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987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受电和软件恢复技术措施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M-2011HBDJ-GZRK-01

批准

日期:

年月日

会签

单位

签字

日期

北京中轻国际工程项目管理

广东国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项目部

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

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本措施依据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及机组调试合同的要求,主要针对XX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动力车间1×

60MW汽轮发电机组启动调试工作提出具体方案。

依据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给出了发电机组集散控制系统(DCS)受电和软件恢复需要具备的条件、调试程序、注意事项等相关技术措施。

关键词:

DCS;

受电;

软件恢复;

技术措施

一、前言

集散控制系统(DCS)首次受电是一项极为重要的计算机系统调试工作。

它关系到今后该系统能否安全、正常、可靠地执行监视、记录、通信、管理等任务。

在计算机首次受电前应完成:

系统网络的连接、系统接地检查、系统电源的检查及相关试验,及时分步完成电源机柜、各分散处理单元DPU和辅助设备的上电工作;

计算机系统首次受电后应及时分步完成各分散处理单元(站)内的卡件的上电工作。

软件恢复工作是集散控制系统受电工作完成后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计算机调试工作。

计算机系统软件恢复工作主要有如下项目:

工程师站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

操作员站、DPU分布处理单元应用软件的安装。

为确保首次受电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并使软件恢复工作进行得有序、正确、完整,特编制本措施。

二、工程及设备概况

2.1工程概况

广州造纸集团有限公司环保迁建二期工程动力车间1×

60MW汽轮发电机组、350t/h循环流化床燃煤锅炉机组调试工程。

广纸海珠厂区环保搬迁的配套工程,位于广州市南沙区广州造纸集团南沙造纸基地内,该基地现有4炉4机,其中3台65t/h的中温中压煤粉炉,配套3台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1台17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1台33MW的抽汽凝汽式发电机组。

本机组为扩建机组。

本工程由中国轻工业长沙工程有限公司设计。

本工程三大主机设备生产厂分别为:

锅炉: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汽轮机:

东方汽轮机厂

发电机:

南京电机厂

本工程安装单位为广电一局

本工程监理单位为广东国信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湖北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按合同规定负责机组分系统、整套启动调试。

2.2热控设备

本工程一台机组合设一个控制室,采用机、炉、电集中控制(DCS系统)方式。

DCS由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制造采用XDPSV6.0分散控制系统对机组进行各种数据采集、控制和保护功能,以满足各种运行工况的要求,确保机组安全、高效地运行。

该系统功能具有:

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炉膛安全监控系统(FSSS)、顺序控制系统(SCS)、事故记录(SOE)。

本工程电气控制(ECS)、化水在线监测、炉底渣系统、燃油泵房、汽水取样加药系统均进入DCS。

另外单设:

DEH、ETS、TSI、SBC吹灰程控系统及其它辅助控制系统。

辅助车间和辅助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方式。

各辅助车间采用DCS实现控制功能,并合理采用远程I/O技术(辅网设备设置就地启停操作按钮)。

辅助车间按煤、灰、水三点实现区域集中控制,并联网至集中控制室,在集中控制室内实现煤、灰、水三点的集中控制。

除煤、灰、水三个集中控制点外,同时辅助车间控制系统具备与SIS系统的接口通讯功能。

全厂DCS系统采用400e系列硬件,本工程共设14个现场控制站,6个远程柜。

集控室设2个工程师站,8个操作员站,1个值长站,1个接口站,1个历史站。

三、调试措施编制依据

3.1《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3.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电力部电安生(1994)227号]

3.3《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篇SDJ-279-90)

3.4《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部电建(1996)159号]

3.5设计院图纸及说明

3.6计算机厂家提供的系统技术资料。

四、组织与分工

4.1外部协调:

4.2技术指导:

4.3实施单位:

4.4配合单位:

4.5监理单位:

五、受电及软件恢复的范围

5.1受电范围

所有挂接在XDPSV6.0集散控制系统数据网和信息网上的节点,其节点有:

5.1.1DAS系统、SCS系统、FSSS系统、ECS系统

DPU01、DPU03、DPU11、DPU12、DPU13、DPU14、DPU15、DPU16、DPU61、DPU62、DPU66、DPU67、DPU07、DPU08、DPU18、DPU18、DPU19、DPU71、DPU72、DPU74、DPU75、MFT扩展柜、DEH扩展柜、电源柜、网络柜。

5.1.2操作员站

OPU01、OPU02、OPU03、OPU04、OPU05、OPU06、OPU07

5.1.3工程师站

OPU08(ENG1)

