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2210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2.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7诸子百家散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使动用法,使……趄觐。

④莅:

临,到。

⑤殆:

副词,表示不肯定,可译为“可能”“大概”“几乎”“或者”等。

⑥有:

通“又”。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肥甘:

肥美甘甜的食物B.而抚四夷也抚:

安抚

C.犹缘木而求鱼也犹:

好比,犹如D.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固:

坚固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之所大欲之:

助词,无实义B.轻暖不足于体与于:

对于

C.莅中国而抚四夷也而:

表顺承D.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以:

3.翻译句子。

(1)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2)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4.孟子怎样说服齐宣王的?

(3分)

(二)短文二则

【甲】鱼,我所欲也;

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

告子上》)

【乙】子墨子曰:

“万事莫贵于义。

今①谓人曰:

‘予子冠履②,而断子之手足,子为③之乎?

’必不为。

何故?

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

‘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

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④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

万事莫贵于义也。

”(出自《墨子·

贵义》)

①今:

若,如果。

②冠履:

帽子和鞋子。

③为:

愿意。

④争:

争论,争辩。

1.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不为苟得也苟富贵,无相忘

B.是贵义于其身也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C.死亦我所恶不以恶小而为之

D.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予观夫巴陵胜状

2.下列句中的“之”字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

断子之手足

A.人皆有之

B.予独家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吾欲之南海,何如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万事莫贵于义也。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比喻论证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万事莫贵于义”,甲文则用论证的观点(3分)

5.你认为两文中“义”的内涵是什么?

今天我们还有坚持的必要吗?

说说你的理解。

(三)所谓故国者

孟子见齐宣王曰:

“所谓故国①者非谓有乔木②之谓也有世臣③之谓也。

王无新臣矣,昔者所进④,今日不知其亡⑤也。

“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国君进贤,如不得已,将使卑逾尊,疏逾戚,可不慎与?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

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

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左右皆曰不可,勿听;

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

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

左右皆曰可杀,勿听;

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

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

故曰国人杀之也。

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

”(《孟子·

梁惠王章句下》)

①故国:

指历史悠久的国家。

②乔木:

高大的树木。

③世臣:

世代建立功勋的大臣。

④进:

任用。

⑤亡:

去位,去职。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舍:

舍弃,不任用

B.将使卑逾尊,疏逾戚戚:

亲戚

C.可不慎与慎:

小心

D.然后察之察:

明察,弄清楚

2.用“/”给下一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限划两处,2分)

所谓故滚者非谓有乔木之谓也有世臣之谓也。

(1)吾何以识其不才而舍之?

(2)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4.孟子给齐宣王提的建义突显了他的什么思想?

你如何评价孟子的建议?

(四)赵简子爱士

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

阳城胥渠②处广门之官③,夜款④门而谒曰:

“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曰:

‘得白骡之肝,病则止;

不得则死。

’”谒者入通。

董安于⑤御⑥于侧,愠曰:

“嘻!

胥渠也,期吾君骡,请即刑⑦焉。

”简子曰:

“夫杀人以活畜,不亦不仁乎?

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

”于是召庖人杀白骡,取肝以与阳城胥渠。

处无几何,赵兴兵而攻翟⑧。

广门之官,左七百人,右七百人,皆先登而获甲首。

人主其胡可以不好士?

(选自《吕氏春秋·

爱士》)

①赵简子:

赵鞅,谥号简子,春秋末年晋国大夫。

②阳城胥渠:

人名,复姓阳城,名胥渠。

③处广门之官:

住在广门里面的官舍。

④款:

敲,叩。

⑤董安于:

简子家臣。

⑥御:

侍奉。

⑦刑:

惩罚。

这里是“杀”的意思。

⑧翟:

也称狄,对我国古代居住在北方的少数民族的泛称。

A.夜款门而谒曰谒:

求见B.期吾君骡期:

期待,渴望

C.杀畜以活人活:

生活D.取肝以与阳城胥渠与: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甚爱之之:

代词,代白骡B.不得则死则:

C.董安于御于侧于:

介词,在D.夫杀人以活畜夫:

(1)得白骡之肝,病则止;

(2)杀畜以活人,不亦仁乎?

4.作为当代中学生,你怎样看待赵简子“杀畜以活人”的做法?

