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3653158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5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二零一四年一月

January2014

前言

“渊明故里,禅竹宜丰”。

拥有优越自然环境的宜丰,群山挺拔耸翠,生态得天独厚。

当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底蕴厚、实行易、特色足之特点,是孕育和传播南方山地丘陵绿色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开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代表区域。

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东临高安,南界上高,西接万载,西北连铜鼓。

北与修水,奉新接壤,地跨北纬28°

17′-28°

40′,东经114°

30′-115°

08′。

县境东西长71km,南北宽51km,总面积1935km2。

现辖8镇4乡2个林场2个垦殖场210个行政村,人口29.15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

县城所在地即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宜春市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

宜丰人认清自身生态环境优势与主体功能区定位要求,坚决用生态、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地方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林改典型县、中国竹产业集群、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生态县、江西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江西省“一大四小”造林先进县等,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根基、土壤,拟申报在全县所有辖区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当地社会、人民生活变化巨大,地方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财政收入达11.87亿元,较改革开放初增加90倍之多。

人们物质与精神文明取得长足进步,为发展生态文明,进行先行示范区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宜丰县城驻地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公里,距宜春市94公里,离最近铁路道口13公里,交通便利,地理区位特殊。

尤其,自然资源丰富,

生态环境优越,誉称“中国竹子之乡”,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典范,并在探索绿色农业产业化发展上成效显著。

因而,将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按照其限制开发区域(农产品主产区)的主体功能定位特点与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建设,对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促进自身低碳、绿色、长远发展意义重大。

而且,宜丰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基础厚、易实施、特色足等特点,历经5年(2014-2018)的建设与努力,将显著推动其凝练出可代表南方山地丘陵农业生态发展特点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发挥出辐射性影响与典型示范作用。

近些年,当地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上已取得众多成绩,森林生态系统发育稳定,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及部分高海拔地带,仍覆盖有相当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低丘森林植被也逐渐恢复,森林覆盖率达71.1%;

水土流失经多年治理后,基本得到有效控制。

尤其,较早认识到生态环境优势,提出“生态立县”、“绿色崛起”发展理念,依托优越自然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低碳项目,打出系列生态组合拳,结合县情实际,围绕生态文明、弘扬生态文化,着力从发展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入手,按照“生产与生态并重”的发展思路,着力做大生态农业,做强生态工业,做活生态旅游业,生态经济已经初显魅力,生态文明建设已初见成效,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打好了坚实基础,能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开展与完成。

当然,宜丰经济社会发展也受到传统思维惯性、对生态文明意识模糊等因素的影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潜在的新的水土流失危险性,现有水土流失中度以上侵蚀面积较大;

部分森林质量较低,生态恢复工程急待开展;

地方总体经济量相对较低,发展问题与环境保护问题、农业发展与耕地保护等等之间的矛盾仍然突出,区域环境仍承受较大压力;

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待进一步提高等。

这些都将成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以此缓和各种矛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增强其主体功能区地位。

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经济社会、深层次保护和系统整治生态环境、增强主体功能区地位、创建优美人居环境、发展生态文化为核心内容,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根本,有力推动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创建与发展。

因而,通过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将促使:

县域环境污染显著降低;

水、土、气、生物等自然环境因子及人居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经济社会高水平发展;

自然资源被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

循环、低碳经济快速发展;

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体系渐成规模;

绿色农业产业日益壮大;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

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加强;

生态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基本和谐共处等。

宜丰也因此向着“生态经济试验区、低碳生活示范区、绿色崛起模范区”前进。

总体上,以增强和维护区域生态功能、保障鄱阳湖、长江的水安全及森林生态系统稳定为中心,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之生态屏障建设、农业主产品与生态产品供给为重任,在总结以往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科学谋划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强化政府监管、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创新机制,完善政策,力争在建设期间解决生态环境领域存在的体制不顺、投入不足、执法不严等突出问题,以主体功能区的监管能力建设、水源涵养、水质保护、林地保护、耕地保护为重点,在全县范围、各行各业全面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落实目标、任务,将宜丰建成主体功能区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活示范区,为南方山地丘陵地区、森林植被丰富山区的生态农业发展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之“五位一体”协调、创新发展做出典范。

