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2359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业机械行业分析报告Word下载.docx

(3)农村劳动力总量减少及结构改变增加农业机械化需求10

三、行业壁垒11

1、生产准入壁垒11

2、农业机械推广许可壁垒12

3、技术壁垒12

4、品牌影响力壁垒13

5、供应商渠道和经销商网络壁垒13

6、资金壁垒14

7、人才壁垒15

四、行业风险特征15

1、产品技术转型升级风险15

2、产业结构风险16

3、政策风险17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7

1、有利因素17

(1)市场需求扩大17

(2)市场前景广阔18

(3)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18

(4)政策扶持19

2、不利因素19

(1)产品与技术落后19

(2)行业结构不合理20

(3)上游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但产品低端20

一、行业管理

1、行业主管部门

农业机械行业属于专用设备制造行业,该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以及遍布全国的各地农业机械化管理机构。

2、行业法律法规与政策

为规范农业机械安全生产,保障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国务院、农业部、工信部等相关职能部门相继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对农业机械标准及购置补贴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关于农业机械行业的相关法规与政策具体如下:

二、行业发展概况

1、我国农机行业发展现状

自从2004年我国出台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及后续一系列配套政策,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

尤其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及农业生产组织购买农业机械给予直接补贴,极大地释放了农机购置需求,推动了整个农机行业的发展。

中央对农机购置的财政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0.78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236亿元,增长300多倍;

补贴机型已扩展到12大类175个品目,基本覆盖农林牧渔生产的主要机械设备,补贴范围也已达到全国所有农牧业县。

农机补贴资金的增长,加速了国内农业机械化进程和农机装备产业的发展。

2016年农机补资金为228亿,扶持246万农户购置农机具283万台(套)。

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6亿元,近几年中央对农机购置补贴小幅下降。

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支持之下,我国农机装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从2006年7.25亿千瓦增长至2015年的11.17亿千瓦,累计增幅54.06%。

2016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11.44亿千瓦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284亿元,较十一五末增长73.6%;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到63%。

2016年全国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总收入4516.39亿元,2017年农机工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2017年1月,农业部印发《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规划中显示:

到2020年,农机作业水平全面提升。

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左右,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并稳定在80%以上。

全球农机制造业已形成农机生产巨头规模化竞争的格局。

国际农机市场经历并购重组浪潮,行业集中度大为提高,形成欧美日五大农机集团:

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公司、克拉斯公司和久保田株式会社。

这些农机巨头特点是市场占有率高、产品范围广、销售收入高,建立了全球的销售网络和生产基地;

五大集团在全球拖拉机市场占有率近70%,联合收割机市场占有率超过80%。

相较之下国内农机行业市场仍较为分散。

我国农机行业结构仍较散乱,低水平重复制造严重,尚未形成一批具备较高市场份额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制造企业。

2、我国农机行业市场规模未来将进一步提升

(1)农业机械化率仍有提升空间,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

2015年全国农业综合机械化率约为63%,到2020年的目标是达到70%。

整体上看农业机械化率仍将继续提升,而且在一些细分领域会有更大的空间:

①品种范围扩大,主粮品种中小麦由机械化程度较高,玉米、水稻有较大增长空间;

在经济作物中机械化率还非常低,如棉花、甘蔗、马铃薯等有较大增长空间。

②生产环节扩展,我国农业机械化主要体现在耕中阶段,但耕前与耕后机械化率仍有待提升,随着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推进,耕前及耕后环节的农机装备需求将逐步释放。

(2)农业领域的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对于规模化经营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推升对于农用机械的需求

十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有利于农业机械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促进更加大型、高效的农机应用,农机装备需求有望扩大。

根据农业部数据,截至2016年6月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

经营耕地面积在50亩以上的农户超过350万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主题数量超过270万家。

(3)农村劳动力总量减少及结构改变增加农业机械化需求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我国农业人口持续减少。

2015年我国农民工人数达到2.77亿,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提高到46%。

农村人口转移造成农业劳动力人口不足,农村雇工工价持续增长,至2015年每亩雇工工价达到112.4元,相比2008年增长142%。

我国2016年农民工总量2.82亿人,较2015年同比上升1.53%,连续3年低于2%。

随着我国出生率低下的作用进一步凸显,预期到2021年,我国人口将首次出现负增长,农民工总量下滑已经可以预见。

农村劳动力总量减少及结构改变将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将促使我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水平,从而提升我国未来农机行业市场发展空间。

三、行业壁垒

1、生产准入壁垒

为加强行业的管理,规范行业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协调发展,工信部于2011年7月27日发布《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行业准入条件》,并于2015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发布了《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行业规范条件(2015年修订)》及《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行业规范条件公告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修订)》。

