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364446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作物常见病虫害Word格式.docx

植物受病原影响生病后而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称为植物病害的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

病状:

是指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反常现象(针对植物本身而言)。

类型:

变色、坏死(斑点)、腐烂、萎蔫、畸形(增生性和抑制性)

变色:

发病植物的色泽发生改变、本质是叶绿素受到破坏,细胞并没有死亡。

斑点:

发病植物的细胞或组织坏死,细胞已经死亡。

病征:

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针对病原体而言)类型:

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粒状物、菌核、脓状物。

植物病原学

病原:

病害发生的原因,是构成植物病害最活跃的因素。

分为生物类(引起侵染性病害)和非生物类(引起非侵染性病害)

寄生:

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并从中吸取食物的现象。

专性寄生物:

在自然界间只能从寄主的活组织中获得营养,如锈菌、黑粉菌、白粉菌等。

不能人工培养。

非专性寄生物:

(1)一种是侵害活的组织,组织死亡后仍能继续发育和繁殖,如引起叶斑病的真菌。

(2)一种是侵入寄主前先杀死寄主组织,再侵入其中腐生。

如菌核菌、丝核菌。

单主寄生:

多数植物的病原真菌在一种寄主植物上就可以完成生活史。

转主寄生:

锈菌特有,寄生阶段必须在两种亲缘关系不同的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生活史。

病原物的致病机制

致病性是指异养生物能诱发病害的能力。

(1)产生毒素

(2)产生酶(3)产生生长调节物质(4)从寄主吸取营养物质

真菌:

异样真核生物,营养体多为菌丝体,繁殖体为孢子,腐生,少数寄生。

植物病原真菌:

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80%的病害由真菌引起。

子实体:

真菌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产孢结构。

繁殖体:

各种类型的孢子为繁殖体。

多型现象:

许多真菌在整个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如锈菌。

真菌的生活史:

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过程。

营养生长产生菌丝或菌丝体;

菌丝后发育为附着孢、吸器、匍匐丝、假根

菌丝体后发育为菌核、菌索、子座

真菌生长

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担孢子)

繁殖生长

有性孢子产生有性孢子(卵孢子、结合孢子、子囊孢子、担孢子)

真菌的分类

菌门

菌丝有无隔

无性孢子

有性孢子

根肿菌门

游动孢子

卵孢子

卵菌门

壶菌门

子囊菌门

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子菌门

不发达

担孢子

接合菌门

包囊孢子

接合孢子

半知菌类

特殊菌属:

根肿菌属:

形态体眼,孢子囊呈鱼卵状寄生在寄主根部,形成肿瘤,引起十字花科根肿病。

典型病害:

白菜根肿病。

粉痂菌属:

体眼孢子囊呈海绵状,侵染根部或块茎,形成粉痂或肿瘤。

马铃薯粉痂病。

节壶菌属:

体眼孢子囊单生,萌发释放游动孢子。

代表病害:

玉米褐斑病。

水霉属:

游动孢子囊棒状,游动孢子在囊内排成多排。

水稻烂秧病,尤其在低温长期淹水。

绵霉属:

游动孢子囊棒状,生于菌丝顶端。

稻菌绵腐病和烂秧。

腐霉属:

孢子囊多呈生姜状,萌发时形成孢囊,产生游动孢子。

如瓜果腐,引起瓜果腐烂病和多种植物幼菌猝倒病。

疫霉属:

孢囊梗无限生长,游动孢子囊柠檬形,产生游动孢子。

马铃薯晚疫病、番茄疫病。

指梗霉属:

孢子囊梗短粗,末端不规则的二叉分枝、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

单轴霉属:

也称直梗霉属,孢囊梗单轴直角分枝,分枝末端平钝。

葡萄霜霉病,向日葵霜霉病。

双霉属:

孢囊梗二叉锐角分枝,末端尖细。

大豆霜霉病,菠菜霜霉病。

假霜霉属:

