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5篇最新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5篇最新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5篇最新范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与国紧密相连。
千万家好,最小家才能更好,有国才有家,无国哪有家。
革命战争年代,家国情怀很容易产生,“母亲教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都是诠释。
但和平年代,家国情怀需要厚植并弘扬。
家国情怀是接续民族进步的精神纽带,凝聚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激发个人成长的向上追求。
厚植家国情怀,要牢记历史使命,心系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密切关注时代和社会变化,勇于担当真抓实干。
我们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传播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认清世情、国情、党情,保持危机意识,与时代共奋进、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共发展。
现今,端午节纪念屈原,绝不仅仅是流于表面形式,而是要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决心,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传承和弘扬其中蕴含的家国情怀。
让中国传统节日承载家国情怀,永续家国情怀,激发创新、前行的动力,创造更辉煌的“中国奇迹”,谱写更精彩的“中国故事”。
2020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2
截至15日上午,北京市已通报累计新增79例确诊病例,后续不排除出现续发病例的可能。
在抓紧救治患者的同时,尽快阻断病毒传播链,控制住疫情反弹波及的范围,守护好首都人民的生命健康,任务紧迫,责任重大。
此次出现新增病例之前,北京已连续56天无新增病例,前一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显。
但此次疫情反弹说明,新冠肺炎病毒无孔不入,防控难度极大,稍有疏漏就可能功亏一篑。
面对已经取得的防控成果,不能有丝毫骄傲自满、麻痹松懈,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部署,以慎之又慎的精细措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把各项防控工作做在前头,落在实处。
当务之急是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溯源要更加精细。
目前,北京市通报的绝大多数确诊病例均有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活动史或与该市场高度关联。
农产品市场人员流动性大、辐射面广,当务之急要进一步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溯源工作,这两项工作务必要精细到每个商户、每个摊位、每块案板,精准筛查出密切接触者并第一时间隔离,程度切断疫情传播途径,减少感染病例。
其次是常态化防控的各项工作要更加精细。
疫情防控存在不确定性,必须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常态化防控,坚持思想不松、责任不松、措施不松、工作不松,防控措施要精细到每个街道、每个社区、每个单位、每个人,加大对疫情防控死角的清查,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切实把首都疫情防控网织密织细,不让病毒有可乘之机。
对于新增病例,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的原则,切实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实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再次是保供给稳物价工作要更加精细。
新发地市场是北京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市场,要降低市场暂时休市造成的影响,切实保障首都市民的“菜篮子”“米袋子”,让群众吃得安全、吃得放心,除了及时出台应急交易保供措施之外,还需要在农副产品货源组织、市场调配、价格稳控、检疫检测等各个环节上下功夫。
针尖大的窟窿能漏过斗大的风。
北京已经启动问责机制,各级党政干部应当引以为戒,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各负其责、各尽其责,主动查找潜在风险,完善政策、打好补丁,将工作措施抓紧抓实抓细。
要立足防大疫、打大仗,强化底线思维和担当意识,以更加坚决果断的举措、更加精准精细的工作,从防与治两端发力,将疫情反弹遏止于成灾之前。
2020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3
粽香浓、雄黄烈;
龙舟竞逐、吟诗折柳;
插艾条、菖蒲辟邪,带铜钱、肚兜祈福……端午临近,这一中国节,再次激活历史传统、唤起文化记忆,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节内涵丰富,从其各种别名中可见一斑。
天中节、龙舟节、浴兰节、端阳节、诗人节……顾名可思义,岁时节点、人神祭祀、祈福纳祥、家庭人伦,是构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对诗人屈原的纪念,更让这个节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
有人极而言之,“没有端午,何以中国”,正是因为端午富含中华文化基因,既是中国人文化身份的表达,更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文化财富。
不过,就像很多传统节日一样,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端午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间,一度失落。
自“古今”而观之,高楼大厦的生活,远离了田野山林,难以采摘艾草、菖蒲;
流动时代的人们,虽能买到粽子,却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其乐融融。
自“中西”而观之,圣诞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成了“闯入者”,其商业化、娱乐化、趣味性,对中国传统节日生态造成不少冲击。
这样的“古今之变”“中西之惑”背后,是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转型,也是人类文明亘古未有之大交融。
置身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大潮之中,基于农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节俗,该如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场景?
