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364062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学知识辞典》的附录Word文件下载.docx

将动物分为虫、鱼、鸟、兽4大类,亦将其中相似的物种排在一起,以示同类。

公元前2世纪~公元3世纪

草创于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而成书于东汉(公元25~220)的《神农本草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本草书,共记述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

罗马学者普林尼(PliniustheElder,23~79)著《博物志》37卷,记述了当时所知的有关自然(包括生物)的知识。

罗马医生盖伦(C.Galen,约129~200)集古代医学之大成,在比较解剖和实验生理的研究上有重要贡献。

公元4世纪

晋人嵇含著《南方草木状》,记述了80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并首次记载了广东人利用黄猄蚁(Oecophyllasmaragdina)防治柑桔害虫的生物防治法。

公元5世纪

晋末至南朝(宋)戴凯之著《竹谱》(约成书于5世纪中后期),用4字一句的韵文记述了我国南方竹类70多种,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植物专著。

公元6世纪

北魏贾思勰著《齐民要术》(成书于533~540年间),总结了秦汉以来中国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的经验,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如植物的遗传性和变异性,某些作物的性别以及人工选择等。

公元7世纪

唐代苏敬等著《新修本草》(659年),有药图25卷,图经7卷,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动、植物图谱。

公元8~10世纪唐代段成式著《西阳杂俎》、段公路著《北户录》、刘恂著《岭表录异》等书,载有大量动物形态、习性、生态和生活史方面的知识。

公元11世纪

宋代沈括(1031~1095)著《梦溪笔谈》,全书共609条,其中有关生物的记述数十条,涉及生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生态和化石等方面的知识。

公元12世纪

宋代出现了《洛阳牡丹记》(欧阳修)、《荔枝谱》(蔡襄)、《扬州芍药谱》(王观)、《菊谱》(刘蒙)、《蚕书》(秦少游)、《橘录》(韩彦直)等多种动、植物的专著。

公元13世纪

德国学者大阿尔伯特(AlbertusMagnus,约1200~1280)研究了古希腊的生物学知识,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察结果,著有《论动物》和《论植物》等书。

1247南宋医学家宋慈(1186~1249)著《洗冤集录》4卷,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法医学著作,其中记有不少人体解剖的知识。

公元15~16世纪

明朱橚著《救荒本草》(1406)、王磐著《野菜谱》(1524),皆为当时的地方植物志。

意大利学者达·

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研究人体解剖,并绘画出精确的人体解剖图。

1543

比利时医生维萨里(A.Vesalius,1514~1564)出版了《人体的构造》一书,纠正了盖伦的一些错误,奠定了近代解剖学的基础。

1553西班牙人塞尔维特(M.Servetus,1511~1553)发现了肺循环。

1578明代医学家李时珍(1518~1593)写成《本草纲目》,书中共收药物1892种,图1110幅。

该书有丰富的动、植物知识。

1583意大利学者塞萨平诺(A.Cesalpino,1519~1603)根据植物的习性、形态、花和营养器官的性状进行分类。

在《植物》(1583)一书中对约1500种植物作出描述与分类。

1609意大利学者伽利略(GallileoGalilei,1564~1642)制造了一台复合显微镜,并用以观察了昆虫的复眼。

1623瑞士学者鲍欣(G.Bauhin,1560~1624)出版《植物界纵览》一书,用“属”和“种”进行分类,在属名后接以“种加词”来描述每个物种。

1628英国解剖学家哈维(W.Harvey,1578~1657)出版《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即《心血运动论》)一书,发现了血液循环。

1651哈维出版《论动物的生殖》,提出了胚胎发育的后成论观点。

1660意大利解剖学家马尔比基(M.Malpighi,1628~1694),描述了蛙肺联结动脉和静脉的毛细血管,证实了哈维的血液循环理论。

166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R.Hooke,1635~1703)观察软木切片时,发现了他称之为“Cell”(细胞)的小室。

此结果刊登于同年出版的《显微图志》上。

1668意大利医生雷迪(F.Redi,1621~1697)以蝇卵生蛆的实验,首次否定了自然发生说。

1677荷兰显微学家列文虎克(A.van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显微镜进行了广泛观察,发现了许多微生物,以及动物和人的精子。

1682英国植物学家格鲁(N.Grew,1641~1712)出版了含有植物生理研究成果的《植物解剖学》一书

1690英国博物学家雷(J.Ray,1627~1705)首次给物种下了定义,并依据花和营养器官的特征进行分类。

1686~1704出版了3卷《植物历史》,试图以一个更接近于自然的系统进行分类,处理了约18000种植物。

1694德国学者卡姆累斯(R.J.Camerarius,1665~1721)发表了《植物的性别》,在授粉实验的基础上,指出有花植物存在着性别。

1735瑞典植物学家林奈(C.vonLinné

,1707~1778)出版了《自然系统》,把自然界的植物和动物按纲、目、属、种归类,实现了动、植物分类阶元的统一,并全面使用了双名法。

1749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L.L.ComtedeBuffon,1707~1788)开始出版《博物志》,内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