孢子囊梗有多干,单轴分枝,2-3回二叉状锐角分枝,末端尖细,主要寄生在葫芦科植物,黄瓜霜霉病、甜瓜霜霉病。

盘梗霉属:

孢囊梗二叉锐角分枝,末端膨大呈盘状。

莴苣霜霉病。

白锈菌属:

孢子囊梗棍棒形,游动孢子囊串生,形成白锈状物。

寄生十字花科,苋科,典型病害:

白菜白锈病。

根霉属:

有假根和匍匐丝,孢囊梗与假根对生,典型病害:

黑根霉引起的甘薯软腐病。

子囊果:

含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子实体为子囊果。

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子囊座。

外囊菌属:

子囊长圆形,平行排列在寄主表面,不形成子囊果子囊孢子芽殖产生分生孢子,均为植物专性寄生菌,代表病害:

桃树缩叶。

白粉菌属: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烟草、芝麻、向日葵白粉病。

布氏白粉属:

附属丝不发达,短菌丝状,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禾本科植物白粉病,如小麦白粉病。

单丝壳属: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有一个子囊。

瓜类豆类蔷薇科白粉病。

叉丝单囊壳属:

附属丝刚直,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闭囊壳内仅有一个子囊。

苹果白粉病、山楂白粉病。

叉丝壳属:

附属丝顶端多轮二叉状分枝,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

核桃白粉病、丁香白粉、板栗白粉病。

钩丝壳属:

附属丝顶端卷曲呈钩状,闭囊壳内有多个子囊。

葡萄白粉病、杨树、柳树白粉病

球针壳属:

附属丝呈球针状,基部半球形,闭囊壳内多个子囊。

梨树白粉、桑白粉、荔枝白粉。

长缘壳属:

子囊壳有长颈,子囊孢子单胞无色,多为钢盔形,有的为扁圆形。

甘薯黑疤病、甘薯黑痣病。

黑腐皮壳属:

子囊壳埋生子囊座基部,有长颈,子囊孢子腊肠状,单胞无色或暗色。

苹果树腐烂病。

绿核菌属:

又称核黑粉菌属,在稻粒上产生墨绿色的分生孢子座,子座产生菌核。

稻曲病。

核盘菌属:

菌丝体可以形成菌核,菌核萌发形成子囊盘,子囊棍棒状,有拟侧丝,子囊孢子椭圆形成纺锤形,单胞无色。

向日葵等菌核病。

担子果:

含有担子和担孢子的子实体。

担子菌门分为三个纲:

冬孢菌纲(没有担子果,形成分散或成堆的冬孢子)、层菌纲、腹菌纲。

锈菌目:

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子,担子有4个细胞,每个细胞上产生一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孢子。

锈菌具有多型现象,有5种类型的孢子:

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

柄锈菌属:

冬孢子双细胞,有柄,夏孢子单细胞。

小麦秆、条、叶锈病。

胶锈菌属:

冬孢子双细胞,有可以胶化的长柄。

梨锈病

多胞锈病属:

冬孢子3至多个细胞,壁厚,表面光滑或有瘤状突起,柄的基部膨大。

玫瑰锈病

单胞锈病属:

冬孢子单细胞,有柄,顶壁较厚,夏孢子单细胞,有刺或瘤状突起。

菜豆锈病

栅锈病属:

冬孢子单细胞无柄,排列成整齐的一层,夏孢子表面有疣或刺。

亚麻锈病

黑粉菌目:

冬孢子萌发形成担子有隔或无隔,担子上无小梗,担孢子直接产生在担子上。

黑粉菌属:

冬孢子散生,冬孢子萌发产生有横隔的担子,担子侧生担孢子。

玉米瘤黑粉病

腥黑粉菌属:

冬孢子堆大都产生在植物的子房内,常有腥味。

小麦的两种腥黑粉病

轴黑粉菌属:

粒状孢子堆中间有寄主维管束残余组织形成的中轴。

高粱散黑穗病。

载孢体:

由菌丝特化的承载分生孢子的结构

载孢子的类型:

