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8752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docx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

  《大青树下的小学》课堂实录

  篇一

  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生字,扫清阅读障碍,对课文整体把握,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以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插图,激趣导入。

  仔细观察课文插图,说说你们发现了什么?

(他们的服饰很漂亮,但各不相同;他们很快乐,他们一同上课。

他们是不同民族的小朋友……)

  师:

对,这些小朋友的确来自不同的民族,他们将要走进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

大青树下的小学。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交流识字妙法,快速识记生字。

  

(1)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

  

(2)学生自由认读后,指名读。

  (3)正音后,开火车读。

  “摔”是翘舌音。

  “坝”读“bà”,不读“bèi”。

  (4)做游戏,巩固字词。

  同桌相互做“你指我认”游戏,看谁认得的生字多。

  (5)学生相互交流识记妙法。

  坝——贝汉——汗摔——率跤——交凤——风

  (6)重点指导:

晨、装、静(注意笔画、笔顺)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朗读情况,巩固生字的认读、识记。

  三、指导写字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观察:

学生自主观察每个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导书写。

  “装”:

上下结构,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

左右结构,右边部分“戎”不要写成“戒”。

  4.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

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写的字。

  6.评价:

自评、互评。

  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同桌互相交流:

你读了每个自然段,知道了什么?

  2.读完全文,讨论: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并板书:

  上学路上

  来到学校

  上课

  下课

  3.你最喜欢哪些自然段?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篇二

  教学要求: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球”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词语。

  2.能和同学交流课文中有新鲜感的句子,说一说这所学校的特别之处。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读出对这所小学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教师准备具有民族特色的音频、图片资料、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试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

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

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提示一下。

  四、分组朗读,小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晨、绒、服、装、读、影”。

并且在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晨”是上下结构,注意“辰”要拖着“日”,相互要结合紧凑。

  “绒”是左右结构,由“纟”和“戎”组成,右边的“戎”共六笔,不要漏写。

  “服”的“月”字旁要瘦一些。

  “装”是上下结构,书写要紧凑。

  “读”是左右结构,右边是“卖”,不是“买”。

  “影”是左右结构,右边三撇,写得匀称。

  b.学生写字。

  3.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

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

这一课我们要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通过朗读感悟民族小学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完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

当,当当!

”大青树上的铜钟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

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

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

操场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想象描述。

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

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

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

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板书设计:

  大青树下的小学

  穿戴不同语言不同

  共同学习共同游戏

  热爱团结

  教学反思:

  在这一节语文课的教学中,我感悟到指导朗读,除了可以创设一种情境,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引导学生理解教材所描写的事物,激发学生和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能读出文章的意境外,还可以巧用学生的体验,进行移情朗读,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的乐趣,从而培养语文素养。

  篇三

  【教学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3.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坝、汉”等10个生字,会写“晨、汉”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早晨、鲜艳、打扮”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大青树下的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引入,介绍资料。

  1.(课件出示1)播放音乐(或视频)《爱我中华》片段:

  “五十六个星座,

  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

  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2.引导交流: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

请小朋友说说你找到的有关不同民族的图片,介绍一下你了解到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3.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4.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

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

  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其中一所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2)板书课题:

1.大青树下的小学。

  5.请大家读题。

谁来说说课题该怎么读?

我们再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大青树下的小学有什么特色呢?

让咱们一起走进这所大青树下的小学,去认识一群少数民族的孩子,去感受这所小学的魅力。

  1.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

  

(1)给课文标出自然段。

  

(2)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自然段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

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出示让学生认读。

  4.

(1)(课件出示3、4)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

  (第一组含有会写字,第二组含有会认字):

  早晨绒球花汉族鲜艳服装打扮朗读安静停在粗壮影子

  坪坝飘扬摔跤凤尾竹洁白

  认读形式灵活多样。

  师生参与评价,重点强调生字“粗、族”为平舌音,“晨、装、绒、摔”为翘舌音;前鼻音“汉、艳、扮”,后鼻音“静、停、扬、凤”等。

  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学生练读。

  

(2)有关民族的词语。

(课件出示5)

  景颇族傣族阿昌族汉族德昂族

  注意读准“颇、傣、昌、昂”的字音。

  5.词语我理解

  温馨提示:

(课件出示6)

  理解词语的方法:

  1.查字典或词典、联系上下文、从理解重点字入手。

  2.有的词语应该理解在文中指什么?

  3.有的词语不仅要弄清它的意思,还要想一想这个词用在什么场合?

  

(1)小组交流自己理解的词语。

  

(2)猜猜我是谁。

根据意思说出对应词语。

(课件出示7)

  ①指旌旗随风摆动的样子。

()

  ②形容色彩华丽。

()

  ③山间平整的场地。

()

  ④边防,边境。

()

  ⑤两人徒手较量,以把对手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

  6.生字我会写

  (课件出示8:

生字田字格课件)

  晨绒球汉艳服装扮读静停粗影

  

(1)识记字形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装、晨”:

“衣、日”是形旁,表义;“壮、辰”是声旁,表音。

  加一加:

“氵+又=汉”“扌+分=扮”“讠+卖=读”“米+且=粗”“青+争=静”“丰+色=艳”。

  换一换:

“报”把“扌”换成“月”就是“服”。

  

(2)说说本课每个字,提醒大家写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出示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