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72148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核心知识点复习提纲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

因素

具体内容

气候

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条件,使之成为适宜居住的地带

地形

平原和丘陵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对经济发展有利

水资源

一般来说,沿河、沿湖地区人口稠密

土壤

通过农业发展间接地起作用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人口聚集

2.人文因素

人文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和科技等。

其中经济因素对人口分布具有决定性影响。

3.人口分布的变化

(1)农业社会及以前,人口分布表现出相对分散而均衡的特点。

(2)农业社会以后,人口分布格局呈现点、轴集中态势。

[微点拨]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但自然因素是基础因素,人文因素往往通过自然因素而起作用。

第二节 人口迁移

一、人口迁移及其影响因素

1.人口迁移

(1)含义:

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2)属性

(3)分类:

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4)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2.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1)现代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大型工程建设、国家政策等。

(2)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二、国际人口迁移

1.20世纪以前,人口主要迁往人口较少和尚未开发的地区。

2.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主要由战乱国家迁往非战乱国家。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1)国际人口的政治性迁移急剧增加。

(2)国际人口迁移的流向发生了很大变化,欧洲由迁出地变为迁入地。

(3)美国仍是人口迁入地,但人口来源地发生了很大变化。

三、我国人口迁移

1.1949年以前,政治原因、战乱等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发性人口迁移少。

方向为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向西北、东北、西南方向的迁移。

3.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方向为从中部向东部迁移,西南、西北向东部的迁移也有扩大趋势。

[微点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沿海,山区迁往平原,农村迁往城市,落后地区迁往发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民工潮”。

第三节 人口容量

一、人口增长

1.总趋势

世界人口发展历史的总趋势是人口不断增长。

2.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科技进步、医疗卫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

3.世界人口增长是由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一个区域的人口变化,还与当地的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有关。

二、资源环境的限制性

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是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

要保证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拥有足够的自然资源。

2.现状

(1)尽管随着人类技术水平的提升,自然资源的种类、储量、用途等已得到不断丰富、完善,但自然资源终究是有限的。

(2)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会导致严重的环境问题,限制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措施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需要建立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人类的持续发展。

三、人口合理容量

1.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容量

(1)资源环境承载力:

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

(2)人口容量:

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

(3)二者关系:

人口容量是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共同作用的产物,是衡量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影响因素:

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等。

(3)意义:

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章 城镇和乡村

第一节 城乡空间结构

一、城乡土地利用

1.城镇与乡村

(1)城镇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2)乡村是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方。

2.土地利用类型

类型

内容

农用地

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

建设用地

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

未利用地

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3.城乡用地差异

(1)城镇土地利用指城镇中建设用地的状况,反映的是城镇布局形态和空间功能差异。

(2)乡村土地利用反映农业生产布局、农村居民点以及相关设施的分布状况。

二、城乡空间结构

1.城市空间结构

(1)形成:

在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人口和产业在空间上集聚,形成不同性质的功能区。

(2)主要功能区:

功能区

主要功能

居住区

城市居民生活、交往、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

工业区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城市内部空间布局的主导因素

商业区

城市各种经济活动,特别是商品交易和金融流通的中枢

(3)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各种功能区相互联系、相互组合。

(4)城市空间结构:

规模

空间结构

较小城市

同心圆状、扇状和条带状

较大城市

多核心状、棋盘格状

(5)影响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政策等,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

2.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土地利用方式较为简单。

(2)空间形态主要有密集型、分散型和半聚集型等,受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深刻。

(3)集市流通和地方服务功能相对突出。

3.城乡一体化的意义

(1)能够集约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

(2)节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费用,提高这些设施的运行效率。

(3)促进城镇与周边地区和谐发展,减少城镇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4)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三、城乡区位分析

1.区位:

指某一事物的地理位置,也指该地理事物与其他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城镇区位因素

(1)自然地理因素:

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和文化等。

3.乡村聚落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更大。

从总体上看,自然条件好的地方乡村聚落多或者规模大,自然条件差的地方乡村聚落少或者规模小。

第二节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一、地域文化和城乡景观的内涵

1.地域文化

指在一定地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独具特点、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定地域内自然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表现形式:

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

(3)特点:

不断发展变化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城乡景观

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域的文化内涵、价值观、审美观。

3.二者关系

地域文化城乡建设

二、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

1.在民居特色上的体现

(1)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特色。

(2)建筑材料的选用也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2.在城市格局上的体现

(1)我国古代城市建设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思想,在功能分区上反映出严格的等级制度。

(2)欧洲城市多围绕教堂、市政厅、城市广场布局,中心与四周建筑物高度差别小,高层建筑在城市外围,体现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

(3)美国城市由于发展历史短,缺少体现悠久历史的传统建筑,中心多摩天大楼,外围建筑高度逐渐降低,易形成城市带。

3.在建筑风格上的体现

(1)我国城乡建设贯穿“天人合一”的思想,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当地域文化发生变化后,建筑风格也会发生变化。

(2)当今保护地域文化,将传统的、民族的文化特征融入现代建筑之中,协调好老城区与新城区的发展关系,促成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和谐。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

一、城镇化

1.含义:

又叫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2.标志

3.动力

二、城镇化的地域差异

1.发展阶段

城镇化发展速度在工业革命之前极为缓慢,之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城镇人口比重迅速攀升。

现在出现了一些大都市带。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对比

(1)发达国家:

起步、水平高,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现象。

(2)发展中国家:

起步、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有些国家出现了城镇化畸形发展。

3.我国的城镇化

(1)当代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快速增长,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

(2)推进新型城镇化,需注意问题:

①以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的质量。

②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城镇群为主体形态。

③借助城镇化推动乡村振兴。

④优化城镇布局,统筹城乡发展。

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能源,减少对自然界的干扰和破坏。

⑥重视历史文化传承。

三、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

城镇规模扩大,使城镇功能日益增强,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休闲娱乐的中心。

2.不利:

对地理环境造成较大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引发环境污染、交通阻塞、房价居高不下、建设用地紧张等问题。

3.今后方向:

建设生态城市、田园城市、智慧城市,走健康、持续、绿色、高效的城镇化道路。

第三章 产业区位选择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

一、农业区位因素

1.农业的含义:

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集、捕捞、人工驯化、培育、种植、养殖等途径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主要的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主要体现在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等方面。

(2)农业科学技术因素:

①技术装备:

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

②生产技术:

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等。

③信息化:

推进农业物联网的应用,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

(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

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劳动力和政策等。

其中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的价格。

二、农业布局

是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空间分布和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2.要求:

农业生产布置在条件适宜的地区,一定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保持合理的比例。

3.原则:

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4.世界农业的变化特点

(1)从自给自足到商品化生产。

(2)从“小而全”到专业化。

(3)从相对分散到适度集中。

(4)从“千篇一律”到地域分工。

(5)从粗放型到集约型。

(6)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

第二节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布局

一、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等

社会经济

当地的总体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运输、劳动力供给、投资环境、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