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82351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2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上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3.1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植物感应性现象

1.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向化性、向触性、向热性、负向地性等。

(1)向光性:

植物的茎向阳光充足的方向生长。

一般低等、幼嫩植物的向光性反应较快。

(2)向地性:

根的向地生长,根尖的向地性最为明显。

(3)向水性:

植物的根向水分充足的地方生长。

(4)向化性:

植物的根向肥料较多的地方生长。

(5)向触性:

植物对振动作出的反应。

(6)向热性:

植物对温度作出的反应。

(7)茎的背地生长是植物负向地性表现;

二、植物生长素

1.产生部位:

胚芽的尖端2.作用:

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

②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③促进果实的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3.缺点:

生长素浓度较大时,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应用于除草剂防治杂草,棉花种植中摘除顶芽。

4.分布:

由光照条件决定。

当受到单侧光照射时,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处分布多,向光少。

阳光均匀照射时,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均匀。

5.植物具向光性实质。

植物受单侧光照射,生长素分布不均匀。

背光部分生长素分布多,植物生长快,

所以植物的茎会弯向光照方向生长。

即植物具向光性。

三、其他植物激素

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起着重要作用。

3.2人体的激素调节

一、内分泌腺和激素

1.激素的作用:

血液中的含量极少,但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物质和能量的转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内分泌腺的种类、分泌的激素、功能及异常时的病症列表。

内分泌腺

分泌的激素

激素的功能

胰腺

胰岛素

a.促进人体吸收的血糖储存在肝脏和肌肉内

b.加快血糖的分解

垂体

生长激素

控制人的生长发育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a.保证体内新陈代谢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肾上腺

肾上腺素

a.加快心跳的节奏

b.扩张通入肌肉的血管。

卵巢(女)

睾丸(男)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a.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

b.激发和维持人的第二性征

二、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1.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将不能正常进行。

2.激素分泌异常导致的一些疾病。

激素分泌情况

疾病

具体症状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侏儒症

发育迟缓,身材异常矮小,

但智力正常

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巨人症

人体各部位过度生长,四肢

长度更为突出.巨人的寿命往往不长

成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手大、脚大、指粗、鼻高等

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血糖含量升高,出现高血糖

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呆小症

反应迟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分旺盛

甲亢

情绪易激动,精神紧张,失眠,心跳过快

3.注意点:

(1)侏儒症和呆小症的区别:

①作用的激素不同,前者是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后者是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②智力差异:

前者智力正常,后者智力低下。

(2)计划生育的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雌性激素和雄性激素正常分泌,人的第二性征不会消褪。

(3)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与人的生长有关;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与人的生殖有关。

(4)内分泌腺和消化腺(唾液腺、胰腺)的区别:

①有无导管:

内分泌腺无导管,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

消化腺有导管,消化液经导管进入消化道。

②分泌物质不同:

内分泌腺——激素,消化腺——消化液。

三、胰岛素与血糖含量

1.血糖:

血液中的葡萄糖。

正常含量为:

90毫克/100毫升。

(1)人体内血糖含量的调节:

神经系统和胰岛素。

(2)胰岛素对血糖的调节:

课本图3—10。

血液中血糖含量的升降,决定于胰岛素分泌的增加或减少;而胰岛素分泌的多少,导致血糖含量的下降或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正常值。

(3)胰岛素的功能:

促进人体的葡萄糖储存在肝脏内,还能加速血糖的分解。

(4)胰岛素分泌异常的病症。

①胰岛素分泌不足:

糖尿病。

血糖含量高于正常值。

药物治疗注射胰岛素,饮食控制糖类物质摄入。

②胰岛素分泌过多:

低血糖症。

血糖含量低于正常值。

多吃糖类物质,补充血糖,药物调节胰岛素分泌。

3.3神经调节

1.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并以神经调节为主。

2.体液调节主要是激素调节。

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极微,但对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许多的生理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3.小鸟、小虫遇到敌害时会迅速躲避,驾驶员看见红灯就会刹车,这些感觉和反应都是由神经系统来控制和调节的,快速而短暂;而体液对生物体的调节缓慢而持久。

4.人在感知环境的刺激后,会迅速地做出相应的反应。

在这个反应过程中,需要有许多的器官或组织参与,如眼、鼻、耳、皮肤、神经、脑、脊髓和运动器官,这是一个接受信息→传导信息→处理信息→传导信息→作出反应的连续过程,是许多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一、神经元

