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7409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docx

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工作方案

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公司车辆技术质量管理水平,把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车辆日常使用、维护、修理及质量检验各环节,通过互相督促,使车辆使用与维修两项工作更紧密联系起来,促进车辆技术保障措施的有效落实,强化车辆技术保障能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精”为目标,以“细”为手段,围绕车辆技术质量管理核心工作,把“精、细、实、严”落实到车辆技术管理的每个环节,通过“三个管理”、“一个手段”、“九项措施”,使车辆技术质量管理规范和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形成闭环管理,切实把车辆安全技术质量保障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提升车辆技术质量管理水平。

二、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的三个重点方面

(一)细化“人”在车辆使用、维护和检验环节的质量管理作用

1.以有效落实驾驶员车辆日常维护和检查,保证“三检”工作质量,完善相关记录为依据,评价驾驶员对车辆正确使用、维护的落实情况。

2.以车辆维修的返工翻修次数、被拯救次数、维修记录等数据为依据,重点针对同项目安全机件的重复报修数据,对车辆维修质量考核,并辅以维修质量抽检、驾驶员对维修质量评价等方式,每月对修理技工和检验员进行辆维修质量的评估。

(二)细化对“车”技术质量状况的监控管理

以维修记录、返工翻修次数、被拯救次数、年审过线等数据为依据,对每辆营运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严密监控和管理。

以每月车辆车质车况、各级维护等质量抽检考评为手段,对各分公司、线路营运车辆的总体技术状况进行评估。

(三)细化车辆各级维护作业和修理作业流程的监控管理

1.驾驶员车辆日常维护和“三检”的工作流程

 

2.车辆维修作业和质量检验流程

合格

不合格

不合格

三、以信息化技术强化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

建立车辆技术质量管理平台,为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

(一)整合“实时报修”、“单车核算”、“材料管理”、“拯救中心”等管理系统,建立跨信息系统的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平台,实现实时、互通、数据共享。

管理平台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数据:

1.个人基础资料:

驾驶员、线长、质检员、维修技工、检验员和技术管理人员等个人基础资料,含技术等级、技术培训和考核记录、评价记录等;

2.车辆技术资料:

车辆基础技术资料、维护修理记录、检验记录(含三检、竣工检、抽检、回场检)、报修记录、主修人员、检验人员、被拯救(分有责、非责)记录,返工翻修记录、维修质量评价记录、违规情况和作业时间等技术资料;

3.修配厂各级人员的质量考核记录;

4.质检组的检查资料:

常态化开展的对日常维护、“三检”、回场检和质量抽检等质量监管检查记录。

(二)评估标准和处理措施

1.评估标准,见附件1;

2.评估期限,一个自然月;

3.评估等级和处理措施。

按照评估标准对车辆技术状况和驾驶员、技工进行关注度(分值)的评估,分公司、修配厂根据关注度(分值)对车辆质量责任情况给予记分,按质量管理规定对责任人员进行考核:

(0-60分),发出提示短信;

(61-90分),开展专题培训考试教育;

(91分以上),进入考核期(考评),视情调整岗位。

四、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具体措施

(一)细化驾驶员车辆使用、日常维护和“三检”等工作的有效落实和管理

由分公司车管部门和质检组,制定月度质量抽检工作计划,每天到线路、站场进行抽查车辆使用、日常维护和车辆技术状况,确保每个季度完成一次对属下全部营运车辆和驾驶员的循环检查,切实掌握车辆的运行技术状况和驾驶员落实日常维护与检查的情况,并把每天的检查数据及时录入系统,为评估提供依据,形成对线路、人和车辆精细化技术检查工作流程。

1.对驾驶员采用“问、查、复核”的方式,督促做好车辆检查和维护

问——由线长、挂线安全员等询问驾驶员车辆技术状况和故障情况;

查——通过质检组检查和回场检,使驾驶员做好车辆日常维护和“三检”,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复核——通过管理平台,每天对三天内车辆故障报修的修复情况进行检查复核,并将重复发生故障情况反馈到分公司车管员,共同把好车辆质量关;

2.公司、分公司质检组、回场检人员对驾驶员日常维护和车辆技术质量检查的工作要求

(1)将检查记录等数据在次日录入管理平台:

发现问题、项目、内容、报修时间(要求被检车辆入厂时间)和检查人员签名。

对车辆维修、整改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统计计分。

(2)检查发现属驾驶员日常维护不到位而造成的问题,在数据录入管理平台时,由检查人员予以责任确定,进行统计计分。

(二)建立分公司驾驶员对车辆维护和修理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

完善车辆运行技术状况信息沟通渠道。

驾驶员、分公司管理人员可通过刷员工IC卡查询和反映车辆运行技术状况,了解车辆维修状况;及时将车辆近期报修或疑难技术问题通过线路线长汇总,反馈到分公司车管员、修配厂技检部门,由修配厂通过信息系统对问题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整改办法。

(三)加强对翻修、重复报修车辆的精细化管理

1.各修配厂指派专人对车辆的技术状况和维修质量(重点:

车辆同项目重复报修、保行期内翻修等)进行筛选、分析判断,找出每月故障高发项目类别,制定有针对性的表格式标准化维修及检验流程,予以重点解决。

2.对超过总报修车次10%的车辆多发故障项目类型,对安全机件同项目重复报修2次、非安全机件重复报修3次的、月度高发故障项目类型等,由修配厂每天专人跟进,及时解决车辆存在的安全技术故障隐患问题;及时对车辆、驾驶员、技工、检验人员的工作质量和责任进行认定评价。

