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教师招聘考试名Word文档格式.docx
《百色教师招聘考试名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色教师招聘考试名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生观的变革主要以论述题或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
考生在复习时注意灵活运用知识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知识导图】
第一讲知识观的变革
【知识概览】
本讲主要讲述了我国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的变革。
知识是课程的基本要素,不涉及知识问题的课程是不存在的。
知识观变革的方向:
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
从静态的知识观转向动态的知识观。
【名师课堂】
考点·
梳理·
拓展
知识是课程的基本要素,不涉及知识问题的课程是不存在的。
可以说,知识问题是课程理论与实践的经典问题,历史上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反映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严肃认真地对待了课程知识观问题。
因此,理解和把握新课程背景下知识观的转向,是认识、理解、实践甚至反思、批判新课程的重要前提之一。
我国新课程背景下的知识本质观的转向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一、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
从本体论的知识观转向主体论的知识观,是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要求。
所谓本体论的知识观,就是从知识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来讨论知识,把“知识”作为研究对象,就知识论知识。
其最根本的理论基础便是哲学认识论,其研究目的是揭示人类的知识产生的一般过程和基本规律。
这种本体论的知识观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提供了普遍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它难以作为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直接拿来并加以应用的知识观,因为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不以“知识”为直接的研究对象和活动目的,而以“学生及其发展”为研究对象和活动目的。
因此,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的知识观的建构需要从本体论视野转向主体论视野。
所谓主体论知识观,就是超越一般认识论的本体论视野,不是就知识论知识,不是从知识的产生过程与产生结果来论知识,而是从学生发展过程与发展结果来理解知识。
从主体论的角度看,知识的产生问题不是一种普遍性的、一般性的人类知识生产过程,而是一种“知识再生产”的过程。
主体论的知识观强调学生作为知识再生产的主体,知识再生产的过程、方式、目的和价值与人类一般的认识过程相比较,具有其独特性。
本体论的知识观对解决主体论视野里的知识再生产问题的局限性在于,“知识”总是外在于学生的发展历程,没有促成知识与人(学生)的发展“相遇”。
知识与学生的相遇,最根本的标志是一切进入学生发展历程的知识都应具有人文意义,此时,知识对作为知识再生产主体的学生而言,不完全是“真理问题”,还是“幸福问题”。
这正表明了新课程强调学生在知识获得过程中获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义的合理性。
新课程以“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崇尚主体论的知识观,注重知识对学生成长的意义,强调“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现象”,其所要改革的正是“知识本位主义”“知识授受主义”和“知识功利主义”的知识观及其教育行为方式,倡导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能力,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自主获取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二、由静态的知识观转向动态的知识观
传统的哲学认识论所阐述的知识观是一种静态的知识观,它认为,知识作为人类认识的成果,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像。
它具有客观性、绝对性、终极性、中立性、实证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一致性等性质。
可见,静态的知识观试图揭示的是知识的真理性,它没有揭示知识的多重属性,而把知识视为一种结果、一种定论、一种工具、一种产品、一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排斥了知识具有的“真”以外的其他意蕴。
这种静态的知识观一旦为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所认同并占有,便在教育活动中隐含着这样的两个基本假定:
第一,客观性的知识、确定性的知识和普遍性的知识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且传递的越多越好。
“传统教学派”和“百科全书派”便是典型代表,夸美纽斯就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百科全书派也主张把当时所有的学科知识都传递给学生。
第二,知识的掌握是至高无上的,知识占有量的增长实现着人的发展。
这种静态的知识观支配下的教学观,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成为我国教育理论界的众矢之的。
站在静态知识观的立场上评论新课程,只会对一线的课程实施带来观念的混乱。
静态知识观导致的种种局限性正是新课程试图克服的。
随着教育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化,人们逐步认识到静态知识观在教育上的一系列局限性,开始用辩证性思维、复杂性思维和生成性思维的观点方法,超越静态的知识观来看待教育中的知识本质和性质,认为知识不仅具有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中立性等基本性质,还具有文化性、不确定性、境域性和价值性等性质。
动态的知识观用发展和变化的观点把握知识的本质和性质,一方面,不再把知识看成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注重把握知识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不再把知识完全抽象为某种“符号表征”,尤其注重把握知识的文化性和价值性,超越单一的“工具理性”观念,把知识与人类的境遇、命运和幸福关联起来。
动态的知识观要求我们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打破“知识授受主义”“知识功利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藩篱,确立“以人为本”的信念,克服死记硬背、机械传授、只关注结果不注重过程的弊端,注重过程的价值,反对“去情景”的“知识加工”式的教学行为,凸现“情景”中的体验与意义生成,完整地实现“知识教育”的整体价值。
【真题精解】
(单选)“传统教学派”和“百科全书派”是()的典型代表。
A.本体论的知识观B.主体论的知识观
C.静态的知识观D.动态的知识观
