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935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uhedc预防医学自测题.doc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预防医学自测题

【B型题】

A.白血病B.消化道溃疡C.皮肤癌D.膀胱癌E.耳聋

15.放射线可引起()

16.紫外线可引起()

17.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

A.体温调节功能障碍B.循环系统障碍

C.中枢神经系统障碍D.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E.泌尿系统障碍

18.热射病的发病机制为()

19.热痉挛的发病机制为()

20.热衰竭的发病机制为()

【单选题】

1.人类与环境之间,可通过何过程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化学反应D.生物放大

4.下述哪项不是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累积作用的必备条件()

A.进入生物体内的环境化学物较难分解和排泄

B.污染物在环境中稳定不会迅速降解

C.污染物在生物体内浓集和积累时,尚不会对该生物体造成致命性伤害

D.污染物在环境中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

5.呼吸道吸收迅速而完全的理由,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肺泡的总表面积很大B.肺泡壁很薄

C.肺泡间毛细血管丰富D.气体及蒸汽状态污染物易进入肺的深部

6.接触某种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有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

A.体内蓄积B.物质蓄积C.功能蓄积D.生物浓集

7.痛痛病由哪种环境污染物引起()

A.铅B.铬C.镉D.锰

8.21世纪60年代初期,震惊世界的沙利度胺(反应停)事件,首次让人们认识到()

A.药物的副作用B.化学物的致畸性

C.化学物的致癌性D.化学物的致突变性

9.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结局主要是()

A.发生肿瘤B.常见病增多C.发生畸形D.发生遗传性疾病

10.环境污染对健康影响的特征不包括()

A.影响范围大和人群面广B.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多样性综合作用

C.低浓度长期作用D.环境污染造成人群健康危害有特异性

11.洛杉矶烟雾事件主要大气污染物是()

A.烟尘,SO2B.汽车废气,工业排放的烃类和NOX

C.工业有机化工废气D.工业和生活排出的SO2、CO2和CO

13.二次污染物是指()

A.直接从污染源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

B.比一次污染物毒性变小的污染物

C.空气中长期存在的难于降解的污染物

D.一次污染物受某些因素作用后,转变成理化性状完全不同的新污染物

14.光化学烟雾对机体的主要危害是()

A.对眼睛和上呼吸道的刺激作用B.神经系统损害

C.对胃肠道的腐蚀作用D.皮肤损害

15.室内空气中氡最可能来自()

A.室外污染B.建筑材料C.燃料燃烧D.吸烟

16.生物燃料烟雾最明确的健康危害是()

A.引起中毒性疾病B.诱发急性呼吸道感染

C.引起不良建筑物综合征D.引起变态反应

17.水质是否达到流行病学上安全的重要指标是()

A.细菌总数和痢疾杆菌B.痢疾杆菌和粪大肠菌群

C.伤寒、副伤寒杆菌总数D.大肠菌群和细菌总数

18.对饮用水进行氯化消毒时,起杀菌作用的主要是()

A.HOCIB.CI-C.Ca(OCI)2D.OCI-

19.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哪种说法是错的()

A.水中氮磷含量增加B.溶解氧急剧下降

C.水藻类大量减少D.鱼类死亡,湖泊变成“死湖”

20.通常首选的饮用水水源是()

A.降水B.江、河水C.泉水D.深层地下水

21.人体的摄入氮等于()

A.尿氮+粪氮B.尿氮

C.粪氮D.尿氮+粪氮+经过皮肤排出的氮

22.储留氮/吸收氮×100是()

A.蛋白质表观消化率B.蛋白质真消化率

C.蛋白质生物学价值D.蛋白质净利用率

23.我国人民膳食中蛋白质主要来源于()

A.肉、鱼、奶类B.豆类及豆制品

C.禽、蛋类D.粮谷类

24.必需脂肪酸的最佳食物来源是()

A.牛油B.植物油C.椰子油D.鱼类油

25.平衡膳食是指()

A.由多种食物构成的膳食,且所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

B.膳食中提供的热能和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且其比例适当

C.膳食中蛋白质的各类氨基酸保持适当的比例

D.膳食中摄入的氮和排出的氮应保持平衡

26.下列哪种疾病是食物中毒()