上述规范文件在生产企业具备条件、产品要求、质量保证体系及安全生产和节能环保、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方面对境内所有生产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生产企业提出了明确的生产要求。

相应生产企业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环保、节能等方面的要求,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有关规定。

企业应具有完整的产品图样、工艺文件、产品定型(型式)检验报告等技术文件,即由国务院工业主管部门按照该准入条件组织核查,对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国家和地方各有关部门才将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除了上述联合收割(获)机和拖拉机外,国家针对农业机械行业都制定了严格的生产准入规定,这些都构成了农机行业的生产准入壁垒。

2、农业机械推广许可壁垒

2005年7月农业部发布《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实施办法》,并于2016年1月1日对其进行了修改。

根据上述推广办法,农机推广鉴定依据农业部或省级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行政主管部门发布的相关产品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进行。

相关产品有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的,应当按照部级农机推广鉴定大纲进行鉴定。

自我国政府为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对农民购置进入国家推广支持目录的农业机械进行直接补贴。

但只有获得省级及以上农机部门的推广许可鉴定证书才能进入该目录。

而为保证农业机械的性能和质量,国家对农业机械产品的推广鉴定制定了较为严格的程序。

因此能否获得农业机械的推广许可鉴定以进入国家推广支持目录,对行业新进入企业至关重要。

3、技术壁垒

农业机械的生产制造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农业机械,尤其是各类农牧收获机械、耕作机械等,技术复杂,并且多数为专有技术,同时由于产业链长,配套技术种类繁多,难以短时间掌握。

农机产品从设计、研发、样机制造、试验、产品鉴定、试产、推广鉴定,到批量生产需要较长的周期,并且涉及大量的理化分析、材料分析、力学分析、农机外型设计、机械结构设计、机电一体化等各个领域的专业技术,这些技术以及经验需要企业在专利技术以及其它核心技术上长期积累。

随着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机产品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性改进和研发新产品,这些技术改进与升级还需要现有生产工艺与技术的支持。

因此技术积累与创新是保证企业研发、制造装配水平的先进性、持续性的必要条件,对潜在竞争者形成一个无形的行业准入限制。

因此,对新进入农业机械行业的企业有很高的技术壁垒。

4、品牌影响力壁垒

农机企业之间竞争的是产品技术、产品质量、产品功能、售后服务等各个方面的综合实力的竞争,农机的生产销售已逐渐向品牌化发展。

农业机械直接面向广大农村终端用户,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产利益。

农机品牌往往是农户在使用后根据亲身试用感受,通过口碑方式逐渐建立起来的,企业需要在产品质量、企业文化、渠道建设、技术创新、售后服务以及广告宣传等多方面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才能获得广大农户的认可,树立起良好的口碑。

因此,品牌影响力会成为制约行业新进入者的障碍之一。

农机行业新进入者需要很大投入和较长时间才能逐步获得用户的认可。

5、供应商渠道和经销商网络壁垒

农机装备的生产需要大量的零部件,往往涉及到较多的供应商及外协厂商。

这些供应商和外协厂商提供的零部件直接决定了农业机械最终产品的性能、质量和价格,对于农机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行业内现有生产厂商经过长期的积累培育,才能保持与供应商和经销商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在消费终端,由于我国面积广阔,农村分布区域差别大,我国农机消费具有高度差异化和分散化以及农户对售前、售后服务要求高的特点,我国农机生产企业的经销网络以及售后服务网络的建立至关重要。

对于主要通过经销商进行销售的农机企业而言,农机企业往往需要在前期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来建立能够覆盖产品需求市场并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的经销商网络。

行业新进入企业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能够保证质量和可靠产能的供应商渠道以及能够支撑较大规模农机销售的经销商网络。

因此,供应商渠道和经销商网络构成行业内较强的壁垒。

6、资金壁垒

农业机械制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的制造行业。

农业机械的研发、机型的改进、生产线的建设、品牌的推广和营销渠道的建设往往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

资金实力较强的企业才在行业竞争中保持生存和发展。

另一方面,目前农机补贴资金结算由供应商承担“代位垫资”义务,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执行“统一结算”,且补贴结算周期较长,导致农机生存企业销售回款较慢,因此企业需要大量流动资金支持。

对于新进入的企业而言,需要面对较大的资金压力。

因此农业机械行业具有很强的资金壁垒。

7、人才壁垒

对于农业机械的研发、试验、产品鉴定、制造装配而言,需要有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的研发人才。

对于农业机械的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而言,需要一批既懂得农机市场营销又懂得维修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具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和复合型人才,并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约束的制度体系,是行业新进入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

农业机械行业具有很强的人才壁垒。

四、行业风险特征

1、产品技术转型升级风险

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我国农机工业也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农机制造大国,但并不是农机制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