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80634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成效与基本经验文档格式.docx

新中国成立以来,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形成了壮丽的水工程,保障了可用的水资源,修复了优美的水生态,打造了宜人的水环境,积淀了丰厚的水文化,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的功能价值、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已从原有的以生存和发展为主的兴利除害、治国兴邦等功能作用,逐步向物质、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融合的功能作用演变,愈发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与此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需求在不断提升和增长,在此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的期盼和要求也日益迫切。

因此,加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自2001年正式设立水利风景区以来,其外延持续拓展,规模不断扩大,内涵日渐丰富,品位逐步提升,已逐渐进入从以发展速度为主向以提高质量为主转变的关键期。

2018年,新增国家水利风景区46家,其中自然河湖型13个、城市河湖型20个、水库型11个、灌区型1个、水土保持型1个。

截至2018年底,全国已有国家水利风景区878家,达到省级标准的水利风景区2000多家,遍布于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主要江河湖库、灌区和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各地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单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积极发挥水利风景区“维护水工程、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发展水经济”的六大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逐渐提高、作用日益突出,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一)水利风景区的积极作用

1.水利风景区成为全国河湖建设的亮点

各地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单位充分认识到“河湖清,则生态兴;

生态兴,则经济强”,以全面落实河长制和湖长制为抓手,在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同时,将使干净、整洁、优美的河湖生态环境成为群众更强烈的诉求和社会更美好的期盼作为河湖建设的主要目标。

各地的实践充分说明,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一体化治理,加强对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保护和改善了水生态、水环境,将以往“脏乱差”的河流、湖泊、湿地等恢复健康,使之走向美丽,展现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生态良好的美好画卷。

水利风景区建设既为河湖建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成为河湖建设中具有特色的亮点。

2.水利风景区成为“两山”理论践行的着力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充分肯定了生态、环境、资源对水利风景区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也为水利风景区发展方式的转变指明了确切路径。

各地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单位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创造出水利风景区“生态、环境、资源+”的多元发展模式,更加自觉地推动景区的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去换取短暂的经济增长;

既体现了对“绿水青山”的保护机制,又彰显出对“金山银山”的实现机制。

实践证明,水利风景区践行“两山”理论,既推进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也解决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水利风景区在成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载体的同时,也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着力点。

3.水利风景区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

时至今日,水利风景区建设从行业拓展到了地方,从水利系统走向了整个社会,业已成为各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

不少地方通过水利风景区建设,有效地促进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发展。

水利风景区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的同时,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休闲游憩空间,“建一个工程,成一个景区,带一片城乡,富一方百姓”的水利风景区建管发展模式,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高度肯定和积极推广。

在当今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的背景下,水利风景区成为社会各界拥护和点赞的一个新热点,充分体现出水利行业对经济社会的重大贡献和有效作为。

4.水利风景区成为水文化弘扬的集聚点

水利风景区通过挖掘水文化内涵、建设水文化景观,集中展现了历代治水智慧和当代治水精神;

通过工程纪念馆、水利科普馆、水文化展馆、水文化长廊、宣传栏等,展示了当地水系变迁、治水历史、水利科技、节水知识等内容;

通过举办水文化主题活动,吸引了全社会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水文化,让水文化与水利现代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相得益彰。

目前,水利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平台与窗口优势,日渐成为中华水文化弘扬的集聚点。

(二)水利风景区的综合效益

水利风景区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科技等方面体现出显著的综合效益。

多年来的生动实践表明,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的基本要求,积极促进了对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拓展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强烈彰显了水利事业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贡献。

1.保护水资源,优化生态环境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突出了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示范区。

在适应人类生存与经济发展对水的合理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维护河湖生态健康的基本需求;

在开发利用水域岸线及水利工程的同时,也加强了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治理;

在注重水利设施等人工景观建设的同时,也强调了河湖自然景观的恢复和利用。

因此,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既是水利事业改革与发展所赋予的新领域,也是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渐彰显出保护了水资源、修复了水生态、改善了水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美化了城乡环境的基本功能。

