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76819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频电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文档格式.docx

正弦波调制中频电疗设备。

(以频率1kHz~100kHz的基波,加以调制后形成低频正弦波调制波。

C类:

脉冲波调制中频电疗设备。

(以频率1kHz~100kHz的基波,加以调制后形成正弦波、方波、指数波、三角波、等幅波、锯齿波、尖波、微分波、积分波及这些波形的变形等低频调制脉冲波。

D类:

干扰电治疗设备。

(将两路或数路不同频率的中频电流交叉导入人体,在体内产生干涉治疗场,形成引起具有生物学作用的低频调制的中频脉冲电流。

3.中频调制及干扰电流的目的是利用基波为中频电流的穿透力强的特点将调制波或干扰波低频电流送入人体,以实现深度治疗的作用。

(四)产品作用机理

1.镇痛作用:

(1)中频电流可兴奋周围神经的粗纤维,通过“闸门”调控,抑制传导疼痛感觉的细小纤维,从而镇痛。

(2)中频电流可以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局部痛性物质的排除。

(3)中频电刺激还可使人体释放具有镇痛作用的吗啡样物质。

2.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中频电流能产生细胞膜内外极性的改变,使膜电位去极化,形成动作电位,因此兴奋神经肌肉,产生肌肉收缩。

3.改善血液循环:

(1)轴突反射:

轴突反射是指当中频电流作用在人体体表时,电刺激经传入神经至脊髓后角,兴奋传出神经,使皮肤的小动脉扩张。

(2)皮肤受电刺激时亦会释放组织胺、P物质、已酰胆碱等,它们能使血管扩张。

(3)植物神经作用:

低频电流可能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的活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肌肉活动的代谢产物:

肌肉活动的代谢产物,如乳酸、ATP、ADP等均有明显的血管扩张作用。

(5)肌肉的收缩作用:

低频电流可引起肌肉收缩,肌肉节律性收缩和舒张形成“泵”的作用,从而促进血液和淋巴液的回流。

4.软化瘢痕、松解粘连:

中频电流能扩大细胞与组织的间隙,使粘连着的结缔组织纤维、肌纤维、神经纤维等活动后分离。

(五)产品适用的相关标准

中频电疗产品根据产品自身特点适用以下相关标准:

1.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2.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

安全通用要求;

3.GB/T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4.GB/T16886.1-200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部分:

评价与试验;

5.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5部分: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

6.GB/T16886.10-2005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10部分:

刺激与迟发型超敏反应试验;

7.YY91093-1999中频电疗仪。

注:

以上标准适用最新版本。

(六)产品的预期用途

中频产品的预期用途应体现临床适应症和作用范围。

例如:

该产品对肩周炎、网球肘具有镇痛和消炎作用;

该产品具有锻炼肌肉作用,改善周围神经损伤;

该产品具有软化注射后硬结,松解术后粘连、肠粘连等。

(七)产品的主要风险

中频电疗产品在进行风险分析时至少应包括以下的主要危害,企业还应根据自身产品特点确定其他危害(见表1)。

表1中频电疗产品主要危害

序号

危害类型

可能的危害

1

能量危害

电能(电击)

2

热能(皮肤电极表面温升)

3

生物学危害

生物污染(感染)

4

生物不相容性(过敏)

5

环境危害

电磁兼容性(电磁发射及干扰)

6

使用中危害

不适当的标记(标志、标签)

不适当的操作说明

(八)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指导原则:

差频频率范围:

D类设备两路不同频率输出之间频率之差的范围。

动态节律:

形成干扰的中频电流幅度的调制周期。

差频变化周期:

D类设备两路不同频率输出之间频率之差范围的变化周期。

1.工作频率为1kHz—100kHz范围内的单一频率或频段,频率允差±

10%;

2.输出电流:

在基准负载下,最大输出电流应不小于

50mA,输出电流极限应不大于100mA,允差±

10%,并应在最小至最大输出范围内连续可调;

3.输出电流稳定度:

输出电流变化率应不大于5%;

4.调制频率范围:

B类、C类设备调制频率范围应不窄于0—150Hz;

5.差频频率范围:

D类设备差频频率范围应不窄于0—100Hz;

6.调幅度:

B类、C类设备输出波形应有级或连续在0—100%的调幅度范围内可调,调幅度允差±

5%;

7.动态节律:

动态D类设备的动态节律为4s—10s;

8.差频变化周期:

D类设备的差频变化周期为15s—30s;

9.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少于4h;

10.在最大输出时,经电极短路5s,再开路15s,关闭输出1min,重复试验10次,设备应能正常工作;

11.B类、C类设备的基波及调制波的频率及波形应加以描述;

12.处方的类型及基本波形应加以描述;

13.电极:

如为自制产品,应按照GB/T16886系列标准进行生物学试验;

如为外购产品,应购买已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产品;

14.安全性能:

GB9706.1-1995医用电气设备第一部分:

15、环境试验:

