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内蒙古包头一中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解析版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礼乐制度和宗法分封制盛行于西周、春秋时期破坏、战国时期崩溃瓦解,礼乐制度是西周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是为了维护和调和等级制度。
2.下列选项不能反映宗法制及其影响的是()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
C.“父死子继,兄终弟及”D.“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
【解析】试题分析:
宗法制强调了血缘关系,“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没有体现血缘关系,D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是分封制及其影响的体现,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受宗法制影响,A项不符合题意;
“谱牒不立,则传久而失宗”中“谱牒”“宗”都是宗法制的体现,B项不符合题意“;
“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宗法制的体现,C项不符合题意;
排除ABC。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3.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A
【解析】从图片材料可以看出,从西周到战国汉字的演变特点是由繁到简。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私学的不断兴起,同时各诸侯国间的交流不断加强,为了方便交流,出现了汉字这一变化,故选A。
战国时期,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变化,但B不是主要因素。
C与材料无直接关系。
D是秦统一后推行的。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古代汉字的演变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以中国古代汉字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及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的影响。
小切口,但需要学生有大范围的知识体系,且本题以图片的方式呈现考查了学生获取图片信息的能力。
本题学生易选D项,原因是受图片信息的误导和学生思维定式的局限性的影响。
4.有学者认为,《诗经》多反映黄河流域的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等;
《楚辞》则多反映楚地神鬼巫术、自然崇拜、山川人物、历史风情等。
这反映了当时
A.南北方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异B.北方政治动荡社会经济发展受限
C.南方物产丰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D.祖先崇拜以及宗法制度影响扩大
【解析】根据题干内容可知,《诗经》和《楚辞》所反映出的社会状况有较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别根本上是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造成的。
北方经济发展较为成熟,人们会去考虑一些爱情、婚姻或者徭役、风俗方面的事情;
南方经济较落后,人们生活也较为原始,所以会有更多的巫术、自然崇拜,故A项正确。
B材料并未表现北方社会政治情况,动荡之说无从得到,故B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在经济重心完成转移之前,总体上来讲北方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南方的更高,故C项错误。
根据题干,《诗经》和《楚辞》表现的社会内容十分多样,并未集中于祖先崇拜和宗法制度,故D项错误。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的反映。
经济的发展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由经济决定的政治状况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社会环境。
5.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
这一举措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解析】汉武帝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钱币,其目的是打击地方郡国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此时,汉武帝早已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错误;
钱币铸造与赋税征收没有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
材料中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的权力,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的发展
鉴于币制混乱和铸币失控后引起的吴楚叛乱等严重后果,汉武帝在统治期间先后进行了六次
币制改革,才使汉初以来一直未能解决的货币问题得到了比较彻底的解决,最终确定了五铢钱的地位。
五铢钱是秦汉货币史上的一大转折,实现了中央对货币铸造权的集中统一,从经济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6.“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
”这里“相通的地方”指
A.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B.都代表被统治阶级的利益
C.都强调个人的自由与权利平等D.都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解析】孔子主张“克己复礼”,贵贱有序,故A不选。
苏格拉底是雅典尚处于古典时期,奴隶制度也未衰落,B排除。
苏格拉底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的代表,排除D。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重视道德和教育的重要作用,故选A。
7.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解析】据材料“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法家思想的内容。
“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属于墨家思想,故A选项错误;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也属于墨家思想,故B选项错误;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属于兵家思想,故C选项错误;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属于法家思想,故D选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学生熟练掌握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重点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对于兵家、阴阳五行家等主张思想也应该有所涉及,据此再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8.根据道教的一种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
这个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B.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
C.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D.佛教道教逐渐渗透融合为一体
【解析】材料认为佛教是道教创始人创建的,这种认识与史实不符,但却被道教徒接受,从侧面说明外来文化借助本土传统扩大影响,故A项正确;
材料只是一种传说,不能说明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人中国,故B项错误;
传说虽然有夸大的色彩,但是不能反映出阻碍思想文化交流,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李耳创建了佛教,没有体现佛教道教的融合,故D项错误。
【名师点睛】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
需要掌握佛教、道教的兴起。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解读与分析材料。
9.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题目中关键信息是“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根据所学知识,秦统一后,为了巩固统治,政治上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了度量衡,文化上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虽死犹存是指秦朝虽然灭亡了但创立的政治制度却保存下来。
ABC表述正确,三项属于具体制度,都有片面化的问题,都从属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故答案选D。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0.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
即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
这是因为
A.无为而治的推行B.重罪轻罚的传统C.丞相地位的尊崇D.官僚集团的庇护
【答案】C
【解析】由“汉代丞相犯罪,依“将相不辱”和“将相不对理陈冤”的习惯,不用出庭接受审问”可以看出当时丞相地位是相当尊贵的,故本题答案选C项;
A项错误,无为与“便重罪,亦由皇帝示意自裁”不符;
B项错误,历史传统是轻罪重罚;
D项不选,题干没有体现官僚集团的态度。
11.汉代《盐铁论》称“铁器兵刃,天下大用,非庶众所宜事也”。
汉初曾禁止商人向岭南地区的南越王国贩卖铁器,迫使南越王赵佗三次谢罪,南方许多农业部落,纷纷请求内附,自愿改为汉郡县。
这表明当时汉王朝
A.垄断战略资源,提高财政收入
B.重农抑商,打击工商业经济
C.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
D.削藩置郡,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反映汉代盐铁专营后,国家通过控制铁器的生产和销售,南方许多部落得以归附,体现运用经济手段,维护王朝统治,故选C;
材料没有体现盐铁专营后财政收入提高的信息,排除A;
材料没有打击工商业发展的信息,排除B;
材料没有“削藩”的信息,排除D。
故选C。
12.“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出现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魏晋时期
【答案】B
【解析】材料中“其所盛种粒”“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以知道是播种工具。
联系所学,教材中只有提到汉代的播种工具耧车,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ACD排除。
1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
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材料信息说明东汉察举制选官的标准是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高低,而能达到这些标准的只能是地主阶级,东汉后期演变成门阀士族,这就促使了社会阶层的固化,故B正确;
A项是在汉武帝时,故错误;
C项指的是科举制,故错误;
郡县制的基础是中央集权制度,九品中正制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错误。
【考点定位】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察举制
本题以察举制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契合高考改革的时代热点,也是海南卷高考的高频考点和主干知识,考生对古代选官制度的概念、特点、选官标准、选拔方式以及各自意义都要重点掌握。
14.有史学家认为:
汉武帝时,儒学家开始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成为“儒教”,儒家内部出现了第一个神学家。
这种观点认为()
A.汉武帝发展完善了儒家思想B.汉代经学神秘化趋势明显
C.董仲舒彻底否定了先秦儒学D.汉代儒学家重视考据、训诂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儒学走上了宗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