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第三章.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8232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第三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马克思第三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马克思第三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马克思第三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马克思第三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第三章.docx

《马克思第三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第三章.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克思第三章.docx

马克思第三章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

A先进的历史观和落后的历史观B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C前进论和倒退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根本否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这是()

A唯意志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B宿命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C倒退论历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D唯心史观的两个主要缺陷

4、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这是唯物史观对()

A哲学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B哲学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C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D世界观基本问题的正确回答

5、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的方面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6、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人口增长是引起革命的根源

B人口增长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贫困失业的根源

C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作用

D人口因素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7、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表现在()

A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制度的差异

B地理环境决定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C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形态的变更

D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8、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A人口因素B地理环境C生产方式D意识形态

9、社会意识是()

A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B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

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D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10、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的联系表现为()

A两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B群体意识是个体意识的总汇

C个人意识决定群体意识

D个人意识完全由群体意识决定

11、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关系表现为()

A社会心理发展为社会意识形式B社会意识形式是社会心理的总汇

C社会意识形式以社会心理为基础并指导社会心理

D社会心理以社会意识形式为基础并指导社会意识形式

1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是()

A两者相互并存B两者相互决定

C两者相互制约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反作用于前者

13、社会意识产生的最切近的基础是()

A人们的社会心理B前人留下的学说

C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D人类的社会实践

14、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

A客观反映B真实反映C社会反映D主观反映

15、“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这段话说明社会意识是()

A人们思维发展的产物B人类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

C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D人们社会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产物

1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7、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对社会存在能起促进作用是因为()

A它不完全受具体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实践的制约

B它有相对独立性

C意识形态诸形式之间的相互协调

D它符合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8、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是()

A人类的智慧B人类的文化C人类的思想D先进文化

19、生产力是指()

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

C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客观物质力量D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

20、生产资料包括()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生产工具和劳动者

C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D一切劳动产品

21、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主要是()

A劳动者的技术水平的高低B劳动产品质量的好坏

C劳动资料特别是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D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22、“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

”这段话指出,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工具B生产力C生产方式D生产资料

23、生产力诸要素中的最活跃的因素或主导因素是()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科学技术

24、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只有与劳动者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才能获得自身的生产力意义,才能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这说明()

A劳动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B劳动对象不能离开劳动者

C生产资料不能离开劳动者D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25、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到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中转化为()

A需要的生产能力B重大的生产能力

C新型的生产能力D实际的生产能力

26、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

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

A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B真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C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27、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A人与自然界的关系B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的思想关系D人与人的经济关系

28、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这是()

A广义的生产关系B直接的生产关系

C一般的生产关系D狭义的生产关系

29、人们在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这是()

A广义的生产关系B直接的生产关系

C一般的生产关系D狭义的生产关系

30、在生产关系中,最基本的是()

A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B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生产、分配和交换

31、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是()

A生产关系B产品的分配关系

C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D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32、“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B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前提

C生产力状况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客观物质基础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3、“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往[commerce]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

”下列说法中,哪一个说法不说明上述观点()

A生产关系的改变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性质

C变革生产关系是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34、“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

”这个观点说明了()

A人为因素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

B在一定条件下,拔高生产关系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C它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35、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能动反作用原理()

A拔高的生产关系能使生产力获得“跨越式”发展

B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

C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

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

3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的涵义在于()

A它揭示了社会发展一般过程

B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由量变到质变这一飞跃过程

C它揭示了人类社会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过程

D它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37、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A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B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评判历史功过的唯一标准

C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道德进步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D第一次科学地确定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38、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A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道德标准

D彻底否定了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生产力标准

C彻底否定了以生产力标准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

B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

39、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自觉地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作为自己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这一正确思想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D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的原理

40、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

A生产要素的总和B生产资料的总和

C物质要素的总和D生产关系的总和

41、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

A基本经济制度B基本政治制度

C基本经济体制D基本政治体制

42、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的内在关系表现为经济体制是()

A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B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

C市场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D经济调控的具体实现形式

43、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的上层建筑建立在()

A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B一定的制度基础之上

C一定的生产基础之上D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

44、上层建筑中的思想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之间是()

A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B两者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两者相互依存的关系D前者指导后者,后者影响制约前者

45、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居主导地位的和作为核心的分别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B观念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C政治意识形态和国家政权D政治上层建筑和国家政权

46、国家的实质是()

A社会各项事业的管理工具B安定社会秩序的保卫工具

C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D阶级统治的工具

47、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

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

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

C前者以税收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

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血缘来划分

48、国家与原始氏族组织的不同之一在于()

A前者以民族来划分,后者以部落来划分

B前者以社会成员来划分,后者以氏族成员来划分

C前者征收赋税,后者不征收赋税

D前者以地域来划分,后者以道德来划分

49、国体和政体的关系是()

A前者作用于后者,后者也作用于前者

B前者决定后者,后者也决定前者

C前者服务于后者,后者也服务于前者

D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服务于前者

50、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说()

A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要在它的经济基础建立之后才能产生

B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都根源于经济基础

C一切社会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都是同经济基础变化同步的

D社会中一切经济基础成份都决定着社会的上层建筑性质

51、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决定于()

A经济基础B政治制度C国家政权D意识形态

52、经济基础相对于上层建筑来说是易变的,这种情况()

A只存在于封建社会B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

C只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D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

5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A是能动而积极的B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