5.2软件恢复范围

5.2.1ENG工程师站系统及应用软件的安装。

5.2.2HSU历史计算站系统。

5.2.3CIU接口站应用软件的安装。

5.2.4OPU操作员站、DEH操作员站应用软件的安装。

5.2.5DPU分布处理单元应用软件的安装。

6受电应具备的条件

6.1土建方面

机房内地面应保持平坦通畅,备用盘孔洞应敷设盖板。

机房内应有充分的照明条件,并应配有适当的消防设施。

6.2安装方面

计算机机柜和盘台应安装就位,供电、配电系统接线完毕且工作电源已送至电源开关柜,有关电缆已连接完毕。

6.3生产单位

派专人到现场协同受电工作。

6.4仪器设备

万用表、干湿温度表、改锥扳手等基本工具,防静电护套。

7受电过程

7.1机柜检查及配电系统

7.1.1机柜(机箱)安装应直立、牢靠,柜面平整、光滑无变形,无擦伤、无碰伤,油漆无脱落,柜门开关灵活,无磕碰卡涩,柜面应有醒目的正反标记,无柜间间缝。

7.1.2机柜前后应留有充分工作空间,地面应无杂物、器械堆放,未开皮电缆应清理捆扎整齐,作好标记。

计算机系统应与其他系统机柜保持1.5-2米以上距离,以便维护。

7.1.3柜内配电装置、用电装置周围应留有足够散热空间,保持通风流畅,电源接线头应有遮挡板,以便于维护。

接线处应有电源规格、火线、地线、零线的标记,配电装置面板的状态指示灯不应被其他物体遮盖,以便监视。

7.1.4机柜应与底座支架用绝缘板隔离,并用带有绝缘套管和绝缘垫片的螺栓紧固联接。

若设计为机柜接地,则无此要求。

7.1.5柜内冷却风扇应完整无损,电源配线应连接可靠,并配有独立的断路器和熔断器。

7.1.6柜内卡件应插装整齐,标志醒目有序,无卡件部分应装有空白遮盖挡板。

7.1.7机柜内外应清洁卫生,整洁美观。

7.2配电检查

7.2.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规范要求进行电源检查测试,如设计图纸和计算机规范有冲突,应以计算机规范要求为准。

7.2.2对于交流电源,应注意火线、零线、接地线的连接要正确无误,对于直流电源配线,要保证正负极性地准确连接和电源规格等级的正确选配,为此有必要在受电前重新查校所有电源系统配线。

7.2.3电源规格等级应与计算机系统规范所要求的相符合,如电源电压超出计算机规范要求的允许误差,则应进行调整,使其回到允许误差范围内,否则不得对设备加电。

7.2.4计算机系统供电电源频率应与计算机系统规范要求相符。

7.2.5必要时应对供电电源波形进行检查(如采用临时电源等)。

7.2.6要检查电源线规格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检查电源线路的绝缘情况,包括线路绝缘和对地绝缘。

电源接线应牢靠,无松动。

最好采用带扎头的压接和环接方式,尽量避免用插接方式。

7.2.7电源线应尽量采用带色标的彩线,或带编号的电缆,尽量避免使用同色无标码的电缆。

7.2.8电源布线应清爽整洁美观易维护,信号线与电源线分开布置,不允许电源线与信号线捆扎布设。

7.3环境检查

7.3.1环境温度应保持在计算机系统规范所要求的范围10℃-45℃内,建议保持在21±

2℃。

7.3.2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计算机系统规范所要求的范围20%-80%内,无结露,建议保持在30%-50%。

7.3.3计算机机柜周围地面的振动,应保持在计算机系统规范所要求的最小值以下。

7.3.4计算机系统附近不应用较大的动力电器设备,不应在计算机室内使用较大功率的对讲机、手提电话等,即环境磁场强度应限制在计算机系统规范所允许的最小磁场强度以下。

7.3.5计算机室应远离一些较大的低频噪音源。

7.3.6计算机系统周围空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和可燃性气体。

计算机系统周围空间灰尘浊度不应超出要求的限值。

7.4卡件检查

7.4.1按照计算机控制系统生产厂家提供的计算机系统安装图纸,检查确认机柜安装卡件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及在卡件面板标签是否正确。

7.4.2检查卡件是否插装牢靠,有关插头是否齐全。

7.4.3检查卡件上的地址跳线等硬件设置是否正确。

7.4.4检查卡件是否有明显霉变、损坏、不洁等现象。

7.5预制电缆检查

7.5.1检查柜内、柜间的预制电缆是否连接完整、正确、可靠。

7.5.2检查通讯网络是否连接正确、完整、可靠。

7.5.3检查予制电缆的型号、规格及连接标签是否完好、正确。

7.6接地检查

7.6.1按照设计要求,检查计算机系统信号接地和机柜接地是否正确、可靠。

7.6.2接地线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8软件恢复应具备的条件

8.1XDPSV6.0集散控制系统,送电工作已完成,并合格。

8.2软件恢复应具备的相关资料、软件包、光盘驱动器等齐备。

9软件恢复工作

9.1软件检查

软件检查是指对XDPSV6.0集散控制系统、诸如软件名称版本、数量、以及软件媒体的外观检查(包括污损、划痕等)。

9.2人机接口站MMI软件安装

9.2.1恢复操作系统

1)硬盘检查。

2)安装XDPSV6.0集散控制系统。

3)恢复MMI显示配置。

4)恢复MMI网络配置。

9.2.2恢复XDPSV6.0版应用系统。

9.2.3恢复广纸热电分厂DAS系统数据文件。

1)解压缩相关数据文件。

2)将解压缩文件恢复到正确的硬盘目录中。

9.3DPU系统的安装

9.3.1硬盘检查

9.3.2配置文件检查

9.4DPU数据恢复

9.4.1恢复XDPSV6.0版应用系统。

1)使MMI站、DPU站运行正常。

2)从工程师站使用组态工具下载正确的执行程序至相应的DPU中。

9.4.2恢复DPU的组态文件。

从工程师站分别对不同的DPU装入对应的组态文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