如若让端午传统持续失落,无疑会有损文化认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
然而,中华文化却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间,获得了更大张力。
文化恰似长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淀的河床,也有奔腾澎湃汇入的支脉,因而不舍昼夜、源远流长。
外在环境越是变化,文化传统越需坚守,只有这样,传统方为传统——这是考验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维度。
但传统也不是死水、不是静物,主动适应变化,创新表现方式,注入时代气质,传统方有生机也更具价值——这是考验文化应变创新能力的重要维度。
端午文化,应该更可以在传承中别开生面。
现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为端午提供新的载体、创制新的手段、赋予新的内涵。
比如,立足对屈原的纪念,发掘“诗人节”传统,读诗诵诗赛诗,重塑“诗如海”的端午;
比如,借鉴电商营销模式,网上摘粽叶、自助配香包,实现“数字化”的端午;
比如,顺应全球化大趋势,推动东亚国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
在这些方面,政府、企业、媒体、社会都可大有作为。
端午如是,整个中国的文化建设又何尝不是这样?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觉,关键是文化创新。
传统节日,蕴藏着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描绘着一种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创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
从这个角度看,弘扬端午文化,正是为了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
2020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4
《史记》中的《屈原列传》,是极富感情色彩的篇章,记述了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忠诚不渝。
受谗遭贬的悲惨遭遇,高度评价了屈原的才干和人格。
司马迁写道,屈原回答渔翁的提问:
“我宁愿投入浩浩的江水而葬身鱼腹,又怎么能让高洁的德操,蒙受世俗的污秽呢?
”于是,屈原写了一篇《怀沙》,抱着石头自投汨罗江。
2200多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现代作家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中,屈原那长达1500多字的呐喊着力塑造了热爱祖国、不畏强暴、坚持斗争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的形象,震动了1942年的山城重庆。
屈原的爱国精神感天动地,须知,爱国主义是对祖国最纯洁、尚、最神圣的感情,爱国是一种尊严,一种信念。
所以端午文化,它也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精神支柱。
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内涵丰富。
从古自今,每逢农历五月初五,家家门上都会挂着菖蒲避邪;
大江大河举办龙舟竞赛;
把灌醉的鸭群放入江河中,人们争相游水去抢,观者水泄不通,热闹非凡;
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粽子,喝雄黄酒,尽享天伦之乐;
有文化之家还吟诗折柳祈福;
戏曲《白蛇传》久唱不衰……这些富含中华文化基因,塑造着一个民族共同的心灵认同,所以有人极言之“没有端午,何以中国”!
“江流曲似九回肠”(柳宗元句),历史长河就是这样,端午文化也命运多舛。
曾经被当成落后文化被打压,至今难以恢复元气,一些地方被淡化,甚至失落。
改革开放后,西方“洋节”乘虚而入,以商业性、娱乐性、趣味性冲击着中国传统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感恩节等等……一点点地磨损着文化的认同感、消散着文化的向心力。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句)鲁迅称赞那些有自信力、埋头苦干的人是“中国的脊梁”。
总书记也讲: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一定会使传统文化获得更大的发展张力,端午文化也应该发扬光大。
置身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如何让基于农耕文明形成的端午习俗,融入现代人的生活,就要求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可喜的是,各地发扬传承端午文化,都有一些新探索,努力走进新时代。
比如,把抢酒醉鸭子也像龙舟竞逐一样,纳入群众性体育活动,端午时节在有江河水库的地方举办。
又比如,有些地方端午节举行读诗写诗赛诗活动,繁荣文艺创作。
也还有把吃粽子、喝雄黄酒纳入饮食文化范畴的,端午期间群众评选美食、评级厨师。
还有在网上摘粽叶、购菖蒲,买粽子、打造“数字”端午……等等,不一而足。
归来吧,端午文化,这是社会的共识、政府的作为、企业的良知、媒体的责任。
2020端午节的收获和感受5
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端午节临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添了文化意蕴,不仅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距离体验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节。
古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信仰、伦理道德、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我们在端午节纪念2000多年前的爱国者屈原,就是为了忆念其伟大,传承其精神。
又因为农历五月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
这些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涵,赋予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巨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节在内的许多传统节日的内涵一度被人们淡忘,不少人索性将端午节称为“粽子节”,仿佛节日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
过年吃饺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些是通过饮食的方式对传统节日的纪念。
但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生活节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让人们更好地体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化?
如何将传统节日更好地与当代生活相结合?
这些都构成了新的课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提升,公众对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方式、传播方式纷纷涌现。
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地呈现了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推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
这些尝试表明,今天,传统节日也可以过得很时尚。
比如,前不久,某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纪录片《佳节》,分为《春望》《秋思》和《冬聚》3集,展现了中华民族代表性传统节日庆典如何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这些古老的传统又如何在当代中国快速的发展中伴随人们的生活与时俱进,赢得大量观众点赞。
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养和传承,既要借助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将传统文化通过当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
比如,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台上,推动传统文化与最新的网络视听方式相结合,不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