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904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6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试卷(河南).doc

2009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河南赛区预赛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C:

12N:

14O:

16Na:

23Mg:

24Al:

27Cl:

35.5K:

39Ca:

40Mn:

55Fe:

56Cu:

64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运用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这里的“钙”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

2.下列过程中主要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浓硫酸使白纸变黑B.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C.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D.用酒精浸泡紫罗兰花自制酸碱指示剂

3.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B.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C.用含NaNO2的工业盐烹调食品D.用霉变花生制成压榨花生油

4.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一组物质是

A.干冰、空气B.食醋、加碘食盐C.甲烷、烧碱D.汽水、冰水共存物

5.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6.下列关于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和铁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B.物质在氧气中燃烧都属于氧化反应

C.任何情况下呼吸纯氧均有益于健康D.实验室常用电解水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7.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用盐酸除铁锈:

FeO+2HCl==FeCl2+H2O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O2+H2O==H2CO3

C.医疗上用碱性物质中和过多胃酸:

NaOH+HCl==NaCl+H2O

D.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的碳酸钠: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9.下列实验现象和对应的结论描述都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一一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该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C.某固态化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产生氨味——该化肥一定是铵态氮肥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0.课本中的图表、数据等可以提供很多信息。

下面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可比较气体的密度大小

B.根据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的数目

C.“酸、碱和盐溶解性表”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依据之一

D.根据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确定混合溶液的分离方法

11.已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为:

甲+乙→丙+丁。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取10g甲和20g乙反应,则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30g

B.若丙和丁分别为盐和水,则甲和乙一定属于酸和碱

C.若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则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生成

D.若甲和丁均为单质,乙和丙均为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12.有四种物质的溶液:

①Ba(OH)2、②NaCl、③H2SO4、④CuSO4,不用其他试剂就可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其鉴别出来的顺序是

 A.④①③② B.①③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①④②

13.下列各组物质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减少的是

A.氨气通入稀硝酸中B.二氧化碳通入过量石灰水中

C.铁粉加入到稀硫酸中D.锌粒加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14.将括号中的物质通入或加入下列溶液中,能使溶液的pH明显增大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硫)B.稀硫酸(氯化钡)

C.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碳酸钠)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叙述中不符合右图实验设计意图的是

A.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说明一氧化碳和氧化铜的反应需要加热

C.说明生成物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D.可以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同时充分利用能源

+BaCO3

+NaOH

16.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BaCl2

A.CONa2CO3B.NaNO3Ba(NO3)2

+NaCl

C.Cu(OH)2NaOHD.H2SO4HCl

17.把铁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加入到一定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在滤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现象。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不含铜                  B.滤液中可能含FeCl2和HCl

C.滤渣可能是铜和铁的混合物        D.滤液中一定含FeCl2和CuCl2 

18.4.6g某有机物完全燃烧需9.6g氧气,可生成8.8gCO2和5.4gH2O,则该有机物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氧元素D.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

19.下列各物质无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其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A.HClO4、KClO3B.NaClO、KClC.KClO、KClD.NaCl、KCl

20.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并注入相同的足量稀盐酸,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边烧杯中分别投入等质量的镁和铝,则天平指针的偏转情况是

A.先偏向左,最后偏向右B.先偏向右,最后平衡

C.先偏向右,最后偏向左D.先偏向左,最后平衡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8个题,共30分)

21.在“食盐、葡萄糖、硝酸钾、纯碱”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1)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______________;

(2)可用作调味品和防腐剂_____________;

(3)农业上可作复合肥料使用______________;(4)其水溶液pH大于7____________。

22.2008年的年底我国在新疆准噶尔盆地探明首个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田。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它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作汽车燃料,这一改变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

23.2008年发生的毒奶粉事件,是不法分子在奶粉中掺入了不可食用的三聚氰胺而造成的。

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C3H6N6,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________。

三聚氰胺可由以下反应制取:

6CO(NH2)2一定条件C3N6H6+6X+3CO2,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蛋白质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平均为16%,若按氮元素的含量计算,则100mg三聚氰胺可假冒约_____mg蛋白质。

除蛋白质外,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24.自来水消毒过程中所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图中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反应后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该反应过程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5.请对以下实验方案进行补充或解释。

(1)取土壤样品溶于水,用玻璃棒蘸取上层清液滴在,便可粗略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2)将混合气体先后通过足量的,可除去氢气中的少量氯化氢气体和水蒸气。

(3)除去K2SO4溶液中的少量KOH,不能选用稀盐酸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右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在某一温度时,A、B两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此时为________℃。

(2)在t3℃时,10g水最多能溶解3gB物质,则10g水最多能溶解A物质的质量_______3g(填“>”、“≤”或“=”)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A>C时的温度为t℃,则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4)将A、B、C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0℃时,溶质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________。

27.我国规定饮用水的硬度不能超过25度。

硬度的表示方法是将水中的Ca2+和Mg2+都看作Ca2+,并将其质量折算成CaO的质量。

通常把1L水中含有10mgCaO称为1度,1L水中含有20mgCaO称为2度,以此类推,8度以上为硬水,8度以下为软水。

(1)自然界的水中大都溶有一定量的Ca(HCO3)2和Mg(HCO3)2,它们在受热时分别生成CaCO3和Mg(OH)2,这两种白色固体在容器内壁上积淀,即形成水垢。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水垢形成的过程(写出一个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简便的方法确定某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写出主要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某水样10mL,经实验测定,其中含Ca2+0.001g,含Mg2+0.00048g,则该水样的硬度为度,_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28.下图中的①、②分别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根据题中信息回答:

(1)氟原子的核电荷数为,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填序号)。

(3)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填序号)。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7个题,共30分)

2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所属基本反应类型。

(1)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黑色粉末。

(2)用熟石灰中和硫酸厂污水中的硫酸。

30.通过近一年化学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除了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外,下列因素也会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