【答案】C
【解析】题干中的两种学派都认为客观性的知识、确定性的知识和普遍性的知识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而且传递的越多越好,可知它们是静态的知识观的典型代表。
第二讲学生观的变革
本讲主要介绍了我国新课程改革理念中学生观的变革。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传统的学生观有很多弊端,造成学生独立性的丧失。
新课程改革提倡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一、树立正确学生观的意义★
学生观是关于学生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关系到怎么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等重要问题,有什么样的学生观,便会有什么样的教育。
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学生观是其职业活动中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
尤其是在全国普遍开展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树立科学正确的学生观,对于我们改变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应对知识经济挑战的需要
传统知识观认为知识是绝对的、客观的,是完全不依赖于人而存在的客观事物。
新时期知识观认为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最终答案,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的正确的解释,故教师不应用科学家、课本的权威来压服学生接受这些知识,而要让学生走向“思维中的具体”。
这是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新型人才的需要。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提出的“教育的四个支柱”即: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者互为一体。
为了适应由知识经济带来的关于教育观、知识观和学习观的种种变化,我们必须树立起新的学生观,以有效地迎接这些挑战。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科学育人的前提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事业,科学地培养人首先要求科学地认识人,科学地认识学生,形成科学的学生观。
错误的学生观往往导致错误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和教育行为。
没有正确的学生观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教育,正确的学生观是教育者做好科学育人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正确地看待学生、教育学生,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是新课程改革真正得以落实的重要保证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其贯穿始终的核心理念。
可见,中华民族的复兴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益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同时又会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因此,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强调要在学生获得“双基”的同时,注重以下几点:
在课程结构上,强调整体设置,并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设置综合课程,以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课程内容上,强调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实施上,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在课程管理上,强调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设置三级课程。
二、我国传统学生观的弊端及反思
(一)造成学生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脱离
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是现代人的两个精神家园,其中,生活世界是学生最根本的生长家园,生活世界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活动的根源和基础。
但是,传统的学生观却忽视了这一点,使得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科学世界、书本世界中,丧失了应有的完整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而事实上,“生活世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生活世界”不仅指“生活环境”“自然世界”和“社会世界”,还包括对人生有意义并且人生活在其中的世界。
“生活世界”对课程的意义在于:
确立人本意识和生命意识,注重人的生活的动态过程。
因此,新课改情境下的课堂教学呈现给学生的教学内容不应该是单一的、理论化的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要给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把它纳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组织,使文化进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使课程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的桥梁。
(二)师生关系的不民主,体罚等错误教育方法的滥用
传统的学生观存在着师道尊严的弊病。
这一弊病直接导致了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盛行,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追求师生间的和谐之美、创新之美和自我解放。
如果师生之间能够真正建立“自由联盟”,即师生双方为达到教和学的共同目的,在自主自愿、自尊自立的基础上缔结心灵联盟,那么课堂上,师生双方就会互相尊重,进行平等交流。
(三)学生独特个性的丧失
正如世界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绝不会有两个个性完全相同的学生。
而传统的学生观则把学生视为千人一面,追求“统一”,采取“一刀切,一锅煮”的做法,压抑了学生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
三、新课程改革提倡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是做好工作的前提。
它要求教师应努力学习,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理论,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教师应相信学生是潜藏着巨大发展能量的,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