在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基于对水生态景观的修复和水环境保护技术的运用,水利部门适时引入并着力推广了生态旅游的理念,使水利旅游发展越普遍、越深入,接受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教育的人就越多,广大人民群众亲水、爱水、喜水的愿望就越强,自发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意识就越高,越有利于提升全民生态文明的理念。

2.促进了水旅游,驱动了经济增长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形成了独特的水工程景观、优美的水生态环境、灿烂的水文化内涵,是吸引旅游观光者前往水利风景区的重要砝码之一,为科学利用水利资源、大力发展水利旅游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通过对景区工程的除险加固和更新改造,确保了水利工程功能的持续发挥和资产的保值增值;

通过提供相应的景区管理和配套服务,拉动了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既改善了景区属地的产业结构,也为水管单位的经营管理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水利风景区通过发展水利旅游,为水管单位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增强了经济实力,不但为深化水管单位改革和实现管养分离提供了发展空间和有效途径,也为提高职工收入、稳定职工待遇提供了经济保障。

与此同时,还为当地社会人员提供了大量直接或间接的就业机会,统筹兼顾了景区周边社区居民的利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就实践效果而言,水利风景区工作尤其是水利旅游工作开展得好的水管单位,其体制改革与经济发展均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3.提升了影响力,促进了社会进步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在顺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理解、充分支持和积极参与。

时至今日,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已经从水利行业自身拓展到了整个社会范畴,成为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许多城市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塑造了亲水景观,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逐步形成了水清岸绿、风景优美、人水和谐的城市新面貌,既达到了综合整治城市水环境的目的,又提高了居民的幸福指数;

还有不少县区举全域之力进行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并把景区的建设与景区功能的发挥作为当地发展生态旅游的龙头,使水利的经济支撑作用和社会服务功效进一步得到强化,增加了百姓的获得感;

与此同时,中央各大新闻媒体每年都对水利风景区工作进行跟踪报道,民政部门连续多年专门组织文艺演出,讴歌山水风光,慰问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者。

综上所述,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水利部门的辛苦和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水利行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也得到了不断提升。

4.展现水元素,丰富文化内涵

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依托水利工程,因此也是一个集中展示水利工程设施、技术和历史等丰富水利文化的载体。

水利风景区通过对水文化的塑造与体现,拓展了景区多元立体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文化承载力和文化品位。

通过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积极发挥宣传水利、弘扬文化和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的作用,将水文化元素形象地展示给社会大众,既加深了人民群众对水利建设的认识,也极大地提升了景区的声誉和形象。

人们在体验现代水利科技、享受优美生态环境和陶冶自身品格情操的同时,既能够感受到新时代我国水利事业的巨大成就,也能够了解到中华民族悠久的治水历史,还能够领略到水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而达到逐步认识水利、加深热爱水利、自发宣传水利的目的,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加强保护、科学开发和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良好意识。

实践证明,对于打造水文化景观、挖掘水文化内涵、宣传水文化功能和推广水文化价值而言,水利风景区建设无疑是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在丰富水文化内涵和推进水文化发展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基本经验

(一)坚持规划引领,高位推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要求,全面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水利部于2018年初印发了《全国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

《发展规划》是指导和推进水利风景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依据与准则,它基于对我国水利风景区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基本原则,明确了水利风景区发展的思路与目标;

阐述了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总体布局,强调了相应的发展任务和建设内容,安排了相关的项目实施计划;

对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效益及影响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保障措施。

根据《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利风景区工作的若干意见》(水综合〔2013〕455号)“强化规划引领”的要求,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乃至许多市(地、州)、县都编制了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并将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规划纳入水利发展总体规划,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其他水利专项规划相衔接。

《发展规划》的颁布与实施充分体现出,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发展是通过推进河流湖泊自然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愿望,同时将解决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作为规划实施重点的,这对深化水利和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也是推进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以及全社会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举措。

(二)以严格申报奠定水利风景区发展基础

依据《发展规划》精神,本着“安全第一、宁缺毋滥”的原则,水利部景区办从切实注重景区管理水平和发展质量的角度出发,对2018年景区申报基本条件,在2017年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