3.持续开展质量管理活动,逐步提高维修质量。

修配厂每天随机选取一辆临修或维护竣工的车辆,召集各级人员进行质量汇检,达到互相交流、统一质量标准和工艺规范的目的。

(四)强化公路客运车辆安全技术质量的精细化管理

对参加公路客运的车辆实施全方位安全机件监督管理,实施定期、定点、定人督促管理,检验工作规范化管理。

除按规定落实车辆强制性各级维护作业外,凡执行公路客运任务的车辆,在出车前及回场后必须到指定安检点进行车辆安全机件检查和例保工作,安检及回场检须有检查登记及相关责任人签名确认合格签发证明后,方可出车,确保车辆安全技术性能良好参加公路客运服务。

(五)建立车辆技术性能评估机制

通过对车辆实施常态化的质量巡检、抽查、回场检等方式,对车辆运行技术状况进行评价,细化对车辆技术状况的监控,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置,提升车辆安全质量风险的防控能力。

严格按照公安车管部门及上级管理部门要求,按期把车辆送指定检测站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评估(年审、综检),确保车辆技术性能符合安全运行条件参加线路营运。

(六)深化3G和CAN总线技术应用,对车辆关键技术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结合3G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提取车载CAN总线技术数据,通过3G模块发送到后台数据库,利用数据库技术对车辆运行的实时技术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如车辆发动机转速、发动机水温、车速、气压、仓温等实时技术数据,当工作参数超过临界值时,系统将会自动报警,提示监控人员及时实施针对性措施,对车辆进行故障修复。

(七)整合临修点,完善设备配置

加强车辆故障临修点的技术力量,增大维修质量监督管理力度,对每辆安全机件报修和各级维护作业的车辆,均作车辆安全技术隐患的检查,发现问题,立即处置。

根据各临修点的现状和布局进行整合,对人员配备、技术能力和生产设备进行重新调配,确保一级维护作业点和涉及安全机件修理作业的临修点具备维修车坑、试车场地。

(八)完善材料质量评估机制

利用材料管理系统中的提示功能,对配件不足、配件材料质量问题,及时发出指令,立即采取应对措施,为保证维修质量提供材料配件质量保障。

(九)加强技术培训

1.各分公司根据车型、车龄、车辆故障类型和修理技工的分布特点,制定本单位的定期技术培训和考核计划,开展新车型使用、修理和各级维护规程规范培训,当评估关注度达到61-90分时,需马上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当发生责任事故时重新培训。

以“培训、考核、二个实操”的形式,开展驾驶员、技工的技术培训,并进行两项实际操作的检验(驾驶员日常维护操作和规范驾驶操作;技工维修技能和安全操作规范)。

培训及考核结果录入员工培训档案,凡考试不合格者必须进行补考,合格后,方能上岗。

2.分公司在月度驾驶员安全大课学习中,安排不少于10分钟时间,对驾驶员进行车辆日常维护和故障预判断等内容的技术培训。

修配厂定期对维修技工及检验员开展技术质量业务培训。

各项培训需做好记录和考核。

3.对新入职驾驶员开展车辆技术培训。

由职培中心对新入职驾驶员进行车辆日常维护、“三检”要求、常见故障判断、车辆技术结构、安全系统(方向、制动)、仪表、电源和应急处理等内容的技术培训。

并安排到修配厂实习,通过实习使其掌握:

1、掌握车辆日常维护和“三检”的实操技能;2、掌握车辆安全系统(方向、制动)的检查要点,仪表、电源和应急处理的技术要点。

3、了解车辆临修、维护的作业流程、车辆技术结构;4、了解和掌握车辆报修流程,车辆维护和修理竣工后接车验收等基本技能。

技术培训科目和考核列入驾驶员的培训档案管理。

五、实施计划

从9月开始,进行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的试点,以二分公司为试点单位,技术与信息化部指导实施,经实际运行和总结评估后,在公司各单位全面推广应用(见附件2)。

六、试点工作要求

(一)通过完善基础技术数据和健全信息系统功能,各单位要提前做好基础数据的统筹,在总结试点单位的经验,修改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具体措施的操作流程和规范,为推广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夯实基础。

(二)试点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车辆技术质量培训计划,依法、依规地开展车辆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以考试合格作为上岗和日后工作技能资格升级的基础衡量条件。

(三)试点单位在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对照精细化车辆技术质量管理的“三个管理”、“一个手段”、“九项措施”,制定细化工作措施和操作规范,并在9月5日前提出对分析系统的具体需求。

(四)试点单位对试点工作以每周一评估总结、每旬一完善的工作方式,提供试点效果评价的依据。

附件:

1.评估标准

2.精细化车辆技术管理试点工作进度表

附件1

评估标准

类别

等级

宗数

关注度(分值)

车辆

维修(报修)

非安全机件

1

3

安全机件

1

5

车辆年限

2年内

1

2年以上-3年以下

2

3年以上-5年以下

4

5年以上-7年以下

6

7年以上-9年以下

8

车辆驾驶员

日常维护

非责

1宗

1

有责

1宗

3

故障报修

非责

1宗

1

有责

1宗

3

非专用道时间故障抛锚

非责

1宗

3

有责

1宗

5

专用道时间故障抛锚

非责

1宗

10

有责

1宗

30

车辆维修技工

检验员

投诉

非责

1宗

5

有责

1宗

10

违规

非责

1宗

10

有责

1宗

20

返工、翻修

非安全机件

2次

1宗

10

3次及以上

1宗

20

安全机件

2次

1宗

60

3次及以上

1宗

90

非专用道时间故障抛锚

非责

1宗

3

有责

1宗

5

专用道时间故障抛锚

非责

1宗

10

有责

1宗

30

年龄(男)

30岁以下

6

30岁-55岁

3

55岁以上

6

年龄(女)

30岁以下

6

30岁-45岁

3

45岁以上

6

技术工种年限

10年以下

5

11-3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