1.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结构。

如图3—5。

神经元

树突的功能是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到细胞体。

轴突的外面包着髓鞘,能把神经冲动从细胞体传出。

3.神经元的功能。

神经元上的树突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即产生信息),并传向细胞体,然后由轴突把兴奋传导到其它他神经元。

这种能够传导的兴奋叫神经冲动,即兴奋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在神经系统中进行传导。

二、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元的树突在接受刺激、产生信息后,传导到细胞体,然后由轴突将信息向另一神经元传导。

信息的进一步传导和处理,是通过神经系统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包括: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这三个部分组成。

(1)、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它的主要功能是承担信息的传导,负责中枢神经系统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通讯。

1.脑神经:

由脑部发出,总共12对,绝大多数分布在头部的感觉器官、皮肤、肌肉等处,如视神经、嗅神经、位听神经等。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头部和颈部的各个器官的感受和运动。

2.脊神经:

由脊髓发出的神经,通向身体的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共有31对。

其主要功能是支配身体的颈部、四肢及内脏的感觉和运动。

(2)、中枢神经系统

1.脑和脊髓通称为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

2.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接收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

3.中枢神经系统受到骨骼的保护,脑在颅腔内,脊髓在脊椎的椎管内。

(3)、植物性神经

1.脑神经和脊神经的一部分神经分布到心肌、腺体、内脏器官等处,支配各种内脏器官的活动。

如心跳、胃肌运动、胆囊收缩等。

这些神经叫植物性神经。

2.植物性神经不受人的意志所控制。

三、脑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主要分为大脑、小脑、脑干三部分

1.大脑。

(1)大脑特别发达,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是人的思维器官。

(2)大脑的结构分左、右两个半球,分别具有管理人体不同部位的功能。

(3)大脑表面称为大脑皮层,具有许多沟、裂和回,使大脑的表面凹凸不平。

沟和裂之间隆起形成回。

沟、回使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大增加。

(4)大脑是我们进行记忆、思维、控制身体活动的高级中枢,是人体最复杂、最重要的器官。

大脑皮层中神经元的细胞体高度密集,形成许多神经中枢,如视觉中枢、听觉中枢、语言中枢等,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

2.小脑。

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

小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

如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协调各种运动。

小脑损伤,会使人站立不稳、行走摇晃、不能完成灵巧的动作。

3.脑干。

在大脑的下面,主要控制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运动。

四、脊髓的结构和功能

1.脊髓是脑干的延续,位于脊柱的椎管内,呈扁圆柱形。

脊髓中有许多神经元,形成许多神经中枢。

2.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低级部分,主要有传导和反射两个方面的功能。

3.脊髓中的许多神经中枢,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反射活动。

但这些低级反射中枢一般受到大脑的控制。

当我们无意中接触到针尖时,往往发生的情形是:

先把手缩回,后才觉得手被刺痛了。

这说明了脊髓有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

五、反射

1.当我们的手无意中碰到高温物体时,会怎么样?

立即缩回。

2.对高温物体的刺激,手迅速缩回是一种应答性的反应。

这种应答性的反应叫反射。

3.反射是神经系统调节身体各项生理活动的基本方式。

4.反射活动包括对信息的接受、传导、处理。

六、反射弧1.产生反射的过程。

当手碰到高温物体时,首先通过感受器感觉高温,产生信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进入神经中枢(在脊髓中),再通过传出神经传达到效应器,产生反应,手立即缩回。

产生反射活动的这样的结构叫反射弧。

2.反射弧结构的五个部分。

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5

4.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肌腱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产生效果小腿反弹。

5.膝跳反射可用来检查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

3.4动物的行为

一.先天性行为

与生俱来的行为特点:

①与生俱来,有固定模式的行为。

②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即可完成。

③不需要经过后天训练就形成的反射性活动。

例如:

眨眼、吮吸、排便、排尿、繁殖求偶、迁徙......

二.后天学习行为

①在生活中形成,通过后天学习训练形成②需要大脑皮层参与③是动物和人适应环境的一种方式

例如:

八哥讲话、海狮顶球、猴子骑自行车、小狗算术......

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大脑皮层的重要功能,反射弧不固定。

非条件反射是先天性反射是遗传行为,【例如】膝跳反射、吸吮反射、缩手反射

3.5体温的控制

一、恒定的体温

1.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

低等动物没有完善的体温调节机构,它们的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称为变温动物。

鸟类、哺乳类动物的体温相对恒定,称为恒温动物。

2.人的体温也保持恒定,保持在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