1759德国胚胎学家沃尔弗(C.F.Wolff,1734~1794)在《发生论》中,根据对鸡胚的观察,阐述了胚胎发育的渐成特性。

主张后成论,反对先成论。

1761~1767德国植物学家科尔勒特(J.G.K&

ouml;

lreuter,1733~1806)进行了植物杂交试验,指出父本、母本双方,对子代的特征有同样的贡献。

1771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J.Priestley,1733~1804)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可恢复因蜡烛燃烧而“损坏了”的空气。

1773荷兰医生因根豪斯(J.Ingenhousz,1730~1799)证明,只有植物的绿色部分在光照下才能起到使空气变“好”的作用。

1780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avoisier,1743~1794)确认呼吸是一种缓慢的燃烧过程。

1782瑞士学者塞内比尔(J.Senebier,1742~1809)证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1783意大利学者斯帕兰扎尼(L.Spallanzani,1729~1799)用实验进一步否定自然发生说。

1791意大利解剖学家伽瓦尼(L.Galvani,1737~1798)证明用静电刺激神经,能引起与其连接的肌肉收缩,首次发现了神经传导现象。

1796英国医生詹纳(E.Jenner,1749~1823)用牛痘接种法预防天花,开创了人工免疫新领域。

1802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和德国博物学家特雷维拉努斯(G.Tre-viranus,1776~1837),分别使用了“生物学”(Biology)这个术语。

1804瑞士化学家索绪尔(N.T.Saussure,1767~1845)指出,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以阳光为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形成有机物和放出氧的过程。

1805法国比较解剖学家居维叶(G.Cuvier,1769~1832)提出“器官相关定律”,认为根据牙齿或部分骨骼化石,就能推断它们属于何类动物。

推动了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的研究。

1809法国学者拉马克(J.B.deLamarck,1744~1829)出版《动物的哲学》,提出了系统的进化思想,认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是物种进化的机制。

1812居维叶出版了《地球表面的激变》一书。

在书中提出了灾变论。

1824意大利天文学家、显微镜制造者阿米奇(G.B.Amici,1786~1863)最早揭示了花粉在受精中的作用。

1827出生于爱沙尼亚的德国动物学家贝尔(K.E.vonBaer,1792~1876)出版《动物的发育》,是一部比较胚胎学著作。

1828德国化学家乌勒(F.W.Wohler,1800~1882)发表《论尿素的人工合成》,第一次以非生命物质为原料,合成由生物产生的有机物——尿素。

1830中国医学家王清任(1768~1831)所著《医林改错》出版。

他根据对尸体的观察绘制脏腑图,指出膈肌之上只有心和肺,其余内脏均在膈肌之下;

记述了气管、支气管和细支气管;

还指出“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等。

1831英国植物学家布朗(R.Brown,1773~1858)在兰科植物细胞内发现了细胞核。

1838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M.J.Schleiden,1804~1881)发表《植物发生论》,提出细胞是植物的结构单位。

1839德国解剖学家施旺(T.Schwann,1810~1882)出版《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与施莱登共同创立了细胞学说。

1843德国化学家李比希(J.F.vonLiebig,1803~1873)出版《化学在农业和生理学上的应用》,推翻了“腐植质”营养学说,创立了植物的矿质营养学说。

1848德国生理学家杜布瓦雷蒙(E.H.DuBoisReymond,1818~1896)发表《关于动物的电研究》,测定了动物的肌肉和神经处于活动状态时产生的电流。

中国吴其浚(1789~1847)著《植物名实图考》(38卷)出版,此书是19世纪重要的植物学著作。

1849德国植物学家霍夫迈斯特(W.Hofmeister,1824~1877)发表《显花植物胚的发生》一文,对植物胚的起源提出了令人信服的正确认识。

1852法国生理学家贝纳德(C.Bernard,1813~1878)发现了肝脏内糖原的形成;

提出了内环境恒定是生命的特征之一。

所著《实验医学研究导论》一书,促进了现代实验生理学的发展。

1856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尼安德特河谷的一个洞穴里,发现了欧洲早期智人阶段的人类化石,定名为尼安德特智人(Homosapiensneanderthalensis)。

1858德国病理学家微尔和(R.Virchow,1821~1902)发表《细胞病理学》,认为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对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C.R.Darwin,1809~1882)与华莱士(A.R.Wallace,1823~1913),在“伦敦林奈学会会报”上发表了阐述生物进化的联合论文《论物种形成变种的倾向;

兼论自然选择法所引起的变种和物种的存续》。

1859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

1861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L.Pasteur,1822~1895)证明发酵过程与微生物活动有关;

并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也不能自然发生。

1863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Huxley,1825~1895)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