(2分)

(五)季文子俭德

季文子①相宣、成②,无衣帛之妾③,无食粟之马。

仲孙它④谏曰:

“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⑤,且不华国⑥乎?

”文子曰:

“吾亦愿之。

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吾以是不敢。

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⑦,马饩⑧不过稂莠⑨。

文子闻之曰:

“过能改者,民之上⑩也。

”使之为上大夫。

(选自《国语·

鲁语》)

①季文子:

季孙行父,鲁国上卿。

②宣、成:

指春秋时期的鲁宣公和鲁成公。

③妾:

指婢女。

④仲孙它:

就是子服它,孟献子的儿子。

⑤爱:

吝啬。

⑥华国:

使国家有光彩。

⑦七升之布:

指很粗的布。

升,古代布八十缕为一升。

⑧饩:

饲料。

⑨稂莠:

杂草。

⑩民之上:

在普通人之上。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无衣帛之妾衣:

动词,穿

B.而我美妾与马美:

以……为美

C.季文子相宣、成相:

动词,做丞相

D.人之父兄食粗衣恶恶:

厌恶

A.且不华国乎且:

并且

B.吾亦愿之之:

代妾衣帛、马食粟

C.然吾观国人然:

然而

D.吾是以不敢是以:

因此

(1)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

(2)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

4.文章写季文子与仲孙它的对话,其主要用意是什么?

(六)心不在马

赵襄主学御①于王子期②,俄而与子期逐③,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④,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⑤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⑥于臣。

夫诱道⑦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⑧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

喻老》)

①御:

驾车。

②王子期:

应作“王子于期”,就是下文的“于期”,是个善于驾车的人。

古代有王子氏,这个人当是姓王子,名于期。

③逐:

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④所贵:

最要紧的。

⑤调:

协调。

指调度、驾驭。

⑥逮:

赶上。

⑦诱道:

诱导,把马引到正路上去。

⑧上:

通“尚”,还。

1.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皆以美于徐公

B.子之教我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此君之所以后也此臣所以报光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D.三易马而三后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易马/而三后B.此君之/所以后也

C.先/则恐逮于臣D.马体/安于车

(1)而后可以进速致远。

(2)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4.这个故事对你有何启示?

请联系实际谈一谈。

(七)子路见孔子

子路见孔子,孔子问曰:

“汝何好乐?

“好长剑。

”子曰:

“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①可及乎?

”子路曰:

“学岂有益哉。

“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

御狂马者不释②策,操弓不反檠③。

木受绳则直,人受④谏则圣,受学⑤重问,孰不顺哉?

毁仁恶仕,必近于刑。

君子不可不学。

“南山有竹,不柔⑥自直,斩而用之,达于犀革⑦。

以此言之,何学之有?

栝⑧而羽之,镞⑨而砺之,其入之不亦深乎?

”子路再拜曰:

“敬受教。

(选自《孔子家语》,有删改)

①岂:

同“其”,代词,相当于“谁”。

②释:

放;

③檠:

(qí

ng)矫正弓弩的器具。

④受:

承受。

⑤受学:

从师学习。

⑥柔:

通“糅”,用火熨木,通过人力加工,把曲的变直,直的变曲。

⑦犀革:

犀牛皮制品。

⑧栝:

箭的末端。

⑨镞(zú

):

箭头。

1.下列加点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栝而羽之B.镞而砺之

C.每至晴初霜旦D.人受谏则圣

A.徒谓以子之所以:

凭借

B.学岂有益哉岂:

难道

C.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夫:

发语词,用在句首,无实义

D.斩而用之而:

表示修饰

(1)御狂马者不释策,操弓不反檠。

(2)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

4.孔子的谈话善于运用说理,强调了的重要意义。

5.选文中孔子的谈话令人信服,请就其中的谈话技巧作简要分析。

(八)杜子谏楚庄王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

“王之伐越,何也?

“政乱兵弱。

”杜子曰:

“臣患②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

庄蹻③为盗④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

“自见之谓明。

①杜子:

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

②患:

担心,担忧。

③庄蹻:

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

④盗:

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

A.楚庄王欲伐越伐:

讨伐

B.丧地数百里丧:

失丧

C.此智之如目也智:

智慧,聪明

D.自见之谓明明:

明智

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与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

臣患智之如目也

A.王之伐越,何也B.能见百步之外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D.自见之谓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