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束、分生孢子座、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器

半知菌类根据真菌类型、形态分为:

芽孢纲、丝孢纲、腔孢纲

粉孢属:

分生孢子梗直立,顶部产生粉孢子,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

引起各类植物的白粉病

葡萄孢属:

分生孢子梗无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着生小梗上聚集成葡萄穗状。

番茄灰霉病

梨孢属:

分生孢子梗无色、细长、不分枝,呈曲膝状。

分生孢子梨形至椭圆形2-3个细胞。

水稻稻瘟病

尾孢属:

分生孢子梗褐色、呈曲膝状,顶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线性、鞭形至蠕虫形,多细胞。

甜菜褐斑病

链格孢属:

分生孢子梗深色,顶端单生或串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硅隔状。

椭圆形或卵圆形,顶端有缘状细胞的分生孢子。

引起马铃薯、番茄早疫病

平脐蠕孢属:

长梭形、直或弯曲,深褐色,脐点略突起,基部平截。

玉米小斑病、水稻胡麻叶斑病

突脐蠕孢属:

长梭形、直或弯曲,深褐色,脐点强烈突起。

玉米大斑病

弯孢属:

分生孢子梗呈曲膝状,分生孢子单生、弯曲、近纺锤形,大多具有3个隔膜,中间1-2细胞特别膨大。

玉米弯孢叶斑病

丝核菌属:

菌核褐色或黑色,形状不一,菌丝多为直角分枝,褐色,在分枝处有溢缩。

水稻纹枯病

镰孢属:

大型分生孢子多细胞,镰刀形,小型分生孢子单细胞,椭圆形至卵圆形。

麦类赤霉病、瓜类枯萎病

炭疽菌属:

分生孢子盘生在寄主表皮,具分隔的刚毛。

分生孢子无色单胞,长椭圆形或新月形。

黄瓜、辣椒、茄子等的炭疽病。

茎点霉属:

载孢体是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梗极短,分生孢子单胞、很小,卵形至椭圆形。

甜菜蛇眼病

叶点霉属:

主要引起叶斑病,代表病害:

大豆灰星病,高粱斑点病。

拟茎点霉属:

分生孢子器内产生两种分生孢子,甲型分生孢子卵圆形至纺锤形、单细胞、能萌发,乙型分生孢子线性,一端弯曲呈钩状,不能萌发。

茄子褐纹病。

壳针孢属:

分生孢子多细胞,细长筒状、针形或线性,直或弯曲,无色。

代表病害:

番茄斑枯病、芹菜斑枯病

寄生性植物

全寄生:

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

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自己能制造碳水化合物,但根系退化,以吸根的导管与寄主维管束的导管相连,吸取寄主的水分及无机盐。

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寄生性种子植物虽都以种子繁殖。

大多的传播方式是依靠风力或鸟类介体传播,有的则与寄主种子一起调运而传播

菟丝子

茎寄生、全寄生

防治方法:

(1)采用清洁的种子

(2)粪肥要经过高温处理(3)合理轮作或间作也有一定的效果(4)利用寄生菟丝子的炭疽病菌制成生物防治的菌剂。

如鲁保一号(5)及时拔除

列当

根寄生、全寄生

(1)严格执行检疫,防止病区扩大

(2)轮作,如甜菜、大豆、葱(3)铲除深埋

植物病原细菌

生产上重要的细菌病害:

水稻白叶枯病、马铃薯坏腐病、茄科作物青枯病、

细菌的特征:

单细胞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

大多数有鞭毛。

植物病原细菌大多数杆状菌,大小为0.5-0.8um-5um,少数为球状

革兰氏染色和血清反应

植物病原细菌革兰氏染色反应:

少数是阳性紫色G+

多数是阴性红色G—

血清反应:

一种抗原

细菌的生理特征:

喜欢有机质,一般要求有氧,温度26—30度,抗低温:

PH为中性偏碱,致死温度为48—53度/10分钟

细菌繁殖:

裂殖方式繁殖、既一分为二,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