一、建设背景、意义

(一)建设背景

1.现实背景

生态文明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

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对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所做的全部努力,体现出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

是推动人类社会科学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然而,却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例如,我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只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

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

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

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

在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达2000亿元,且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

诸如此类生态恶化现象,显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地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一项新要求,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系,并将其建设视为体系的基础。

然而,在当前,各地孤立地将GDP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将其作为唯一标尺的现象仍然突出,它们多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来促进经济增长速度,发展受到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外加不文明消费模式的影响,当地环境、资源正面临着巨大压力,显著说明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模式,不仅对生态破坏极大,且使得发展难以持续。

因此,急需转变这种落后的经济发展理念,在充分认识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充分考虑生态安全的必要性的前提下,深入思考怎样以最小的资源代价、生态代价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一富具挑战性的问题。

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地全面地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层面,实现“富强中国”、“美丽中国”。

而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就必须守住那些“青山绿水”;

要实现“美丽中国”,就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2.宜丰背景

2.1宜丰概况

县城所在地即新昌镇距省会南昌136km,距宜春市94km,离最近铁路道口13km。

宜丰“炎凉适宜,物阜民丰”,地貌呈“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格局,森林覆盖率达到71.1%,是一个生态资源丰富、自然风光优美、文化底蕴丰厚、民俗风情纯朴的生态县,誉称“中国竹乡”、“中国猕猴桃之乡”,生态资源丰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大、后劲足。

拥有江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洞山、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覆盖率达到89.9%,拥有高等植物2200多种,各种昆虫、鸟类、兽类、爬行类等珍贵动物1570种,含国家、世界级珍稀动物猕猴、白颈长尾雉、云豹、黑鹿、金猫等10多种。

已经建成有绿色大米、绿色果酒饮料、蚕桑、生猪、蛋鸭、食用菌6大“绿色食品产业”,研发和申报了莼菜、豆腐乳、猕猴桃、优质米、香菇、木耳等一系列有机绿色农产品,推出了水妹子、三露、猴圣、宾顺等21个绿色产品知名品牌。

“泖塔粳米”、“山青青小竹笋”、“新娘子柚片”、“仪宝田螺辣酱”、“力明山茶油”等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产品,通过“着靓装、冠美名、提品质、创品牌”,相继远销到上海、北京等地,有的产品还打入东南亚市场,成为城市居民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宜丰人坚决用生态、绿色、低碳理念引导地方发展,先后荣获中国林改典型县、中国竹产业集群、全国“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重点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江西省生态县、江西省森林生态保护十佳县、江西省“一大四小”造林先进县等,已具备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根基、土壤。

近些年,宜丰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2013年,全县生产总值88亿元,增长10%。

财政总收入达到11.87亿元,增长18.1%,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7.34亿元,增长17.3%;

工业园区财政收入突破3亿元,全县所有乡镇产值超过2千万元。

争取国家政策性资金5.56亿元,增长11.9%。

固定资产投资55.56亿元,增长23%。

农民人均纯收入9100元,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13.9%。

各项存款余额89.51亿元,增长17.24%;

贷款余额47.05亿元,增长28.42%。

连续三年获得全市县域经济发展“三年大竞赛”先进县,三年总评为宜春市第二名。

2.2宜丰建设生态文明的做法

多年来,宜丰一直秉承绿色崛起理念,已走上富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为当地及周边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发展打基础、探思路,初步形成具有一定南方代表性和区域示范性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生产与生态并重”齐抓,建设山区生态经济走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库,将无公害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生态旅游业等“绿色项目”列为招商计划,编印“绿色招商”宣传资料,宣传宜丰特色农业、地方文化、生态旅游,引资创办农特产品基地、发展精深加工及生态旅游业。

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制度,坚持“增产不增污”,把好项目审批关,一票否决有毒有害或技术工艺落后、环境污染较重、高耗能、小规模、低效益项目。

近年来,取缔关闭小煤窑、造纸厂、化工企业及高耗低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