速度分析的一般图解法,机构速度分析的便捷图解法。
第三节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机构的封闭矢量位置方程,复数矢量法,矩阵法。
1.速度瞬心法。
2.矢量方程图解法。
1、速度瞬心法
绝对瞬心、相对瞬心的定义,机构瞬心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运动副直接相连的两构件间的瞬心确定方法。
三心定理。
(3)综合应用:
能根据速度瞬心的概念对机构进行速度分析。
2.矢量方程图解法
同一构件上的不同点和不同构件上重合点的运动关系。
利用同一构件上的不同点和不同构件上重合点的运动矢量方程作机构的速度图解分析。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机构中力的分类和力分析的方法,理解机构惯性力的确定方法,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理解图解法进行不考虑摩擦力时的机构力分析。
本章重点是摩擦角,总反力的概念,确定移动副,轴颈总反力的方向;
难点是确定移动副,轴颈总反力的方向
作用在机械上的力,机构力分析的任务和目的,机构力分析的方法。
一般力学方法,质量代换法。
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转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构件组的静定条件,用图解法作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1.机构力分析。
2.惯性力的确定。
3.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4.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1.机构力分析
驱动力,阻抗力,运动副反力的定义。
2.惯性力的确定
质量代换法的含义。
3.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
移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方法,轴颈摩擦力的确定方法。
能确定移动副、轴颈总反力的方向。
5.不考虑摩擦时机构的力分析
构件组的静定条件。
用图解法作机构的动态静力分析。
第五章机械的效率和自锁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机械效率计算方法,理解机械自锁的含义。
本章重点是机械效率,机械自锁的概念,移动副,转动副发生自
锁的条件,机械自锁判据;
难点是移动副、转动副发生自锁的条件,机械自锁判据。
1.机械的效率。
2.机械的自锁。
1.机械的效率
机械效率、损失率的定义。
串联、并联、混联机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机组的机械效率。
2.机械的自锁
移动副、转动副发生自锁的条件,机械自锁的判据。
机械自锁的含义。
第六章机械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