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7102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管理学考试重点Word文档格式.docx

同一信息可以被很多人共同享用、同时享用。

9.非消耗性。

信息资源是非消耗性资源,可以多次开发,反复使用。

10.强时效性。

用户信息需求是在特定条件下执行特定任务时产生,所以这些信息必须与执行任务及环境密切相关,超越了时间界限,情况有了变化,原有信息就没有价值了。

信息与知识、情报

知识是通过人脑加工过自然和社会信息,是人们对自然和社会形态与规律认识和描述。

知识具有社会性、语言性、积累性等基本属性。

社会性是知识区别于信息根本属性。

情报是具有特定利用价值动态知识。

情报具有知识性、动态性和有用性等基本属性。

动态性事情报区别于知识根本属性。

信息与数据

数据是信息载体上反映信息内容且可被接受者(人或机器识别物理符号。

这些物理符号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

信息与数据关系是内容与形式关系。

信息是数据所包含或反映内容,而数据则是信息表现形式。

信息管理定义

信息管理就是个人或社会组织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分析和提供利用活动。

信息管理要素

1.信息管理对象

信息管理对象是信息,或者说是狭义信息资源,而不是广义信息资源,更不是信息活动。

信息活动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对信息活动管理不能简称为信息管理。

2.信息管理主体

狭义信息管理主体是指专职信息管理人员和信息管理机构。

广义信息管理主体是指所有参加信息管理活动个人和社会组织。

3.信息管理活动内容

信息管理不同于信息活动,是信息活动一个子集。

从信息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搜集(或称信息收集、信息组织(或称信息整序和存储、信息研究(或称信息分析和信息提供利用(或称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内容。

从狭义信息资源角度来归纳和表述,信息管理包括信息资源配置(或称信息资源体系建设、信息资源组织(或称信息资源整序与存储、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资源提供利用四个方面内容。

信息管理性质

1.社会性

信息管理活动是人类社会一种特有活动。

信息管理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和各个部门。

信息管理受各种社会因素影响。

2.专业性

信息管理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社会实践活动,其专业性主要表现在知识性、技术性和学术性等方面。

3.服务性

信息管理对信息进行搜集、组织和分析不是其最终目,而最终目是将搜集、组织和分析后形成信息产品提供给信息用户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

信息管理基本任务

信息管理基本任务就是将信息资源与信息用户联系起来,科学地管理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

信息管理具体任务

1.“化分散为集中”是信息搜集任务

2.“化无序为有序”是信息组织任务

3.“化量大、质杂为浓缩、质优”是信息研究任务

4.“化收藏为利用”是信息提供利用任务

信息管理历史沿革

1.信息源管理阶段

信息源管理阶段以信息源管理为核心,以图书馆为象征,信息管理手段与方法以手工为主。

2.信息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阶段以信息流控制为核心,以计算机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

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信息资源管理阶段强调将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来开发和利用,注重采用多种方法对人类社会信息过程及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管理。

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象

信息管理学研究对象是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学研究内容

1.信息管理学学科理论研究

2.信息管理基本理论研究

3.信息管理技术方法研究

4.信息管理组织管理研究

信息管理学体系结构

信息管理学包括理论信息管理学、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和应用信息管理学。

理论信息管理学包括信息管理学基础理论和信息管理学应用理论。

信息管理技术方法学包括信息管理方法学和信息管理技术学。

应用信息管理学包括专门信息管理学、专科信息管理学和部门信息管理学。

信息资源定义

广义信息资源是可以用来创造物质财务和精神财富各种信息及其相应人才和技

术,是与信息活动相关资源总称。

狭义信息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用来创造财富各种信息。

信息与广义信息资源关系

信息与广义信息资源之间关系是交叉关系,交叉部分代表可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信息,即狭义信息资源;

信息圈中未交叉部分代表不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信息;

信息资源圈中未交叉部分代表信息人才和信息技术。

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关系

信息与狭义信息资源之间关系是包含关系,即信息包含信息资源。

只有能被人类所利用、能用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信息才能成为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分布规律

1.信息按生产者分布规律——洛特卡定律

出现原因: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人们所利用信息因其生产者构成、知识结构、社会地位、名气等不同而呈现出不同信息价值。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就必须研究和分析信息资源按其生产者分布规律。

表达式:

y(x=c/x^a(其中,x是论文数量;

c为某主题领域特征常数;

y(x为写x篇论文作者占作者总数比例;

a为参数,它在特定学科领域是一个常数,在不同学科领域有波动,一般在1.2~3.5间变化。

反映基本事实:

任何信息资源生产者自然分布基本上遵循特洛卡定律。

形成机理:

一个学科发展,是以该学科是否出现新理论、新观点为条件,并且这些观点出现多少与快慢,直接反映了该学科发展速度。

应用:

首先,由于特洛卡定律给出了信息生产者与生产数量之间关系,我们可以由此掌握信息生产者分布层次,用于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如在信息检索时,以著者为线索进行检索,编制著者索引等;

