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36632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Word格式.doc

学校坐落在亭湖区盐东镇东首,毗邻盐海公路与331省道,交通十分便利。

学校占地面积54264㎡,建筑面积11118㎡,绿化面积达26589㎡,生均20.56㎡,校园布局设计合理,学生活动场地宽阔,绿化面积覆盖率达49%以上。

学校现有25个班级,在校生1293人,教职工143人。

校园内道路平坦,绿树成荫,绿地成片,校园空气清新,无污染源。

校园环境整洁美观,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建设规格高,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

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学校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合理,规划科学。

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校园环境为我校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十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科学发展,开拓创新,办人民满意教育,取得了骄人的办学业绩。

学校先后被授予“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盐城市安全文明校园”、“市德育先进学校”、“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市‘十五’教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市红十字示范学校”、“市三星级教工之家”、“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射阳县“绿色学校”、“亭湖区教学质量优秀学校”、“区十佳初中校”、“区教育工作综合先进集体”、“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先进集体”、“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先进集体”、“区初中教育教学质量银奖”、盐东镇“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新民晚报》、《扬子晚报》、《江苏人才报》、《盐阜大众报》、《盐城新闻网》、《新语文学习》、《亭湖快讯》等多家媒体网络对我校的办学业绩进行了宣传报道。

第二部分扎实有效的创建工作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关注环保,就是关注生命!

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培养全校师生的环保素养,是一种契机,也是一种希望,它能有效地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促进学校校风、校容、校貌的转变,是我校师生的一致愿景。

自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我校把创建“绿色学校”、实施“绿色教育”作为落实素质教育、推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

把开展环境教育,创建“绿色学校”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校坚持树立“绿色学校”的科学理念,将绿色学校的创建作为提高学校办学品位、拓展并深化素质教育内涵的重要环节。

我们紧紧围绕“以人为本”这一核心,本着“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宗旨,把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指导思想落实到学校各项活动中去,融入到学校环境教育的全过程,将知识、践行和责任有机地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主要做法和效果汇报如下:

一、健全领导管理机制,加强环境教育宣传

1、加强创绿工作组织领导。

师生对创建“绿色学校”的正确认识,是学校真正落实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环境教育的基础,而学校领导班子对该项工作的重视与组织管理,决定了创建工作过程的务实与成效。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徐志山同志任组长,支部书记胥文生同志、副校长仓文华、严学兵、唐浩同志为副组长,各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职责。

校长全面负责全校创建统筹规划与经费预算投入工作;

办公室负责创建规划与组织工作,做好各部门协调工作;

教务处负责组织环境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工作;

政教处、团委负责环境教育宣传、卫生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教科室负责创建培训、科研工作;

信息中心负责绿色校园网的建立与建设工作;

总务处负责全校环境绿化和食堂卫生设备配置与管理工作。

创建工作职责明确,保证了各项环境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

学校还专门成立了一支由教务主任、理化生教师和学科骨干教师等组成的环境教育教研组,制订环境教育计划,开展有关环境教育教研活动。

由于目标明确,内容清晰,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各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为学校成功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提供了必要的组织保证。

2、重视创绿工作制度建设。

几年来,我校一直把争创市级“绿色学校”作为学校的主要工作目标并纳入学校(2006—2010年)五年发展规划。

建立和健全可操作的各项管理制度,保证学校环境教育工作有计划、高规格的进行。

根据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开展进程,我校还适时推出《学校师生环保行为三字经》、《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保护环境三字歌》、《亭湖区桂英初级中学学生环保规范》等一系列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补充条例,这些条例使师生投入创建绿色学校工作有了方向与依据,规范了创建绿色学校的工作行为,使创建绿色学校工作开始呈现制度化、规范化的格局。

3、加大创绿工作经费投入。

学校每年把环境保护工作列入单位专项经费预算,不断完善环境保护设施设备,为创建绿色学校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和经费保障。

每年,我们都投入大量经费,着手校园绿化建设,建造了6个花坛,校园四周栽上常绿乔木,花坛里鲜花四季常开,草坪、绿树、鲜花相映成趣,整个校园就像一个美丽的花园。

近几年来,学校连续投入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完善硬件设施。

今年在女生宿舍楼竣工后,又投资数万元建设校园广场、生态化粪池和食堂隔油池等;

学校厕所改建工程结束后,学校还计划投入对学校周边的环境进行全面地净化、绿化、美化,做到垃圾分捡处理、实行校园自然水循环利用,并准备在食堂后面修建绿色生态园等。

4、注重创绿工作师资培训。

近年来,学校积极鼓励骨干教师参加培训,校长、政教主任和教务主任带头参加;

定期邀请市科协、市消防大队等有关专家为全体教职工作环保知识和学生环保教育、科技、消防等讲座;

此外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各教研组组长等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每学期通过讲座、网络资源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环境教育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现在各教研组教师都有较强的环境教育意识,而且能够制作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

二、加强常规教育管理,提高环境教育实效

在几年的创建过程中,我校紧紧围绕环境教育这一主题,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与创建平安校园结合起来、与创建节约型校园结合起来,把创建绿色学校融入常规管理之中,使它们起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协调的作用。