执行GB/T14710-1993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

(九)产品的检测要求

中频电疗产品出厂检验应包括性能要求和安全要求两部分。

性能要求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作频率、输出电流、调制频率范围(如有)、差频频率范围(如有)、调幅度(如有)、动态节律(如有)、差频变化周期(如有)。

安全要求应包括:

漏电流、电介质强度、保护接地电阻(如有)。

(十)产品的临床要求

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可分两种情况:

一种是中频电疗产品的作用机理为前面介绍的四种理论,且预期适应病症包含在附表1内,申报企业可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临床举证。

另一种是中频电疗产品的治疗作用采用其他的临床作用机理,或预期适应病症不在附表1内,则申报企业需做临床试验来验证产品的预期用途。

1.临床举证

中频电疗产品临床举证时,需提交同类产品的临床试验资料(包括对比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文献或临床试验报告)和对比说明。

临床文献应是省级以上核心医学刊物公开发表的能够说明产品预期使用效果的学术文献、专注、文献综述等。

提交的临床文献都应该是同一个对比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使用研究资料,这些资料的结果应客观、公正。

对比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试验报告需有医院签章,其内容应能验证该产品的预期用途。

对比说明应体现申报产品与对比产品在基本原理、结构组成、主要性能指标、预期用途等方面的异同点。

2.临床试验

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试验应符合《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规定》的要求。

临床试验方案应合理、科学,能够验证产品的预期用途。

方案中的临床病例数的确定理由应充分、科学;

选择对象范围应明确,涵盖产品的预期用途;

临床评价标准应清晰明确,且得到临床公认。

临床试验报告应符合方案的要求。

临床试验结果应明确,计量或计数结果可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试验效果分析应明确统计结果的临床意义;

临床试验结论应明确该产品的预期用途,符合临床试验目的。

在审查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试验方案和报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临床病例数确定的理由

确定临床试验例数就是计算试验的样本量的大小。

研究者、投资人和企业也希望花费较少而得到科学、客观的结果。

此外,太少的样本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太多样本浪费时间和资源,因此,有必要在临床试验方案中合理的确定样本量的大小。

样本量的估计要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①陈述无效假设H0和备择假设H1;

②基于无效假设中的结果变量(连续或离散:

如血压、死亡),选择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如t-test,

2);

③与标准治疗(对照组)相比,估计合理的效应大小δ(组间治疗差异);

④设定显著性水平和统计效能(,),及单侧或双侧检验;

⑤用公式估计样本量。

考虑失访和脱离病例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临床实际的病例数应在计算样本量的基础上至少增加10%。

中频器械的临床适应症比较广泛,验证的适应症越多,选择的病例数也越多。

具体审查时,要看临床试验方案中病例数确定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考虑以上几种因素的影响。

确定的病例数是否涵盖要验证的适应症。

(2)确定入选标准

临床试验方案应预先制定明确的入选标准或条件,入选标准应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应是临床公认的。

符合入选条件且愿意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方可确定为入选对象,入选对象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随机性。

必要时,应建立入选对象的排除标准。

(3)临床一般资料

临床试验报告中应明确临床试验的起始时间,参加临床试验的入选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入选对象的数量、病种、年龄、性别、病程分布、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比例等信息。

所有的入选对象应符合入选标准。

为了客观评价试验产品的治疗效果,应对参加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入选对象的这些基本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验证两组间的均衡性。

(4)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是对方案中总体设计内容的具体实施。

中频电疗产品的临床多采用平行对照设计,即设立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进行临床研究。

对照组可采用已上市的具有合法资质的同类产品进行治疗或者采用公认的传统治疗方法。

试验应是随机的,盲法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5)临床评价标准

中频电疗产品的治疗作用多数都是缓解疾病的症状,建议在评价这些症状时,将症状量化,并建立临床评价标准。

例如,在评价疼痛时,可采用数字评分法、文字描述法和视觉模拟评分法等方法将疼痛分级量化。

对治疗效果的评价可建立四级评价标准。

即:

显效:

治疗前后疼痛的改善率>

80%。

有效:

疼痛的改善率50%—80%。

进步:

疼痛的改善率<

50%。

无效:

20%。

以显效+有效的病例数统计有效率。

(6)临床试验结果

分别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汇总,并按照方案规定的统计学方法及评价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包括组内和组间分析),给出分析结果。

必要时提供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报告。

(7)临床试验效果分析

临床研究者应根据试验结果和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对统计分析结果作出临床意义的解释。

(8)临床试验结论

临床研究者应根据临床试验数据结果、效果分析得出结论。

临床结论应客观、科学、公正,在试验结果中有据可查。

(9)适应症、适用范围、禁忌症和注意事项

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和结论确定相应的适应症、适用范围,这是审批部门进行审批的依据。

禁忌症和注意事项是临床研究者在试验中发现或预见的问题,提醒申报者不断改进。

(十一)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

根据国家及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提供的信息,电脑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