其次,洛特卡定律揭示了信息生产者能力规律,我们可以由此判断科学劳动成果规模,优化科学劳动组织,提高科学劳动效率,如展开杰出人物评选。

2.信息表述中词频分布规律——齐夫定律

f*r=c(其中,f为词频次,r为词等级序号,c为围绕一个中心数值上下波动常数。

任何和信息资源中使用词汇频次基本上遵循齐夫定律。

编制词表、自动标引、文档组织、加权标引等

3.专业论文在期刊中分布规律——布拉德福定律

文摘杂志增长速度太快,报道过于集中而出现反复,文献过于分散而出现遗漏;

为了探索文摘杂志完整性、文献之间内在联系。

概念:

在某一时间范围内,如果将科技期刊按其刊载某学科领域文献(论文数量,以递减顺序排序,然后将其分成“核心”区和另外几个区,其中每个区刊载该领域文(论文总量相等,那么各区期刊数量成1:

n:

n^2:

„关系,n为布拉福德常数,n>

1.(n

约为5

确定核心期刊,有利于指定阅读、指定优化馆藏和期刊选购;

指导动态馆藏维护,确定读者阅读重点范围,从而合理调整期刊类型和数量。

学科常熟度比较,反映学科之间交叉重叠程度;

判断检索工具优劣。

信息增长规律

信息老化规律

信息用户定义

广义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交流活动汲取信息个人或团体。

狭义信息用户是指具有一定信息需求和信息能力并通过信息机构获取信息个人或团体。

信息用户必备特征:

一定信息需求、一定信息利用能力

用户信息需求概念

简单地说,用户信息需求就是用户对信息需要和要求。

具体地说,用户信息需求就是信息用户对信息内容、数量和形式需要和具体要求。

用户信息需求层次

1.深层信息需求,即用户实际信息需求。

2.中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认识到信息需求。

3.表层信息需求,即用户表达出信息需求。

影响用户信息需求因素

1.环境因素:

社会政治因素、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社会教育水平、名族特点和文化传统、自然资源和地理环境

2.组织因素:

组织性质、组织规模、组织结构、组织运作机制、组织文化

3.个人因素:

用户职业和任务、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年龄和性别、爱好和专长、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用户信息提问定义

用户信息提问就是指用户在获取信息过程中,用语言或文字将自己信息需求向信

息提供者表达出来过程。

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吻合程度

1.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一致

2.信息提问大于信息需求

3.信息提问小于信息需求

4.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交叉

5.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无关

提高信息提问与信息需求吻合程度措施

1.加强用户教育水平

2.让用户以文字形式提问

信息交流概念

简单地说,信息交流就是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所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

具体地说,信息交流是社会活动中信息借助于某种符号系统,利用某种传递通道而实现信息发送者和信息接受者之间传递与反馈行为。

信息交流与信息传递、信息传播区别

信息交流,是相互影响双向性信息传递或信息传播。

信息传递,是指通过一定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一点向另外一点移动行为。

信息传递过程具有单向性。

信息传播,是指通过一定媒体使信息从时间或空间一点向另外多点移动行为。

信息传播过程具有发散性。

信息交流构成要素

1.信源,也可以称其为信息发送者或信息原来持有者,是指参与信息交流个人和社会组织。

能够产生、持有信息而且有可能发送、传递信息任何个人、团体都可以成为信源。

2.信宿,即信息接受者,或接受信息人或物。

在社会信息管理活动中,通常把一切可以接受并且需要信息人称为信息用户。

3.信道,就是信息交流渠道、通道。

它是信息交流和传递物理过程。

信道是传送信息介质。

4.信息符号,信息是通过代表食物代码——符号来传达。

符号是一种代表思想通用记号或标志,是用以表达思想、进行指挥或者表达愿望一种标记、行为和姿态等。

符号是人类认知和社会信息交流基本手段。

1.多向主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择课题对信息进行处理后传递给整个社会或事先没有确定接受者。

特点:

信息传递面广、服务范围大;

最新信息传递比较及时;

信息传递针对性不强。

2.单向主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自己选定课题将信息主动地传递给事先确定好信息接受者。

针对性强;

提供信息非常及时;

服务对象单一、服务范围不广。

3.多向被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广泛接受者要求,向他们提供信息资料传递。

特点:

事先没有确定接受者,只有广泛接受者,从而服务范围较广;

传递信息速度较慢;

信息传递具有一定针对性。

4.单向被动信息传递:

信息发送者根据个别信息接受者提出课题和要求而进行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范围校;

信息传递针对性强;

信息传递速度较慢。

信息反馈概念

信息反馈就是指信息发送者把信息传递给信息接受者后,再将信息接受者所产生反应或利用后结果返送回来,并对信息发送者信息传递发生影响过程。

信息反馈作用

1.提高信息交流质量与效果

2.促进信息发送者工作和研究

对信息反馈要求:

及时、准确、适度

信息交流基本模型

影响信息交流因素

1.社会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