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6329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6.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现象

A

红磷

产生大量白烟

B

铁丝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粉

发出蓝紫色火焰,闻到刺激性气味

D

木炭

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A. A                                           B. B                                           C. C                                           D. D

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O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2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装药品                                             B. 制备 

C. 收集                                           D. 验满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物质的是(  )

A. 铁丝                                     B. 木炭                                     C. 白磷                                     D. 硫粉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⑤从水槽中取出导气管⑥熄灭酒精灯⑦连接仪器,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①⑦③②⑤④⑥             B. ⑦②③①④⑤⑥             

C. ⑤⑦③②①④⑥             D. ⑦③①②④⑥⑤

6.下列有关实验及其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 加热铜丝后表面产生黑色物质

7.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8.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黑烟

D.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二、填空题(共4题;共14分)

10.现在木炭、硫粉、红磷、铁丝、石蜡五种物质,在空气中不燃烧的是________;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一种刺激性的大气污染物的是________;在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壁上有水雾生成的是________;产物中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________;在氧气中燃烧时能发出白光的是________​。

11.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应将红热的木炭________,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原因是________.

12.指出下面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图中的三处错误: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13.如图所示的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中,倾倒CO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

(2)实验B中,测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小于的原因可能是(只答一条)________ 

(3)实验C中,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________,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三、综合题(共1题;共5分)

14.用如图所示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1)过氧化氢(H2O2)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时发生如下反应:

2H2O22H2O+O2↑.实验室利用此反应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应选 ________ 和________ 

(2)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 ________ .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________  装置.

(3)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和H2的实验装置连接顺序是:

________ 

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

1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经探究,生成氧气的质量约是高锰酸钾质量的.

(1)现有高锰酸钾32g,大约能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这些氧气若装在容积为125mL的集气瓶中,最多装几瓶?

(氧气在该条件下的密度为1.429g/L).

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7分)

16.(2016•许昌一模)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气体制取的问题.

(1)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O2时,应选用的药品有________.

(2)D装置和C相比,收集气体时的优点是________.

(3)若用A、D组合制取O2,在没有错误操作的情况下,当有气泡从集气瓶口逸出时,说明了什么问题.

17.根据题意填空:

(1)实验室制氧气的两种方法如下:

方法一:

2H2O2 2H2O+O2↑    方法二:

2KMnO4 K2MnO4+MnO2+O2↑

Ⅰ.用方法二制取氧气选择的反应装置为________;

Ⅱ.设计A装置时使用分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___;

Ⅲ.现用方法一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若用C装置干燥氧气,此干燥瓶中装有的物质为________;在实验室中制取、干燥和收集氧气,请按气体流向,用导管的编号将装置连接好________。

(2)生石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材料,俗称“石灰”。

工业上通过在石灰窑中煅烧石灰石制得“石灰”,其反应原理是:

CaCO3CaO+CO2↑。

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刚出窑的“石灰”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刚出窑的“石灰”有那些成分?

【猜想】

I.只有氧化钙     II.只有碳酸钙      III.既有氧化钙也有碳酸钙

【实验探究】

甲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II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I成立,其理由是________。

(3)乙同学从样品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

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

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________。

(4)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稀盐酸证明了猜想III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________

猜想III成立

(5)【思考】使用“石灰”的建筑工地上常有一个大的石灰池,使用“石灰”时,先将生石灰倒入池内水中,一段时间后,再取用其中的石灰浆使用。

长期使用的石灰池内壁会逐渐增厚,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答】解:

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

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

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

答案:

A.

【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向试管中添加药品时,要将试管横放,然后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慢慢竖起,故图示操作错误;

B.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再冷凝成水珠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故图示操作错误;

C.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的底部;目的是排净集气瓶内的空气,故图示操作正确;

D.验满时不能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图示操作错误.

故选C.

【分析】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来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方法来分析;

C.根据收集气体的方法来分析;

D.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4.【答案】A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A正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错误;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C错误;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D错误。

【分析】本题考查铁、炭、磷、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物理性质。

5.【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操作步骤:

连→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⑦②③①④⑤⑥;

故答案为:

B.

【分析】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是:

连→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向试管里装入固体药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注意要用外焰,先预热,再固定在有药品的部位加热)→收→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据此解答即可.

6.【答案】B

【解析】A、红磷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现象描述正确,故A不可选;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但是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现象描述错误,故B可选;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现象描述正确,故C不可选;

D、铜丝加热后表面会生成黑色氧化铜,现象描述正确,故D不可选;

故选B.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高锰酸钾固体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