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73067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8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doc

窗体底端

2011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甲烷能燃烧

B.金刚石可刻划玻璃

C.汽油易挥发

D.活性炭能吸附某些有毒气体

2.墙内开花墙外香,此现象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3.继“分子足球”C5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N60属于(  )

A.化合物

B.混合物

C.金属单质

D.非金属单质

4.riben地震造成核电站泄漏所导致的碘131核辐射,引起国内少数人抢购加碘食盐.其中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  )

A.原子

B.离子

C.元素

D.分子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制取氧气

B.

浓硫酸稀释

C.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D.

测溶液的pH

6.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废旧电池集中回收处理

B.当夜里液化气泄漏,立即开灯关阀门

C.燃放烟花爆竹时,应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桌面着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7.今年春夏,长江中下游持续干旱,天灾促使人们日益关注水资源保护.下列关于水知识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为了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

C.日常生活的饮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鉴别

D.生活、工业等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8.起云剂是一种合法的食品添加剂,黑心厂家塑化剂替代.关于塑化剂(化学式为C24H38O4)的说法正确的是(相对原子质量:

C-12H-1O-16)(  )

A.塑化剂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24:

38:

4

B.塑化剂是由66个原子构成

C.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88

9.下表为家庭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

物质

食醋

牙膏

食盐水

肥皂水

酱油

pH

2~3

8~9

7

10

4~5

蚊子、蜂等昆虫叮咬人时,会向人体摄入一种酸性物质,使人的皮肤红肿、瘙痒、疼痛.要消除这种症状,可在叮咬处涂抹下列物质中的(  )

A.牙膏或肥皂水

B.食盐水

C.酱油

D.食醋

10.如下图所示,烧杯中有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儿童酚酞,溶液瞬间变红,某学生用滴灌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完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红色褪去

B.反应后溶液可导电

C.反应后氢氧化钠溶液pH变小

D.反应后溶液中Na+数目减小

11.BGO是我国研制的一种闪烁晶体材料,曾用于诺贝尔获得者丁肇中的著名实验,已知BGO的化学式为Bi4Ge3O12,其中Ge(锗)的化学价为+4价,则在BGO中Bi(铋)的化学价为(  )

A.+2

B.+3

C.+4

D.+5

12.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知识

B.健康知识

预防煤气中毒--------室内放一盆水

甲醛污染室内空气----劣质装修材料

安装燃气热水器------必须配有烟道

不吸烟--------防止有害物质损害健康

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不偏食--------------------膳食平衡

C.生产知识

D.环保知识

天然气------------发电

硫酸铵-------复合肥料

一氧化碳------冶炼金属

防止污染水资源---不向河中丢垃圾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使用乙醇汽油

减少酸雨-----------不乱扔塑料废品

A.A

B.B

C.C

D.D

13.称取2gKNO3固体用18g水配成溶液,移入已装有10g10%的KNO3溶液细口瓶中.混合后细口瓶中溶液质量的质量分数为(  )

A.大于10%

B.小于10%

C.等于10%

D.无法确定

14.Ca(OH)2、NaOH、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选用下列试剂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溶液

B.Ba(NO3)2溶液

C.CuSO4溶液

D.酚酞溶液

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装有四种物质,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6.8

8

2.4

0.5

反应后质量/g

0

x

8.4

10.5

你认为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x的值是8.8

C.生成C和D的质量比是3:

5

D.B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

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3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6.以下是几种食品保存方法,根据你所学知识与掌握技能回答

(1)易破碎食品充填N2或CO2或稀有气体

(填一种物质)作保护气.

(2)容易变质食品,需要在食品包装袋内放置脱氧保鲜剂,此黑色保鲜剂放置空气一段时间后变为红色物质,取少量此黑色粉末放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看到有气泡产生,以你所学知识估计可能是Fe

(填化学式)

(3)PE塑料保鲜膜,能够调节内外O2和CO2平衡,保留蔬菜、水果的水份.PE塑料属于有机物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17.以下是1~18号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原子核电荷数的关系图,请认真细读后回答:

(1)17号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2)12号元素与17号元素化合所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

MgCl2

(3)通过上图你发现哪些规律?

