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1081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品高中地理 《地球的运动》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讲述】 

地球运动的种类

【板书】 

第四节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的自转

1.方向

【提问】 

教室的东西南北方向。

【演示】 

教师转动地球仪。

描述自转的方向。

转换地球仪的观察角度,分别从北极和南极上方观察转动的地球仪。

描述从北极看和南极看到的地球自转状态。

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

地球仪自转。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

【引出太阳日和恒星日】 

【演示和讲解】 

用吹塑片演示(课本第27页)“恒星日与太阳日图”中恒星日与太阳日的关系。

(1)在黑板上框按一图钉代表太阳S,将一个吹塑片上的红绳固定,让该吹塑片如课本插图中的E1状态,在吹塑片和绳的交点上作记号P,在黑板上描出红绳和地球的位置;

(2)让该吹塑片以P为参考点自转并绕日公转到E2位置,作图。

在黑板上用虚线连接太阳和E2,P点未在此线上,说明以太阳为参考点时,地球还未自转一周。

在黑板上做E2到P的延长线,此线的上方为遥远的宇宙中的一颗恒星H,该线与SPE1线平行,以该恒星为参考点,则说明地球自转了一周。

(3)要保证以太阳为参考点的自转一周,地球必须继续向前公转到E3点,使S、P、E3三点一线。

从图中可以看出,一个太阳日比一个恒星日多转出一个角度SE3H。

(4)由于地球每天公转东进59分,即图中的角E1SE3的度数。

课本中的示意图实际是夸大了该角度。

若按照严格的度数画图,就会发现,E1PS线和E2P线距离很近,该恒星距地球十分遥远,这种误差可以忽略,所以图中的三颗恒星是一颗恒星。

角E1SE3和角SE3H是内错角,因此一个太阳日,地球实际自转了360度59分,多出的59分,在时间上要用3分56秒。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请学生看书中第28页图。

【展示模型】 

展示与之对应的立体纸制模型,帮助学生理解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含义。

【讨论】 

不同纬度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大小的特点。

【小结板书】 

3.速度

【转入自转的地理意义】 

举例说出哪些自然现象与地球自转有关。

4.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

【板图】 

晨昏线的画法(图2)A

【学生练习】 

在上图中的B图和C图上绘出晨昏线。

(1)地球自转一周是360度,计算每小时转过多少度?

(2)甲在乙的东部,甲乙两地经度相差45度,时间差几小时?

学生转动地球仪,思考回答。

(2)地方时

椭球仪。

学生观察、回答,由于自转会使圆形变成椭圆形

(3)使地球形成旋转椭球体

利用地球仪、红墨水和滴管演示自转对地表水平运动的方向的影响。

学生观察、回答

【讲解】 

该现象对河流两岸冲刷的影响。

(4)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

 

第二课时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的方向、周期、速度。

2.使学生理解黄赤交角的概念及由其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并能正确画图表示。

1.公转的运动规律。

2.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移动。

投影仪、投影片、小地球仪(描出回归线)每组学生四个,教师两个,黄道面及支架每组一个,灯泡和试管架各一个、黄赤交角模型。

【复习】 

(1)学生演示自转,同时说出自转周期。

(2)自转的地理意义。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种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另一种运动形式——公转。

教师利用一个小地球仪演示公转,学生观察地球运动的方向、地轴的方向是否变化。

学生观察、讨论。

二、地球的公转

学生看书中第31页图,讨论地球公转轨道的形状。

地球位于近日点和远日点的时间和运动速度的规律。

【演示讲解】 

利用黄赤交角模型讲解黄赤交角的概念。

指导学生计算黄赤交角的度数。

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热的变化也与接收到的太阳光热密切联系。

地球比太阳小得多,因此我们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成是一组平行光。

【投影片】 

平行光照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地球表面有几个直射点,在示意图上如何表示?