1、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创建平安校园结合起来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广大教师和学生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学校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

创建平安校园是创建绿色学校的基础,创建绿色学校又会促进平安校园的创建工作。

学校每个学期都根据市、区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的要求,加强预防疾病宣传,提高思想认识,严控疾病进入校园;

平时,坚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对学校的安全(实验室、微机房、锅炉房、配电间的电源线路、门窗等)进行排查,加强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配备灭火器等必要的防火设备。

上学期,学校邀请了亭湖区消防大队的同志来校作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并开展安全消防演练活动;

学校还严格师生饮食管理,定期召开食堂工作人员会议,组织相关人员观看教育VCD,并对他们在操作等方面提高要求,防止发生食堂中毒及传染病感染等事件。

为了加大周边环境整治,学校还积极配合公安、工商、文化等有关部门实行共创共管,及时做好校园周边200m范围内的网吧,电子游戏机、影像制品等检查清理工作。

学校内部加大教育力度,向学生发放安全行为八项规定:

不允许学生进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不买校门前的不卫生食品和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各种书刊及文具用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

2、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创建文明校园结合起来

为了创造一个文明优雅的育人氛围,注重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力求学校的每一个地方、每一个角落、每一块墙壁、每一个走道、每一个楼梯口都会说话,都有温馨提示,都有教育意义。

几年来,学校先后建造了文化长廊、校园画廊橱窗,教室前方都换上新的班训,对教学楼、实验楼和行政楼走廊墙壁重新设计,分别挂上了名人画像、名人名言以及环保标识等,使师生在文明优雅的校园里,情操得到陶冶,行为也自觉地与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和谐,从而促进学生、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

为了整治环境,提高师生素养,树立文明新风,我校还坚持开展了文明科室和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每天量化评分,每周累计评估,评出文明科室、文明班级,一个学期之后再进行综合评估,被评为先进的给予适当奖励。

学校还把学生的环境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之中,无论是实施“爱校”主题教育还是组织“告别陋习、清洁校园”、“向不文明言行告别”等“文明自律”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我们都把学生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卫生行为习惯作为重要的要求。

学校还对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包括学生在爱护环境、卫生习惯等方面应养成的习惯,如“五不”: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不攀折花木,不浪费粮食,不驱赶校园里的鸟雀等。

3、把创建绿色学校与创建节约型校园结合起来

在创建绿色学校的过程中,学校充分认识到勤俭节约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师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勤俭办事,厉行节约,养成自觉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一分钱的良好习惯,在全校形成以节约为荣、以浪费为耻的良好风尚。

如节约用水,学校要求老师和学生自觉做到爱水、惜水、节水,做到人走水断,发现水龙头滴水主动拧紧,供水设施损坏及时报修。

根据学校实际,今年学校还计划建造自然水循环利用系统,把下雨天的雨水储存起来,供学校冲洗厕所、浇灌花木,并做到循环利用;

学校还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尽可能关闭照明电源或减少照明源数量,杜绝长明灯,做到人走灯灭,放学放假前都提醒师生及时关掉日光灯、电脑多媒体电源等;

学校还在学生餐厅墙壁上布置了诸如“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等宣传语,向学生提出“爱惜粮食,杜绝浪费”的倡议,要求学生节约每一粒米,节约每一盆菜,减少剩饭剩菜;

学校还健全办公用品购买、领用制度,充分利用校园网积极推行无纸化办公,节约使用稿纸、信封和复印纸,提倡双面用纸,对使用过的复印纸尽量进行再利用。

现在走进桂中校园,地面上基本看不到一张废纸、一个塑料袋、一个饮料瓶,“节约利己利社会”已成为全体师生的共识。

三、注重学科教学渗透,拓宽环境教育渠道

课堂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有效形式,各学科认真进行渗透教育,把环保教育寓于教学之中。

学校硬性要求教师必须着力挖掘教材中的环保素材,结合实际生活,做好环境教育工作。

凡属直接讲授环境保护知识的内容,应结合教材讲深、讲透;

凡属不是直接讲授环保知识,但与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的知识,应结合教材作一些必要的补充、延伸和扩展;

凡属表面上与环境保护无关,但确有一定内在联系的内容,应通过适当的方式提示这种内在的联系,使学生自然联想到环境保护问题等。

要做到主动介入,运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把环境教育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并力求紧扣教材,自然贴近,点滴渗汲,持之以恒。

例如,语文、历史、地理教材中涉及了动植物,以及海洋、河流、湖泊、山川、草原、土地、城市、名胜、古迹等,蕴涵了丰富的环境教育因素。

教师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描绘渲染自然景色的好词佳句,使他们入境、动情,获得美的享受,同时体会到美要靠人们的创造和保护,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

理化生课本中可以把光污染、辐射、噪声等产生危害和防止,废电池的危害和利用,白色污染防治,江河、湖泊水质的净化处理,沙尘暴的形成与危害,大气污染,水土流,植被破坏,生态平衡和保护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