请写出其中一个最外层电子数呈规律性变化;除H、He外,同周期由金属元素至稀有气体元素结束(符合要求的答案均给分)

18.NH4Cl的溶解度表如下:

温度计/℃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在20℃条件下,一种NH4Cl溶液甲,发生如下变化:

溶液甲溶液乙溶液丙

请回答:

(1)一定为饱和溶液是丙

溶液,不能确定为饱和溶液的是乙

溶液.

(2)要把40℃时的NH4Cl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升温或加水

19.在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反应过程中,属于化合物的有2

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l2=N2+6HCl

20.实验室用铁、氧化铜、硫酸为原料制取铜,某同学设计了如右两个实验方案:

认真分析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CuSO4溶液和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SO4+Fe=FeSO4+Cu

(2)两个方案中,你认为较好的是哪一个,请简述理由方案②不需加热;反应物充分利用节约能源或方案①反应物需要加热反应物不能充分利用耗损能源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1.资料一:

安化插茶的营养价值很高,是人们喜爱的饮料之一,其中一种是以花生、芝麻、生姜、绿茶、食盐和水等作原料经研磨而成.

资料二:

插茶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油脂、维生素、糖类、水等营养物质,并能提供人体所必须的铁、钙、锌等元素.

(1)插茶中含有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的是植物蛋白

(2)插茶能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铁、锌

等微量元素(填名称).

22.铜、铁、铝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

寻找知识的共同点和特殊点,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方法

(1)三种金属具有的共同物理性质为导电、传热、延展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表面产生了致密的氧化膜保护铝

(2)随着金属矿产的不断减少,金属的防护已成为世界研究的课题;请你写出两条防护金属制品的措施:

涂油、刷漆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23.5月13日某电视台指导:

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农业示范园,许多大棚西瓜还未成熟竞相炸裂,该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权威机构认为是由于不正确使用植物激素,如“膨化剂”、“膨大剂”、“催长素”等所致.

小军对这一报道很好奇,于是他和他的化学兴趣小组到化工商店买了一包白色粉末的膨化剂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包膨化剂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常见的膨化剂有NaHCO3(小苏打)、Na2CO3(纯碱)、NH4HCO3、KAl(SO4)2(明矾)

【猜想假设】他们对这一包膨化剂作出如下猜想:

①NaHCO3(小苏打);②NH4HCO3;③Na2CO3(纯碱);④KAl(SO4)2(明矾)

【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结论

Ⅰ、打开这一包膨化剂闻气味

没有闻到任何气味

猜想②不成立

Ⅱ、

河水仍然浑浊

推测猜想④

不成立

Ⅲ、取少量膨化剂,从下图中选取装置①实验

加热充分反应后,装置试管口内壁出现水珠,并留白色残余固体

推测猜想③

不成立

Ⅳ、将实验Ⅲ中产生的气体通入下图装置⑥实验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Ⅴ、

产生白色沉淀

推测白色残余固体为碳酸钠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猜想①

成立.

写出实验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

【讨论】大家经过交流,一致认为NaHCO3(小苏打)在配制糕点所起的膨化作用,主要由于NaHCO3(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致.

小军探究欲望持续上升,于是设计了如下操作:

如果选用发生装置②,收集装置③,实验室可以制取的气体有CO2或O2

;请写出一个所选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或2H2O22H2O+O2↑

五、计算题(6分)

24.小明在实验室称取12.25gKClO3和3gMnO2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制氧气,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12g,请你帮小明完成下面的内容:

(1)生成氧气的质量=12.25g+3g-12g=3.25

g.

(2)理论上12.25g氯酸钾完全分解能获得多少g氧气?

(3)通过上述计算,分析

(1)、

(2)数据,且说明原因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可能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K-39Cl-35.5O-16Mn-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