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情绪心理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理性情绪心理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性情绪心理训练教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校生活是影响高中学生最主要的因素。
亦往往是学生喜怒哀乐的根源、情绪生活的关键,故应施以理性方式来控制情绪。
减低情绪困扰的团体训练,是十分适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及人格完善需要的。
RET团体心理训练是教育高中生改善其不适当的情绪行为,并处理其生活中可能产生的各种不愉快的事件。
理性情绪理论很注意在辅导过程中改变受导者的价值观。
艾利斯认为理性情绪治疗的目标是要尽量减低学生的自我毁灭现象,进而协助他们拥有一个较实际、较宽大和合理的人生哲学。
换言之,是引导学生学习接纳现实,组织和调节自己的思想,对己对人宽容和忍耐,减少对自己和他人种种不合理的要求。
很多人认为理性情绪治疗及辅导是使受导者除去一些问题的表面现象,但其实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因为理性情绪学派注意鼓励受导者以批判的态度来审视个人最基本的价值观,让学生正视一切问题,学习理智的思想,以至最终能够快乐地生活。
例如一位高中学生害怕考试时,我们的目标并非只要减少那特别的恐惧,而是尝试彻底处理学生时期恐惧失败的基本问题。
其实我们用理性情绪目标是使学生能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及理性信念的人生观。
RET相信人基本上是理性的人,而人的不快乐和痛苦,是基于人自己不合理的思想,故此辅导的过程,主要是希望学生能以理性代替非理性,释放自己,不再受不合逻辑的意念所困扰而代之以理性的思考。
我们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要帮助学生达到人格的改变,最有效的方法是针对他们的人生哲学进行改造,向他们解释他们个人的看法和信念,其实就是导致自己情绪不安的主因。
同时,对他们非理性的信念也在逻辑基础上进行攻击和挑战,最后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逻辑思维,目标是协助他们改变和消除个人的非理性信念。
总的来说,在这一过程中,辅导老师会运用攻击、挑战、提问、议论、鼓励,甚至命令等方法来促使学生面对和改变自己不合理的信念。
·
协助学生了解其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根源,将此种领悟运用于实际学习生活中去;
更好的接纳自己及他人;
使学生学习降低生活环境的干扰和非理性反应的方法,使其能减少自寻烦恼的机会;
使学生学习达成行为改变和基本的认知改变,包括学习如何处理不愉快的情绪,去除自我挫败的思考并以理性思考代替之,以及学习接纳自己成为“孰能无过”的正常人。
二、理论基础
理情治疗法很强调人的价值观,此派学者假设人出生时就已具备理性和非理性的思想。
故一方面,人会珍惜生命的可贵,可以快乐,可以思想,可以学习,可以用言辞表达自己,与他人沟通,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在爱中成长,并且向自我实现的目标迈进。
但另一方面非理性的思想或不合逻辑的思想,令人选择自我毁灭、逃避思想、事实拖延、不断重复错误、迷信固执、自艾自怨,要求自己十全十美、好胜冲动、缺乏忍耐和逃避成长。
在艾氏理论中,当一个人选择了后者的取向时,就会产生许多情绪困扰,因此也就无法快乐满足地生活了。
人怎样行动和生活,是由自己的信念决定的。
例如某人认为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就会去做什么。
由于人的情绪问题来源于人的非理性思想,因此应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智慧,他就可以摆脱情绪的困扰。
不过,虽然强调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而责怪自己,因为自责和愤怒都是非理性的感受。
人的困扰,通常不是由于客观存在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于他们对事物的感觉而产生。
主要是因为我们在不同的时候,会有意或无意地对各种事物作出评估和解释,遇上不如意的结果时就会令自己沮丧和不快活。
故此,理性情绪治疗持有A—B—C的性格理论。
在理性情绪治疗过程中,A—B—C理论是过程的核心,A是指存在的一件事实,可能是一件事,或是某个人的一个动作或态度;
而C是个人的情绪反映及行为。
这种情绪和行为可能是适当的,也可能是不适当的。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认为A是导致C的原因,但其实不然。
其实是B导致C的产生,是直接原因。
而A只是一个间接原因。
然而何为B呢?
就是指个人对A的看法和信念。
换言之,一个人的情绪困扰(C)并非被(A)所决定,而是由一个人的信念决定。
如一个16岁男孩,个子矮小,体弱多病,他就否定自己、自卑、郁郁寡欢,退出正常社交,他的信念B是什么呢?
他认为“男孩子应该强壮高大,才有男子气,否则任何女孩都不会垂青,而我太可卑了,一辈子都不会被女孩子喜欢”。
在RET看来,被接纳和被爱,学业和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共享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美好,令人快乐的事,但并不是必需品,生活中拥有这一切,固然是好的,但就算这些事物不存在时,我们仍要努力活下去,不是愁苦无奈的哭下去,而是要积极快乐的生活。
人的问题就是要坚持自己应该享有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事物,顽强抗拒人生中不如意和痛苦的遭遇,但可惜这种坚持、这种欠弹性的态度和人生哲学,只会令人钻牛角去,找不到出路,实在不是健康的处事态度。
因此在对学生的辅导中,老师一方面应协助学生清楚事实发生的情况,另一方面则应协助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上有基本改变,好让学生不致于陷入自己营造的困境中受苦。
三、抢答题:
目标:
复习和更好掌握ABC理论。
题目:
(l)、何为RET?