A.中毒性消化不良B.中毒性痢疾

C.毒蕈中毒D.急性胰腺炎

27.食物中毒的定义是()

A.凡食进被致病性细菌及其毒素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B.凡食进被化学毒物所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疾病

C.凡食进各种“有毒食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D.凡食进各种含有自然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28.一般以哪一类食物中毒为最多见()

A.化学性食物中毒B.细菌性食物中毒

C.真菌性食物中毒D.有毒动物中毒

29.河豚毒素最主要的毒作用是()

A.引起颅神经损害B.引起中毒性休克

C.引起随意肌进行性麻痹D.引起肾功能急性衰竭

30.河豚的毒素主要存在于()

A.鱼鳍B.鱼卵巢C.鱼鳞D.鱼骨

31.食物链是()

A.污染物随食物进入机体的过程

B.物质以食物的形式在生物体之间传递的过程

C.物质以食物的形式进入和排出机体的过程

D.物质以食物的形式在生物体之间传递并逐渐浓缩的过程

32.下列哪一种农药在食品中残留的时间最长()

A.有机氯B.有机磷C.有机汞D.有机砷

33.曲霉毒素中毒,主要病变在()

A.肾脏B.骨骼C.血液D.肝脏

34.体内合成亚硝基化合物的主要部位是()

A.肝脏B.胃C.十二指肠D.唾液腺

35.用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食物营养成分时是按照下列哪种食物量进行计算的()

A.从市场买来的食品毛重B.每种生食品的可食部分实际摄入量

C.熟食食品的实际食入量D.熟食食品加上剩余食品的重量

36.我国人民膳食中热能的主要来源是()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37.富含热能的营养素是()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38.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

A.色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

B.蛋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精氨酸

C.酪氨酸、精氨酸、色氨酸、苏氨酸

D.胱氨酸、精氨酸、赖氨酸、组氨酸

E.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丙氨酸

39.一般情况下,在营养上植物油比动物油好是因为()

A.植物油供给的热能比动物油低

B.植物油可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C.食用多不致引起用膳者肥胖

D.植物油含多不饱和脂肪酸高于动物油

40.决定人体热能需要量的因素,以下哪项除外()

A.维持基础代谢所需要的热能

B.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所需要的热能

C.进行生产活动所需要的热能

D.不包括特殊生理条件下所需要的热能

41.从预防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观点出发,我国膳食优于西方膳食是因为()

A.我国膳食中蛋白质来约以豆类蛋白为主

B.我国膳食中植物油占脂肪供应量的比例较大

C.我国膳食中钙、镁等元素较多

D.我国膳食中碳水化合物供热占总热能的比例高于西方膳食

42.视黄醇当量是指()

A.维生素A(微克)+β-胡萝卜素(微克)

B.维生素A(微克)+β-胡萝卜素(微克)×1/6

C.维生素A(微克)+1/60β-胡萝卜素(微克)

D.维生素A(毫克)+β-胡萝卜素(微克)

43.尼克酸当量是()

A.尼克酸(毫克)+1/60色氨酸(毫克)

B.尼克酸(毫克)+1/60赖氨酸(毫克)

C.尼克酸(毫克)+1/6色氨酸(毫克)

D.尼克酸(毫克)+1/6赖氨酸(毫克)

44.评价抗坏血酸营养状况,除了做尿负荷试验外,还可做()

A.红细胞中抗坏血酸含量B.白细胞中抗坏血酸含量

C.全血中抗坏血酸含量D.血清中抗坏血酸含量

45.影响维生素A、D吸收的是()

A.蛋白质B.脂肪C.碳水化合物D.维生素

46.硫胺素缺乏可引起()

A.坏血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47.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

A.坏血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48.维生素C缺乏可引起()

A.坏血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49.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

A.佝偻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50.尼克酸缺乏可引起()

A.坏血病B.癞皮病C.脚气病D.夜盲症

51.膳食中硫胺素的主要来源是()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52.膳食中抗坏血酸的主要来源是()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53.膳食中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是()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54.膳食中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是()

A.鱼肝油B.动物肝、肾、牛奶C.粮谷类D.绿叶菜

55.含碘丰富的食品是()

A.绿叶菜B.肉、蛋黄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