学生观察回答。

【小结】 

球面上只有一个直射点。

在图上表示的这条直射光线恰好可以把圆心和直射点相连。

演示步骤:

(1)一个小地球仪在灯泡照射下,高光(最亮)点就是直射点;

(2)在小地球仪相对位置摆放另一个地球仪,利用指图杆连接两个小地球仪的直射点,指图杆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位置,三点一条直线;

(3)旋转指图杆一周,说明所有直射光线都在一个平面上。

【展示圆盘】 

说明圆盘含义。

圆盘表示黄道面,圆盘与地球仪的每一个接触点都是某一天太阳的直射点位置。

盘面上的四个红箭头代表二分二至日的太阳直射光线。

学生四人一组演示实验。

学生操作步骤:

(1)用一个地球仪从A位置开始演示公转,注意观察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怎样变化的,变化范围是什么?

(2)分别用四个地球仪摆在A、B、C、D四个位置;

(3)学生将观察结果用“*”号填入表1直射点移动一栏中。

【教师指导】 

教师用箭头表示直射点移动过程。

表1 

地球公转与直射点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关系

12月22日 

3月21日 

6月22日 

9月23日 

次年12月22日

(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D

直射的季节移动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

节变化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回归线的意义。

哪些地区一年可以有两次直射的机会?

什么地区一年只有一次直射机会?

什么地区终年没有直射机会?

学生讨论、回答。

【练习】 

在下图中画出A、B、C、D四个位置地球的晨昏线、用斜线表示夜半球,注明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方向。

第三课时

1.使学生理解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并会画图表示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使学生理解四季的形成和划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正午太阳高度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2.阅读和画太阳照射地球的示意图。

大地球仪1个、投影仪、投影片、带小孔的纸板。

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周期。

请每个学生利用地球仪进行演示。

【旋转投影片】 

直射点移动和极昼极夜现象的关系图。

直射点位置和相应时间、节气名称。

学生通过观察投影片的旋转,说出直射点位置和极昼极夜的关系。

由于直射点的移动,会引起某地昼夜长短的变化。

举例说明北京地区一年中是否也有类似的变化?

除此以外还有哪些随季节变化的现象?

同学讨论、回答。

树叶凋零,人们衣着的变化都是随着气候的冷热变化而变化的。

四季最主要的区别也体现在冷热的差异上,如春暖、夏热、冬寒。

大家还知道一天之内也有冷热的变化,早晚凉,中午热。

大家都知道这种变化与太阳的日出、日落密切相关。

可是,一年中同样是中午,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明显不一样。

这又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内容。

3.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2月22日的日照图。

观察某个纬度的昼夜长短变化的方法。

【演示旋转投影片】 

分别演示从12月到次年6月之间和6月到12月的昼夜长短变化。

北半球上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北半球下半年昼和夜的长短是如何变化的?

春分日到秋分日,是夏半年。

夏半年,昼和夜哪个长?

什么时候白天最长?

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冬半年。

冬半年,昼和夜哪个长?

什么时候白天最短?

学生回答并在上节课的表1中昼夜长短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

时间变化

表示12月22日的日照图。

从赤道到高纬度白天长短如何变化?

表示6月22日的日照图。

表示3月21日的日照图。

【转入正午太阳高度】 

如果细心的同学还可以发现一年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也不同。

(2)正午太阳高度

(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

(2)如何画正午太阳高度。

【复合片投影片】 

北京地区直射点位置和正午太阳高度关系图。

(1)一年中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是如何变化的?

(2)为什么正午太阳高度会变化?

与什么有关?

(3)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是否满足这一规律?

学生在上节课的表1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一栏用箭头表示规律。

【旋转投影片】 

分别展示春秋分、冬至、夏至的日照图。

学生观察回答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

【总结】 

读上节课的表1会发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与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是一致的。

【转入四季的形成】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使得一年中同一地区获得的日照时间不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会产生什么直接的影响?

【实验】 

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关系实验(暗室)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入射角度产生的光斑的面积和亮度的不同理解太阳高度与日照强度的关系。

器材准备:

投影仪、带小孔的纸板、地球仪。

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会直接影响太阳的辐射强度。

由此可见,昼夜长短年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都会影响一年内地球接收太阳热量的多少,由此产生了四季的变化。

四季成因的结构关系图。

4.四季更替

(1)成因

(2)四季的划分:

板书设计

第四节 

2.周期

3.速度

4.地理意义

二、地球的公转

3.公转的地理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