(2)、何为ABC理论?
(3)、情绪是什么?
(4)、何为引起情绪的直接因素,何为间接因素?
(5)、A不变,变什么,会使C改变?
(6)、何为积极情绪?
(7)、何为理性信念?
何为非理性信念?
四、半杯水的故事
两位打完篮球的运动员回到宿舍后同时看到桌子上有半杯水,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运动员A说:
“哎呀,水杯里只有半杯水,没的喝了!
”运动员B说“太好了,杯子里还有半杯水,可以享受一下了”。
帮助学生意识到别老把生活看成半空的水,其实生活是一只半满的水杯,不能只看空的一半,生活中要寻找积极因素,认知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引起的情绪后果也不同。
五、心理剧“开拓鞋业市场”
ABC理论中,A是存在的一件事,或是一个人、一个行动或态度,而个人的情绪可能适当,也可能不适当。
人们认为是A导致了C,其实不然,通过这个剧让学生们亲眼看到是B导致了C,然而何为B呢?
这就是个人对A看法,也是一个人的哲学人生观决定的。
六、身临其境
让学生们认识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造成,协助学生们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不合理信念给他们带来的不良影响。
以改变认知为主的辅导方式来帮助学生减少或消除已有的情绪困扰。
复习非理性信念三大特征。
第一、“绝对化要求”
指人们以自己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件事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这样的信念。
这种信念通常会与“必须”、“应该”字眼相连。
如我“必须是第一名”、“同学们必须对我好”、“爸爸妈妈应该征求我的意见”等。
结果:
这些人极易产生情绪困扰。
原因:
因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不能按个人意志去运转。
周围人和物于一个个体而言,不可能按你的意志去表现和发展。
所以对于某个人而言,你希望成功,不可能每件事你都能获得成功。
某些事物的发生与你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抵触时,你的困扰就产生了(感到受不了、难以忍受、难以适应)。
合理情绪理论就是帮助人们改变极端的思维方式——认识绝对化要求的不合理之处、不现实之处,代之以合理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物。
第二:
“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
指一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不合理评价。
如:
一些人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
自责、自罪、自弃的情绪产生以及焦虑抑郁产生。
是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做人的价值。
另外一方面是对他人不合理的评价。
如别人稍有差错,他就认为人家很坏、一无可取等。
一味地责备他人以及产生敌意及愤怒或对别人的鄙视等。
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的价值。
合理情绪理论:
评价一个人的行动,而不去评价一个人。
人的价值在于他具有人性,而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来评价。
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
每个人都应该接受自己和他人是有可能犯错误的人类的一员。
第三:
“糟糕至极”
指认为一件不好的事发生,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是场灾难的想法。
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羞耻、自责、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中难以自拔。
当一个人讲什么事糟透了的时候,这往往意味着对他来说是最坏的事情,是百分之百的坏或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糟糕透了,是一种灭顶之灾。
合理情绪的理论:
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来说,都有可能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发生,没有任何事可以定义为百分之百糟糕了的。
“糟糕至极”,往往是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当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应该”的事物并未向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无法忍受这种情景,他们的想法就会走向极端,就会认为事情糟到极点了。
RET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绝对不可能发生。
应提倡努力接受现实,在可能的情况下,去改变这种情况。
在不可能时,则学会在这种情况下生活下去。
七、改变自我感觉
我们的感觉无疑受到了外在事件影响,受到身体化学变化的影响,受到了过去的冲突和创伤的影响。
不过,这些理论是以这样一个观念为基础的,即我们的情感超越了我们的控制范围。
当你说“我就是对自己的感觉方式无能为力”的时候,你不仅使自己成为痛苦的牺牲品,而且是在自我愚弄,因为你能够改变自己的感觉方式。
假如你想获得更良好的感觉,那么你必须认识到,正是你的思想和态度——而不是外在事件——产生了你的感觉。
你现在就可以学习改变你思想、感觉和行动的方式。
1.为了证明思想和情绪之间的重要关系,只要考察一下你对一句赞扬的话可能以许多方式作出的反应就行了。
假定我告诉你:
“我真喜欢你,你真是一个可爱的人”。
请你说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2.令你感觉不好的绝大多数消极思想实际上都是天真和不符合现实的。
下面这个一览表说明了你的思想与你的情绪之间的关系。
请你仔细阅读这个一览表,它将帮助你了解有什么样的情绪,为什么有这种情绪。
这个表还能帮你更有效地改变你的感觉方式。
你的思想和你的情绪
情绪导致这种情绪的思想
1、悲伤或忧郁失落的思想,挨批评,考试不及格,家庭作业不会做,同学看不起。
2、内疚或羞愧你相信自己伤害了某人或你的生活没有达到你的道德标准,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