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7124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docx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安排的。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适用于三位数乘两位数,甚至三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中去。

因此,在整数乘法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具有很强的基础性,把它组成一个单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本单元安排了6个例题,具体如下:

例1:

两位数乘10的口算(包括几十乘几十)

例2:

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例3: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例4: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进位)

例5:

两位数乘几十的笔算

例6:

用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过程,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进行简单的估算,并能运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感受从已知条件出发的解题思路,能用两步连乘正确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11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二单元:

千米和吨

一、教学内容:

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

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

本单元共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分别是:

例1:

认识千米

例2:

认识吨

二、教学目标:

2、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吨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以及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长度单位、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和顿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三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两道例题和一个练习,具体安排如下:

例1:

初步体会从问题出发的推理过程,解决有三个已知条件的,求还剩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例2:

利用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解决只有两个已知条件的、求一共多少或相差多少的两步计算问题。

二、教学目标:

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会从问题开始分析数量关系,学会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学会通过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决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四单元:

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

在教学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统计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的计算。

本单元教学混合运算,把计算从加减或乘除的同级运算扩展到加(减)乘(除)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水平,本单元只教学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安排了三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

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2:

除法和加、减法的两步混合运算

例3:

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

教材把不同级的混合运算分成了“有乘法也有加减法”和“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各安排一道例题教学,降低了认知难度,能方便教与学。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并能运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五单元:

年、月、日

一、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计量单位中,时间单位比较抽象,难以体验一个单位具体有多少,而且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也不完全一致。

所以,教材把时间单位的教学分成两段安排。

本单元是教学时间单位的第二段,在二年级教学的时、分、秒的基础上,再来教学年、月、日的知识,以及24时记时法。

全单元安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

认识年、月、日

例2:

认识平年和闰年

例3:

认识24时记时法

例4:

求简单的经过时间

二、教学目标: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年中的月份数、大月、小月的天数,以及判断平年、闰年;认识24时计时法,会用24是计时法表示生活中的时间,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大月、小月的判断方法。

掌握判断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年份是否是闰年的方法。

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能正确进行互换。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六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学内容主要是:

面积的含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这些知识是平面图形面积的起步知识,在以后教学其他图形的面积计算有重要的基础作用。

全单元安排七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

认识面积

例3:

认识面积单位

例4、例5、例6: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例7: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二、教学目标: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

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面积的含义,比较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9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的基础上编排的。

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个物体、一个图形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会在直观图形的帮助下比较两个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能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单元继续教学分数,把若干个相同的物体看成一个整体,认识整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本单元一共编排5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表:

例1、例2: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

例3:

“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例4:

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例5:

“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认识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能用简单的描述一些生活现象,能通过实际操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比较熟练、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三、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

并会用分数来表达信息。

能正确运用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6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八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学习小数是认数的一次重要扩展,在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时候,往往采用小数表示。

本单元初步教学小数的知识,也为第二学段系统学习小数的知识打下基础。

全单元编排四道例题,具体安排如下:

例1、例2:

认识小数

例3:

小数的大小比较

例4: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教学目标:

8、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一位小数;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会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学会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运用一位小数大小比较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

4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第九单元: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二)

一、教学内容:

例1:

简单的数据汇总

例2:

分析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二、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先分组再汇总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让学生了解把数据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体验统计结果过在不同分类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按不同标准分类整理数据,并学会用统计表来表示数据整理的结果。

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感受收集数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四、教学时间:

3课时

5、教具准备:

课件和配套光盘

 

小学二

(2)班班规

一、安全方面

1、每天课间不能追逐打闹。

2、中午和下午放学要结伴回家。

3、  公路上走路要沿右边走,过马路要注意交通安全。

4、   不能在上学路上玩耍、逗留。

二、学习方面

1、每天到校后,不允许在走廊玩耍打闹,要进教室读书。

2、每节课铃声一响,要快速坐好,安静地等老师来上课。

3、课堂上不做小动作,不与同桌说悄悄话,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4、养成学前预习、学后复习的好习惯。

每天按时完成作业,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5、考试时做到认真审题,不交头接耳,不抄袭,独立完成答卷。

三、升旗排队和两操方面

1、升旗时,要快速出教室排好队,做到快、静、齐,安静整齐地排队走出课室门,班长负责监督。

2、上午第二节后,快速坐好,按要求做好眼保健操。

3、下午预备铃声一响,在座位上做眼保健操。

四、卫生方面

1、每组值日生早晨7:

35到校做值日。

2、要求各负其责,打扫要迅速彻底,打扫完毕劳动工具要摆放整齐。

3、卫生监督员(剑锋,锶妍,炜薪)要按时到岗,除负责自己的值日工作外,还要做好记录。

 五、一日常规

1、每天学生到齐后,班长要检查红领巾。

2、劳动委员组织检查卫生。

3、每天负责领读的学生要督促学生学习。

4、上课前需唱一首歌,由文娱委员负责。

5、  做好两操。

6、  放学后,先做作业,然后帮助家长至少做一件家务事。

7、  如果有人违反班规,要到老师处说明原因。

班训:

坐如钟 站如松 快如风 静无声

 班规:

课堂听讲坐如钟,精神集中认真听;

排队升旗站如松,做操到位展雄风;

做事迅速快如风,样样事情记得清;

自习课上静无声,踏实学习不放松;

个人努力进步快,团结向上集体荣;

我为领巾添光彩,标兵集体记我功。

 

加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加分值

备注

1

单元考试满分

+2

2

单元考试85分以上

+1

3

课堂小测满分

+1

4

期中、期末考试满分

+3

5

在红领巾广播站投稿一次

+2

6

在校级活动中获奖

+5

7

作业十次全对得一颗星

+3

8

课堂上得到表扬

+1

9

班干部工作认真负责

+1

10

做好事、有利于班集体和学校的事

+2

11

进步比较明显

+2

12

连续一周该组值日卫生达标

本组值日生每人加2分

 

扣分标准

序号

考核项目

扣分值

备注

1

没交作业、不做晚作业

-1

2

忘带书本、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